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讀書筆記《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情》??打開了回憶的水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讀書筆記《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情》
作者:季羨林 季承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打開了回憶的水閘
這是季承老先生說的:父親像是打開了回憶的水閘。
對于這樣一位世紀老人我又不知從何說起了,在我很久遠的印象中并沒有這位國學大師,一定是我孤陋寡聞。直到09年去世時才被提及說:“季羨林去世了!迸,這好像并沒有涉及到我。之前寫過《我的父親季羨林》這本書的筆記,此書是和那本書一起買的。時間是2013年9月7日,地點是西湖文化廣場的博庫地下書店。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看的,已經(jīng)看了189頁,隨后又重新翻看,直到前天,故此寫上:啟閱不知年,覽畢是今夕。
此書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季羨林的文章,以筆記居多。季承以回憶的方式,按照自己的理解,配上自己的幾點評述形式發(fā)布。分為五個章節(jié):第一編:《故人故鄉(xiāng)》;第二編:《早年的夢》;第三編:《大自然記游》;第四編:《晚年悟世》;第五編:《父親的背影》。
這是生命軌跡的延順,也是從弱冠到耄耋的記述。季羨林一直說自己不是作家,確實不是,他只是生活的記錄者。98年的歲月,起碼有80年在記錄吧。就是在文革期間被打倒,依然記錄,甚至翻譯印度的《羅摩衍那》史詩級的作品,當然是冒著生命危險的。從書中可見,季老的日常歸納來說是這樣的:四點起床,記錄;吃早飯,記錄;打盹,書房;午飯,書房;晚飯,書房。猶如一個十足的宅男。按照季老自己的長壽理論就是:不鍛煉,不挑食,不嘀咕。你心里可能會咯噔一下,按現(xiàn)在的邏輯不鍛煉怎么會長壽?按季承先生的解釋就是??
不鍛煉的鍛煉不是指鍛煉身體,而是鍛煉思維。季老一生都在創(chuàng)作,永不停歇。
不挑食不是什么都吃,而是飯菜在你面前,喜歡的多吃點,不喜歡的少吃點或者不吃。事實證明,季老一輩子都沒有吃過剩菜。
不嘀咕不是什么都不說,而是善于排解,善于自我化解矛盾,使自己的心情經(jīng)常處于平靜緩適的狀態(tài)。
季老非常喜歡陶淵明的四句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多獨濾。”從中或許可以對希望長壽的朋友有一些幫助。
其實季老的這一生都是孤獨的,這在《我的父親季羨林》中已經(jīng)闡述過了,第四編《晚年悟世》也可見。這位世紀老人從父母襁褓中走出來;從德國走出來,從二戰(zhàn)走出來,從牛棚走來,心境自然也是不一樣些吧。但是他說過,他不記恨,可是他貌似把這樣的記恨轉(zhuǎn)移到了自己的妻兒身上了。從那以后,季老更加孤獨了。因此陪伴他的也就只剩下花花草草,貓貓狗狗了。
這在文章中可以看出:《老貓》《咪咪二世》《一條老狗》《石榴花》《神奇的絲瓜》《二月蘭》《喜鵲窩》《季荷》……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在13年看這本書的時候,還寫過注,特此摘抄:
《老貓》:愛貓之士只是在于成全。不知道是否能算上寫貓的上乘之作,只是覺得以貓的天真與作者是一樣的,貓不僅是作者的親人,也是精神慰藉中的一切,所以,從貓中看見自己的死亡,思考死亡也是最深刻的寫貓之作。
《一條老狗》:雖說寫狗,但用了極大的篇幅寫母親及母親的死。是在想用“老狗”來憶母親嗎?狗是忠誠之物,也以此來諷刺自己的“不孝”?傊且粭l狗和母親都是他記憶不疊的。
看的越多,對于季老有著更多的喜愛。像是一位有著古怪脾氣的長者,在為中國國學努力。《八十述懷》《九十述懷》《九十五歲初度》中都寫到希望自己還能夠繼續(xù)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對你目前的九十五歲高齡有什么想法?我既不高興,也不厭惡。這本來是無意中的得來的東西,應該讓它發(fā)揮作用。比如說,我一輩子舞筆弄墨,現(xiàn)在為什么不能利用我這一支筆桿子來鼓吹升平,增強和諧呢?現(xiàn)在我們的國家是政通人和、海晏河清?梢愿桧灥臇|西真是太多太多了。歌頌這些美好的事物,九個五年是不夠的。因此,我希望活下去。豈止于此,相期以茶。”
我相信這是他的心里話,因為他是一位多么真性情的老人啊!
季老喜歡蘭花,這正是盛開的季節(jié),在他的墓邊,有著高大的玉蘭,又是人間的三月天,玉蘭怒放,季老內(nèi)心是歡喜的。當玉蘭花落的時候,他也終于能夠內(nèi)心釋懷了。這位老人注定不平凡,但也注定是平凡。有著喜怒哀樂,恩怨情仇。季承老先生說當他出版《我的父親季羨林》后,有讀者竟然要把他告上法庭,說他污蔑季老。這也真是難得,不知要喜要悲,咳,管他呢,“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至少,季老真是季老,很真實。對于這樣的人我不知道說什么,不能評述,只能敬仰,像他是一位思想家而不是哲學家一般。
季老在《喜鵲窩》一文中寫到他喜歡喜鵲,曾親眼看到一小孩把小喜鵲偷去,喜鵲父母很傷心,隨后那喜鵲窩就經(jīng)風雨沒有了。而幸,我房子前面的爬滿了藤蔓的意楊上有一個很大的喜鵲窩,安然自若,沒有小孩去抓小喜鵲……
2016年3月21日星期一于藤花書屋
作者介紹: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qū)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于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并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季承,季羨林之子,1935年生,畢業(yè)之后分配到北京中國科學院工作,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高級工程師,曾任李政道先生主持的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顧問,與李政道有著長達三十年的緊密合作。現(xiàn)在位于中關村的李政道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兼職,2009年12月10日出版《諾貝爾獎中華風云??李政道傳》一書。2010年5月中旬、出版了《我與父親季羨林》一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39293.html

相關閱讀:讀書筆記1000字
2016兩學一做學習黨章讀書筆記精選
《騎鵝旅行記》讀書筆記500字
讀書筆記大全-《魯班學藝》讀書筆記
格林童話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