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內(nèi)容是我和學生閱讀課上共讀的書《我是誰》,內(nèi)容有點長,分上下兩篇。
相對于《你害怕什么》,對于讀這本書,我有點打怵,因為我自己也經(jīng)常在想,我是誰。對自己的定位總是在不斷地調(diào)整。我該如何引導孩子面對自己,認識自己,把握自己?課前試著列了幾個問題,又覺得不好。還是隨著書走吧,且走且看。一節(jié)課下來,我發(fā)現(xiàn),我只是一個指路的人,孩子們的思維,遠比我想象的要寬廣深遠。
接受上節(jié)課沒能完整記下孩子的發(fā)言的教訓,我這次使用了錄音棒,完整地記下了課堂的全過程。下面的筆記,我以課堂實錄的形式,盡量還原課堂原貌。
文/康坦斯·厄爾斯巴克·尼爾森 圖/阿金·度匝亭 譯/王芳
第1頁
師:這本書是《我是誰》,它跟前幾天我們讀的《你害怕什么》是同一個作者。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本書。
師:從第一幅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奶奶正在下面拉繩子,威廉正在他家的樹屋上呆著。他在樹屋上做什么呢?他在思考。思考什么?
生:在思考我是誰。
師:你們大家小時候,或者現(xiàn)在,有沒有想靜靜地呆著思考問題的時候?
生1;有
生2:有很多時候。
師:那你一般在思考什么?
雨:我有時候躺在床上想,我是人還是鬼。
陽:我有時候在想,下一本買什么書呢?讀什么書呢?
師:好吧,書蟲本色。
豪:下一次上哪個動物園看哪個動物。
師:問到這兒,我發(fā)現(xiàn),好像同學們的回答都比較著眼于現(xiàn)實生活,說我在生活當中的一些具體事物上面。而威廉想的是“我是誰”。
第2頁
師:也就是說,在媽媽這兒,“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一個成了真的美夢”,誰來解讀一下這句話?他又不是一個夢,為什么這么說呢?
飛:他的媽媽希望有一個孩子,她就生了一個孩子,美夢成真了,所以說他就是一個美夢。
師:對,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們都是媽媽的美夢。
第3頁
師:在爸爸這兒,好像更簡單一些。因為威廉的爸爸好像是一個想問題很簡單的人。(豪補充:工作狂,上班族。)好吧,工作狂。他更多的想的是工作,掙錢,養(yǎng)家糊口。他并沒有像威廉這樣想得這么深入。
揚:我感覺他爸爸認為威廉說的這個問題不值得思考。
飛:他就覺得小孩子提出的問題很幼稚。
師:那你們覺得威廉的問題幼稚嗎?
陽:我覺得這就是真理啊。生命的意義就在于自己,沒有人可以代替。
第4頁
師:這是威廉的爺爺。他的意見是威廉給了他“生命的意義”。爺爺讓威廉感受他的心跳。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梓:因為爺爺?shù)纳熳叩奖M頭了,他希望有一個后代繼承他。
師:是的。爺爺?shù)膬鹤邮撬暮蟠瑢O子是他后代的后代,是他生命的延續(xù)。有了威廉,爺爺會認為,他即使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也有了延續(xù),有了“接班人”。爺爺很在意這個,宗族的繁衍生息。
第5頁
師:威廉的姥姥是個熱愛昆蟲的人,喜歡帶著相機,捕蟲網(wǎng),她喜歡去拍昆蟲,捕蝴蝶,把它們做成標本。而在姥姥看來,威廉問“我是誰”,她認為“你想是誰就是誰嗎?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誰,我怎么會知道呢?”誰來解讀一下姥姥的回答?
莎:我感覺姥姥是從對威廉未來的職業(yè)來理解的。
升:我有時候就在想,我為什么是人不是動物。姥姥對威廉說:“你想是誰就是誰。”其實,我們不是想是什么動物就是什么。就像我并不能決定,我是動物還是人。
師:嗯,因為你的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已經(jīng)決定了,你就是一個人,你想,但是不一定你就能成為。
梓:我覺得人最初的時候,想象我就可以選擇當什么。
師:就是生命之初?你還記得你出生之前的事兒嗎?
梓(笑):不記得了。
葉:我覺得我就是我擁有的思想,我擁有的身體就只是我執(zhí)行我人生中的目標的工具。
師:你的意思是說,如果人沒有思想,就是行尸走肉。而有了思想,就可以支配我的行為,我的做法,對嗎?非常好。葉是一個很有思想的同學。
陽:威廉認為她抓蝴蝶是一件無趣的事,這是不對的。她抓蝴蝶并做成標本,可以看成是另一種方式的永存。
第6頁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外公、外婆他倆真是一對兒哈,外婆的愛好是什么?拍昆蟲、撲蝴蝶、做標本。而外公呢?他的愛好是鳥。他喜歡鳥,做鳥類標本。我們看外公的表現(xiàn),他有沒有專注于威廉的問題,而是戴著一個放大鏡在做標本,說“你是我的朋友啊!,就比較敷衍。威廉對此滿意嗎?(不滿意。)對于你或別人來說,你是別人的朋友,或者別人是你的朋友,這算不算是一種角色?(是)但是,這是“我是誰”的全部的意義嗎?(不)這只是“我是誰”這個問題當中社會角色的一部分。你是你所在的這個小社會、小圈子、小團體中的一份子。
梓:我覺得他和所有人聊天,講的都是一個問題,就是我是誰。而且所有人的回答綜合在一塊兒,就是一個答案。
師:哎呀,我特別想看看后面的答案。
飛: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點都是在扮演不同的角色。
師:說得太好了。就是說,人是有多面性的!拔沂钦l”這個問題是很復(fù)雜的。
陽:生命的意義還在于在社會中的角色。這個角色是你必須要擔當?shù)。不管你是怎么認為的,別人已經(jīng)把你當成那樣的了。
第7頁
師:奶奶擔心的是什么?他會餓著、凍著,他該吃東西了。但是人沉浸在思考當中的時候,會忘記周圍這一切。他沉浸在“我是誰”的思考當中,奶奶擔心他,通過詢問發(fā)現(xiàn),他還要想好久。奶奶是怎么做的?請大家仔細看這個繩子。從地上到樹屋是怎么上去的?(是通過一個個的繩結(jié))這里是一個伏筆,我們稍后揭曉。
第8頁
師:太爺爺是誰?(爺爺?shù)陌职郑┤绻麤]有最后一句話,我感覺這段描述比較表面化,就是說,太爺爺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他對很多事情都已經(jīng)糊涂了。問他什么事情他都說“不知道”。還記得我們一起讀過那本《奶奶來了》嗎?里面的奶奶就是得的這種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性癡呆。太爺爺也是這樣。威廉想到了這個問題:“一個人的思想會消失嗎?”你覺得呢?
生1:會。
生2:也許會也許不會。
師:一個人的思想會隨著身體的消失而煙消云散,那思想應(yīng)該如何保存下來?(飛:記下來,寫下來。梓:可是你遲早會不認識自己寫的字。)一個人的思想保存下來有意義嗎?
昕:有,傳給下一代。
揚:如果保存著記憶的話,他會在臨死前最傷心的時候想一想一些感動的事,他會快樂地死去。如果他失去了思想,他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為什么要死,自己多大了。
師:這個要因人而異。有的人在睡夢中就去世了,有的人是在病痛中掙扎著死去了,有的人是靜靜地回想自己這一生,滿足地、快樂地死去了。各種各樣。
梓:我覺得“我是誰”這個問題非常復(fù)雜,他一時半會兒想不出答案。
飛:思想有的人留下的多一些,有的人留下的少一些。但是多少會留下一些思想。(師:所以人類就是這樣不斷積累文明。)有的思想有用,可以讓人終生受益,有的思想沒太有用,過后也就忘記了。(師:這就是生命歷程中的淘汰的作用。)
我比較認同輪回說,當一個人的思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地結(jié)束,但是他的生命還沒結(jié)束的時候,他會變回嬰兒的角色,也就是說,當他的思想已經(jīng)模糊不清的時候,他其實已經(jīng)過了一個輪回了。
師:回來說這個“思想”的問題。我們已經(jīng)讀了好幾年的繪本了,這些繪本的創(chuàng)作時間是在幾十年前。有很多繪本作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去世了。但是,并不妨礙我們?nèi)バ蕾p它,去感受它,去接受它帶給我們的快樂和營養(yǎng)。你們說,這算不算是思想的傳承呢?(生:對。┧哉f,一個人的思想是會消失,但是也可以留下一些什么。我覺得,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應(yīng)該留下一些什么。在杭州,在中秋之夜,有一個小書房的創(chuàng)始人,她叫漪然,她去世了。她去世的原因是因為生病,因為常年的褥瘡導致的癌變。在她四歲的時候,一場意外使得她高位截癱,下半部分失去知覺,她只能趴著工作。她自學了所有的課程,后來成為一位作家、翻譯家。她成立了純公益的小書房網(wǎng)站,分享很多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她給很多的少年兒童進行了啟蒙,帶來了很多美好的故事。這是一個身殘志堅的人,是一個讓我們敬佩的人。她的思想看起來好像隨著她生命的消失也離開了,但是她應(yīng)該也留下了些什么,對吧?我把她的情況和小書房的網(wǎng)站貼在了群里,如果你看我在中秋之夜在群里的留言,應(yīng)該可以找到。希望大家去小書房看一看,讀一些好文章。通過漪然這個人,我們可以解答這個問題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56946.html
相關(guān)閱讀:珍珠鳥讀書筆記400字
《去年的樹》讀書筆記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好詞好句好段
《鑰匙失蹤的秘密》讀書筆記
1000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