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基督教神學思想史》讀書筆記(7)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P201-230 第十三、十四章。 尼西亞信經塵埃落定,異端無法正面突圍,轉而劍走偏鋒,向中歐蠻夷之地進發(fā)。羅馬帝國被傾覆之后,亞流派一度又現(xiàn)權力舞臺,好在執(zhí)政者最終都歸正了,異端漸漸銷聲匿跡直到近代。
三位一體爭端的硝煙尚未散盡,基督神人二性的詮釋又成熱議焦點,為了保護基督奧秘,不至拉低到理性詮釋使之“合理化”而出錯,451年迦克墩大會(第四次基督教全體大會)確立了基督位格的正統(tǒng)詮釋——本質合一。
爭端是由亞歷山大與安提阿兩個城市年深日久的神學差異引起的。
安提阿屬于歷史文化名城,使徒留下過寶貴的足跡,在基督教發(fā)祥時期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然而到了2世紀之后,重心逐漸向亞歷山大轉移。這兩個城市的教會領袖們都希望在新羅馬君士坦丁堡教會占據宗主教的地位執(zhí)牛耳。
雙城兩派之間的重要差異在釋經學。亞歷山大用寓意解經,融合兩希文化;安提阿用字面結合歷史解經,以西奧多為代表。兩派都有局限和危機。
第二個差異在救恩論。亞歷山大派的救恩論傾向形而上;安提阿的救恩論傾向于倫理道德。
第三個差異在基督論。亞歷山大派主張“道-體基督論”,肉身只是邏格斯的工具。代表人物阿波利拿里提出“神在肉身”基督論,否定耶穌基督的理性魂。安提阿派主張“道-人基督論”,以西奧多的二元基督論為代表,肯定神完全的人性之余發(fā)揮出了格,戴阿多若甚至將耶穌基督的身份視為“兩個兒子”。
兩派暗自較力,僵持不下,時任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安提阿派人物涅斯多留一紙禁令,掀起軒然大波。
涅斯多留我早有耳聞,聽蘇文峰講教會史和莊祖鯤講基督教與中國文化會通時都提到過,但沒弄清楚具體怎么回事。
涅斯多留是西奧多二元基督論的繼承者,他背后有皇帝撐腰,才得以坐上首都宗主教的寶座。神學爭論背后夾雜著政治動機。為了懲罰、打壓亞歷山大派,涅斯多留禁止會眾稱馬利亞為“神之母”(這是亞歷山大派的觀點)。
禁令引起兩波反彈。一是早已窺覷涅斯多留“寶座”的亞歷山大派宗主教西利爾,差人匿名貼涅斯多留的“大字報”鬧得滿城風雨;二是兩位宗主教親自披掛上陣,展開筆戰(zhàn),就教義問題爭執(zhí)不下。戲劇性的是,他們的書信內容后來竟被用來作為參照的藍本,打造出折中方案,最后形成了基督位格官方正統(tǒng)教義。
兩位大人物的筆戰(zhàn)以及其他主教們的推波助瀾,使爭端鬧到不可開交,必須訴諸大會來解決。因此歷史上就有了在以弗所舉行的第三次基督教大會。
會議更象一場驚心動魄的鬧劇,亞歷山大派和安提阿派的教父們各領一幫人聲討對方,最后還得拿到皇帝那里裁決;实蹫榱税捕ù缶,在錯綜復雜里中找平衡,最終將涅斯多留流放,暫時平息事態(tài)。可憐的涅斯多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么說似乎不夠厚道哈),在沙漠中孤獨終老。
據說唐朝時期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景教)是涅斯多留派的,那不是一開始就走偏了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13494.html

相關閱讀:《侯衛(wèi)東官場筆記》 讀書筆記
《把握自己》讀書筆記
《魯濱遜漂流記片段》讀書筆記250字
《童年》讀書筆記300字
《紅奶羊》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