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論語?述而第七》讀書筆記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筆記】經(jīng)驗的傳承與積累是人類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以古為綱,在一個發(fā)展平緩的歷史中,實則是成本最低最有效的發(fā)展模式。只是在近代才開始帶有貶義色彩。在孔子的時代,社會的發(fā)展是扁平的,社會的一應文化制度都可以從之前的經(jīng)驗中獲得解決方案。春秋之時,天下失序,夫子也希望借助從與有的社會治理經(jīng)驗中來重構(gòu)社會秩序。對經(jīng)驗與已經(jīng)積累下來的智力資源能心懷虔敬,也正是孔子能繼承周公禮樂文化、能深入到三王文化核心,并能發(fā)展其常說的基礎(chǔ)。孔子信而好古,并不是全盤照搬古人的行為習慣,而是有自己深入的理解與合于當世形勢的取舍。
7.2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筆記】關(guān)于“何有于我哉”一直以來存在“對我來說,這有什么難的呢?”與“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兩種解釋。我比較偏向于前一種,孔子有大超脫的情懷,孔子能發(fā)現(xiàn)的問題,都會及時改正。當孔子提出這三個問題時,也必然“敏于行”而改之了。加之夫子之情懷,言而有實,也不至于為小事強作謙虛。故夫子言,必已經(jīng)參悟此道,又知行合一了。故而自言自己是這樣做的,以教導學生。
夫子所言教學三種,是人學習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敏于事,第二個階段勤于學,第三個階段篤于行,推已及人。于學中而見三種層次,念念不忘求學之目的在“為人”,而不是狹隘的自我成就,此亦是夫子的教育觀。
7.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筆記】夫子言此四端,乃學人之常理,人之常經(jīng),故夫子諄諄以教。修德,以日新;學以日進;聞義而行之;不善而改之。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筆記】志懷天下不見用,也不影響夫子閑居之心情。能安住當下,同樣需要心志篤定的,若多欲又如何能得申申夭夭之態(tài)呢?夫子之道,能退能進,進則以濟天下,退亦足養(yǎng)乎身心。有大志,而不為大志所累,方是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功夫。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筆記】夫子衰矣,而道行無期。其言也哀。
7.6 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筆記】諸多注述認為這是夫子教學之義,或不其然。若以教育相解,則夫子言何倒敘之?此句或更為夫子內(nèi)心之動向,由大至小而言說。矢志不移于道,是根本方向,故先述之;其次,以德化民是為求道之手段;人仁在我,依于仁,即固于本,本立方能道生;游于藝,此藝應不僅指六藝,更應該是指自立之藝,所以能自立而利仁之才能。
7.7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筆記】錢穆言束修指15歲,而其他注多言指薄禮。無論二者何解,總歸一處,即是夫子施教不擇于人,不設門檻,有求必教。此中亦見夫子平民思想的教育觀。夫子的教育,在于推行其大道,平民與士人都是國家的組成部分,都是夫子施政的對象。春秋之時,奴隸制度尚在,夫子能開私學,教平民,乃蓋世之功。
7.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筆記】師傅領(lǐng)進門,成材在本人。
7.9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cè),未嘗飽也。
【筆記】圣人無心,以天下之心為心。哀民之哀,既是夫子的惻隱之心,又是其為生民立命的初衷。故夫子未嘗飽的原因,或由惻隱之心而發(fā),但未必由惻隱之心而終。
7.10 子于是日哭,則不歌。
【筆記】朱子將此章與上句合并,或有不妥。夫子安時處順,哀樂而不能為也。人有生老病死,天道如此,夫子又豈由天道而哭?能令夫子哭的東西,不是一個人的生老病是,而是天下之人的生老病死。夫子見一人死而思天下之興衰變化,夫子哭道之不行,見生民倒懸而不能解也。夫子不歌,蓋每思及道之不行,生民困頓,內(nèi)心惶惶,歌之不行。
7.1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筆記】孔子雖然心懷天下,交一生孜孜以求,但隨著年齡增長內(nèi)心多有悲涼?鬃右晃槐^者,但又是一位內(nèi)心堅韌的不尋常的悲觀者?鬃又赖乐恍,卻又能始終不放棄,所寄望的是他的學生們能繼承他的“道”。孔子對顏子說這段話,不僅是在說顏子所學,還有夫子對自己精神生命的寄托。子由沒能領(lǐng)會孔子的深意,而將夫子的話當成老師對弟子的贊譽,有比較之心,并言以兵事。兵事不是孔子道的核心,故孔子才有這么嚴厲的批評。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筆記】夫子的冷笑話。人必然有其所追求的東西,但追求什么,在于其人立什么志向。夫子言富而可求,是假設不追求道,那么為富也是可以的,雖賤業(yè)而為,亦見孔子的平民思想。另一個層面,夫子若作為執(zhí)鞭之士而可求富貴,當然是天下太平,生民安居樂業(yè)。太平之世,夫子可能會僅僅做一個君子,做一個平常人。但如果天下荒亂,平民生活疾苦,夫子之大抱負自然會回到救世之道路上去的。此章所言,實則是孔子一生之寫照,亂世而出,以利天下。后世的儒生也繼承了這種情懷,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大擔當。
7.13 子之所慎:齋,戰(zhàn),疾。
【筆記】《論語》中所慎的還有“終”、“言”。此處所列舉,齊乃敬先祖、鬼神,是孔子時代社會秩序,意識形態(tài)的來源,不可不慎。戰(zhàn)乃不祥之器,不可不慎。疾,疾病,亦當慎之。君子自愛然后愛人,推已及人。
7.14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筆記】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矣。氣是中國哲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韶》樂之氣當中正平和,有生民安居,戰(zhàn)事不起之象。禮樂是社會秩序的規(guī)范形式。夫子聽樂而三月忘其心,當是從《韶》中感受到他一直孜孜以求的東西,這個東西應該不是《韶》的形式,而是《韶》彰顯的善。夫子在品味這股善的力量,而希望重新使天下趨于善。這種感覺,或如五四前夕,馬克思主義入中華時,中國人的激動之情。夫子或者也是通過《韶》而開始明白他要推行一個什么樣的天下。
7.15 冉有曰:“夫子為衛(wèi)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筆記】此章有幾個問題,其一,希望知道夫子對衛(wèi)君之事的態(tài)度,卻不直接問,而是間接地他人。這其中有很多復雜的關(guān)系,但子貢之所以因伯夷叔齊而肯定知夫子之態(tài)度,足見知夫子之是非觀念篤定,因事因義而取舍,不因人因關(guān)系而稍有更改。即夫子心中所想,亦必將是行之所為。其二,夫子言“求仁得仁,又何怨”,亦可見夫子言行合一,以已以觀人心的態(tài)度。夫子雖一生不為天下用,但因有此句“求仁得仁”而無所遺憾吧。此四字,當為夫子之墓志銘。
7.16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筆記】安時處順樂道,人生至樂。以此章對照7.12,亦見夫子之富先必在于義。不畏貧寒,不避富貴,安時處順,以道為本。
7.17 子曰:“加我數(shù)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筆記】學易而無大過,或取易之不易,變易之道罷。
7.18 子所雅言?《詩》、《書》、執(zhí)禮,皆雅言也。
【筆記】孔子在魯國,而周天子在洛陽,兩者語言肯定有諸多不同。夫子著書以天下之言,亦見其為天下不為一國,為萬世不為一世的志向。
7.19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筆記】此章有兩處可細味,其一,子路為何不對?其二,夫自自述。子貢曾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孔子見葉公,在其60歲左右,此時子路隨夫子也應該有20多年了,但依然不認為自己了解夫子,不能體驗夫子至大之道。弟子尚不能名夫子之道,于他人更是如是。故夫子不被用,也是正常結(jié)果了。
夫子自述,只說其為學與生活之態(tài)度,并不言說道理報負;蛞嗍敲靼鬃勇窞槭裁床桓掖穑讨圆谎愿呱畹览,著眼于現(xiàn)實所表現(xiàn)。夫子自述,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殊是可貴。不知老之將至,言其矢志不渝,而又痛未能行其道以利蒼生。不免哀愁。夫子至負函見葉公,是等他把自己引薦給楚王。夫子言老之將至,亦是希望此行能施展抱負。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筆記】孔子從學習的角度,孔子把人分四種: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夫子學問功力深厚,究其原因在于以古之賢者為師,總結(jié)前人的經(jīng)驗,并不斷學習的結(jié)果。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筆記】孔子夫不談論言之無益之事。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br> 【筆記】每個人都有其優(yōu)長之處,我們可以學習。別人身上有不好的習慣,我們也應該注意反省自己。儒家修身,注重反省自己。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
【筆記】夫子一生處處碰壁,但卻從未改其志,他的內(nèi)心為什么這么有力量呢?這一章或許做了某一方面的回答。天將大任于夫子,夫子是道統(tǒng)的自覺承擔者?鬃硬皇且粋人,而是一面救天下于水炎的旗幟?鬃拥男牧Γ騺碜杂趦蓚方面,其一,繼承天道;其二,為天下蒼生計。此章還有一層意思,即求仁在已,人生處處有可學之處,不是非得等到有明師指導才能學。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筆記】大道都源于平常之道,平常之道中有大道。夫子言傳身教,仁者可以觀仁,智者可以觀智。不能明于事,而敏以學者難以從夫子之言行中學習夫子之道。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筆記】此章與上章當可同一。夫子以典籍等來教弟子知識;以行為而身教;以忠信而教弟子以修身養(yǎng)德。教誨不是刻板的“上課”,好的老師,言行品德都是教育學生的素材,需要學生慢慢體悟。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弊釉唬骸吧迫,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乎!
【筆記】人們都希望與圣人君子共事,或從而學之,但圣人君子太少。雖然如此,與一些篤志于學的人交往也是不錯的。此句或應與“無友不如己者”相對比,可知人若有一能,也可與之共事。同時夫子最后又告知什么人是不可以交往的:不誠信的人,驕傲的人,偽裝自己的人,這三種人是不可以交往的。里仁第四曾有: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內(nèi)心有基本的道德價值觀念,因此才能持久地喜歡一些東西,憎恨一些東西,而不至于“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的結(jié)果。沒有定見,沒有底線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7.27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筆記】許多解釋把此章說成夫子有憐憫之心,故才這樣。這種解釋是牽強的。夫子不欲殺又何必釣之射之呢?生產(chǎn)力水平不足時,人內(nèi)心長一位的是生存,慈悲之心是生產(chǎn)力發(fā)展之后的才產(chǎn)生的,人們才有了慈悲的資本。夫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實則是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觀。用自然之資源,又維持自然資源的生存空間,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可持續(xù)利用,最大代利用吧。
7.28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筆記】 孔子之世,學問的目的僅有一個,即建立社會秩序?鬃又畷r,社會意識形態(tài)相對同一,然而夫子辦私學,或有人以此攻擊夫子。前半句,既為夫子自辯,夫子表明其知識學問都傳承有序,不是妄作的。另外一層意思也表明了夫子重視社會經(jīng)驗的繼承。最后一句說“知之次也”,僅次于生而知之者,也是一種贊許。生而知知之,三王、周公,學而知知者,夫子自比。夫子并沒有把自己當成開一代之風的人物,而是作為道統(tǒng)的繼承者。
7.29 互鄉(xiāng)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筆記】常懷恕人之心。人或有過,但也可能會有改造的空間,不能因出身等而棄仁愛之心。換而言之,童子見夫子,必有事求教于夫子,夫子教之,是謂不棄。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筆記】為仁在己,不在于仁。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筆記】此章對照7.15,子貢不直接問孔子對衛(wèi)君的態(tài)度,而是借他事言之,則知夫子不言君之過也。陳司敗問昭公,不合于禮,故夫子如此答之而退。陳司敗得夫子答復后立告巫馬期,更能明確陳司敗的無禮之問。巫馬期未參夫子所想,而又不擔心巫馬不能體味臣不議君之本義,故僅言自有過。
7.3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筆記】樂發(fā)人聲,是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夫子謹慎如此,立求準確,恐失中正。所慎者禮也。
7.33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筆記】夫子最圣,依然不自得,必見賢思齊,見不賢而改之。
7.34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惫魅A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筆記】此章與上章當同參。夫子辭其名而居其實,非是自謙,蓋有進也!
7.35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 ’”子曰:“丘之禱久矣!
【筆記】夫子敬鬼神而遠之。盡人事,而安開命。所行之事,皆身體力行而求諸,不希求于他者。
7.36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筆記】對于一個有理想,有終極追求的人而言,富貴貧困都僅僅只是形式,不會對自己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任何的反應。但是,富貴與貧困會改變?nèi)怂幍沫h(huán)境,貧困時所得的環(huán)境或比寶貴之時清凈,更有利于踐“仁”。
7.37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筆記】胸懷廣大,其情自樂。
7.38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dushubiji/1217644.html

相關(guān)閱讀:《老人與!纷x書筆記100字
《超越智商》讀書筆記
《楚辭》2000字讀書筆記
《開放的時代 開放的教育》讀書筆記
《笨笨熊種橘子》讀書筆記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