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獄囚室里,熱得連一只蒼蠅都看不見。一百多個身軀,脫得赤條條,在地板上翻來滾去大汗淋漓。
以為韃靼毛拉,60歲,強壯活潑,肌肉發(fā)達,胸毛灰白濃密,漆黑的雙眼炯炯有神。說:只要不槍斃就好。判十年----不算什么。對于只打算活40歲的人來說,這刑期太可怕了,可我琢磨著要活80歲呢。在監(jiān)獄里,我還能活上20年左右,要是在勞改營,在清新的空氣里,卻只能活10年。(這位毛拉,是極少數(shù)模糊粗略地了解科雷馬那地獄般的生活的人之一。)
莫羅佐夫,在1882年被沙皇俄國判處終身監(jiān)禁。在施呂瑟爾堡極為嚴格的監(jiān)獄制度下度過了20年,出獄時還有勞動能力,寫出一系列著名的學術著作,并且同一位中學生熱戀結婚。
在勞改營,每天干活16小時,沒有休假,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零下60度的嚴寒,卻在破破爛爛的帆布帳篷里住宿,遭受由竊賊充任的工長、工頭以及押運隊的毆打。在冬天潔凈的空氣里開始在金礦干活的健康年輕人,要使他變得奄奄一息,至少需要20到30天時間。
需要這樣一段時間,是經過反復驗證的。開始采金季節(jié)的各個勞動隊,以自己隊長的名字命名。到采金季節(jié)結束,在開始采金季節(jié)的人員中,除了隊長本人、隊里的值日員,以及隊長的什么私人朋友,連一個人也活不下來。隊上其余的人,一個夏天就更換幾次。金礦不斷把生產的殘渣拋進醫(yī)院,拋進所謂康復隊、殘疾人鎮(zhèn)和陣亡將士公墓。
(編者:是的,死在科雷馬的所有的囚犯,都埋葬在陣亡將士公墓。雖然他們活著的時候,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審判,然后被趕到西伯利亞東部馬加丹州的,北極圈里的科雷馬地區(qū),在礦井里、在公路上、在樹林里,不分冬夏,不停地勞動,直到他們倒下再也爬不起來為止。不論他們活著的時候,曾經是科學家、醫(yī)生、教師、軍官、工程師、船長、官員、富農、農牧民、竊賊,死后還都得到一個為國捐軀的名聲。這是為什么呢?這是蘇聯(lián)在犧牲自己的國民,用幾百萬人的生命,為蘇聯(lián)的工業(yè)化軍事化提供原材料和金錢,使蘇聯(lián)在短短30年里,完成了工業(yè)化2.0,成為世界第二強大的帝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54331.html
相關閱讀:大學英語讀書筆記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童年》高爾基讀書心得
《豆蔻鎮(zhèn)的居民與強盜》讀書筆記700字
朝花夕拾3000字的讀后感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