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而我覺得,檢驗友誼的唯一標準,就是兩個人是否能湊在一起說別人壞話。
2.青春的濃霧散盡以后,裸露出時間的荒原。人一輩子的奮斗,不就是為了擺脫這喪心病狂的自然。
3.人渴望被承認,也就是別人的目光,但是同時,當別人的目光圍攏過來的時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獲得承認和追求自由之間,有一個多么辯證的關系。
4.制度固然重要,而文化是降低制度實施成本最有效的因素。
5. 一個小圈子,對外,無論對專制,還是犬儒社會,都是一個有效的抵御堡壘。圈子再小,只要其中有內部團結,就算不采取任何組織行動,在維系認知能力上,至少有益。這是“圈子”的“進步性”。但是另一方面,在小圈子的內部,它有可能通過長期演化出來的一些“文化共識”來壓迫圈子內部的成員,它會用它的集體性來長期維系一個明顯的錯覺。
6.只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學習成了一種現(xiàn)代生活的強迫癥了呢,人人都趕著要去看急診。我們和社會的關系,多么像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女人和一個魅力四射的丈夫的關系。
7.以前有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干一行,愛一行。我被嚇著了。這個世界上為什么有這種人呢?我,我自己,簡直是干一行,恨一行。
8.每年回家,發(fā)現(xiàn)嚎啕的還在嚎啕,劈大山的還在劈大山,韓劇仍然是女主角在第8集打了一個噴嚏,打了第80集才抽出紙巾來。
9.跟某同學說:我50歲的時候要回哥大教書。他說:那中間呢?我說,中間要去中國解決一些江湖上的恩怨。
10.事實上大多數(shù)小說除了開頭也乏善可陳,新鮮,濃郁,強烈的感覺被消耗了之后,剩下的只是強迫癥。
11.多年以后,離開紐約之后,想到紐約時,我會想到什么呢?也許只是自己站在1路地鐵邊,呼嘯的火車飛馳而過的那一剎那,情不自禁閉上的眼睛。
12.在北京,對面的老羅在對面的三表的感召下,聲情并茂地對土摩托說,總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邁,多想向你傾訴,我對生活是多么熱愛。
13.我對那些多年如一日地裹著重復機械生活但仍然興致勃勃的人感到無比好奇。
14.誰都想歸零,但不是沒頭沒腦的那個零,是從一到零的那個零,得有那個弧度,得有那個轉身,得有“踹”那個動作。
15.我覺得我必須有三五知己隔三差五跟我一起吃飯吹牛,但是際遇沒有聽我的。
16.我到底應該處于對極簡主義藝術風格的欣賞而為自己的生活喝彩呢,還是處于對熱烈生活的向往而為自己的生活哀嘆呢?
17.我默默焦慮著,自作多情地為每個人傷感。每個人的心中,有多么長的一個清單,這些清單里寫著多么美好的事,可是,它們總是被推遲,被擱置,在時間的閣樓上腐爛。為什么勇氣的問題總是被誤以為是時間的問題,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總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18.但很有可能,比被困在一個小地方更可怕的是逃脫一個小地方。因為那時候你才認識到人生的問題它不是一個地點的問題,它那么復雜以至于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一個什么的問題。
19.但現(xiàn)實中更本質的沖突不是來自于勇氣和懦弱,而是來自于反抗的勇氣和承受的勇氣。拒絕烏托邦和追求它一樣需要勇氣。
20.放棄并不難,關鍵是for what。
21.我想找一個對新鮮的知識、品格的改進、情感的擴張有胃口的人。我有這樣的胃口,所以還想找到一個在疆域方面野心勃勃的人。
22.歷史還遠遠沒有抵達它的盡頭,未來還坐在紅蓋頭里面激發(fā)他的想象力,他還可以那么全力以赴的向它奔跑,并且從這全力以赴中感受到意義凜冽的吹拂。
23.幸福其實往往比我們所想象的要簡單很多,問題在于如果我們不把所有復雜的不幸都給探索經歷一邊,不把所有該摔的跤都摔一遍,不把所有的山都給爬一遍,我們就沒法相信其實山腳下的那塊巴掌大的樹蔭下就有幸福。這話雖然聽起來那么知音但它的確很肺腑。
24.大部分美式社科學問的特點就是:精致的平庸。這個體系不太關心你是不是平庸,但是非常關心你是否精致。
25.我只是懶,懶的為自己漫天飛舞的靈感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所以不惜把他人在流水線上的精雕細琢工作說成是自欺欺人。
26. 快樂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因素;、經歷、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實,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羅素說他生活的三大動力是對知識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對苦難的憐憫。你看,這三項里面,除了第二項,其他兩項都是可以自給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獲的對稱性。
27.我老覺得自己和大多數(shù)人交往,總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個維度,很難找到和自己一樣興趣一望無際的人。
28. 真正的絕望跟痛苦、悲傷沒有什么關系。它讓人心平氣和,讓你意識到你不能依靠別人,任何人,得到快樂。它讓你謙卑,因為所有別人能帶給你的,都成了驚喜。它讓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內心。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們彼此可以對話。你還可以學習觀察微小事物的變化,天氣、季節(jié)、超市里的蔬菜價格、街上漂亮的小孩,你知道,萬事萬物都有它值得探究的秘密,只要你真正——我是說真正——打量它。
29.以前一個朋友寫過一首詩,《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我想象文革中的顧準,獄中的楊小凱,在文學圈之外寫作的王小波,就是這樣的人。懷才不遇,逆水行舟,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30. 如果你還在為自己孤單寂寞懷才不遇舉世皆濁我獨醒而深深嘆息的話,那么讓我告訴你,你買不到那個彩票的,別再把你時間的積蓄兩塊、兩塊的花出去,回到你的內心,尋找你自己,與心靈深處的他、他們一起出發(fā)去旅行。如果你有足夠的好奇心,你可以足不出戶而周游世界,身無分文而腰纏萬貫。
31.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許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著幽暗深處的自己伸出手去。
32.我想說的是,只有足夠強大的人才會勇于脆弱。在該同學熱淚盈眶的那五分鐘里,我覺得他無比脆弱因此無比強大,眼里有通向神的道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19934.html
相關閱讀:《云和水》讀書筆記
理想國的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昆蟲記》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時代廣場的蟋蟀》讀書筆記600字
中關村一。呼敱d漂流記暑期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