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華夏美學》讀書筆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讀后感:“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永恒與妙悟
所以,充滿禪意的作品,即以上述的的王維、蘇軾的詩來說,比起莊、屈(屈原)來,便更具有一種充滿機巧的智慧美。它們以似乎頓時參悟某種奧秘,而啟迪人心,并且是在普通人和普通的景物、境遇的直感中,為非常一般的風花雪月所提供、所啟悟。之所以一再說是“妙語”,乃因為它既非視聽言語所得,又不在視聽言語之外。
“以美育代宗教”:西方美學的傳入
關于王國維及其《人間詞話》,已經(jīng)有足夠多的論著了。王國維是典型的儒家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卻又同時是勇于接受西方哲學美學的近代先驅(qū)。他提出了有名的“境界”說。


關于他的境界說有各種解說。我認為,這“境界”的特點在于,它不只是作家的胸懷、氣質(zhì)、情感、性靈,也不只是作品的風味、神韻、興趣,同時它也不止是情景問題。它是通過情景問題,強調(diào)了對象化、客觀化的藝術(shù)本體世界中所透露出來的人生,亦即人生境界的展示。
結(jié)語:
1、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回顧是為了在歷史中發(fā)現(xiàn)自己,以把握現(xiàn)在、選擇未來,是對自己現(xiàn)在狀態(tài)的審察與前途可能的展望。這種發(fā)現(xiàn)、把握、選擇、審察、展望,都包容有自己的歷史性的“偏見”在內(nèi)。這“偏見”,其實也就是某種積淀下來的文化心理結(jié)構(gòu)和本體意識。
什么是本體?本體是最后的實在、一切的根源。依據(jù)以儒學為主的華夏傳統(tǒng),這本體不是自然,沒有人的宇宙生成是沒有意義的。這本體也不是神,讓人匍匐在上帝面前,不符合“贊化育”、“為天地立心!彼裕@本體只能是人。
2、心理本體的重要內(nèi)涵是人性情感。它有生物本能,如性愛、母愛、群體愛的自然生理基礎,但它之所以成為人性,正在于它歷史具體地生長在、培育在、呈現(xiàn)在、豐富在、發(fā)展在人類的和個體的人生旅途之中。沒有這個歷史——人生——旅途,也就沒有人格的生成和存在?梢,這個似乎是普遍性的情感積淀和本體結(jié)構(gòu),卻又恰恰只存于個體對“此在”的主動把握中,在人生奮力中,在戰(zhàn)斗情懷中,在愛情火焰中,在巨大鄉(xiāng)愁中,在離傷別恨中,在人世蒼涼和孤獨中,在大自然山水花鳥、風霜雪月的或賞心悅目或淡淡哀愁或悲喜雙遣的直感觀照中,當然,也在藝術(shù)對這些人生之味的濃縮中。去把握、去感受、去珍惜它們吧!在這感受、把握和珍惜中,你便既參與了人類心理本體的建構(gòu)和積淀,同時又是對它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因為每個個體的感悟存在和“此在”,都是獨一無二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56920.html

相關閱讀:《去年的樹》讀書筆記
1000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好詞好句好段
《鑰匙失蹤的秘密》讀書筆記
珍珠鳥讀書筆記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