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一直很不解,一部散文集的名字到底有何意義。倘若像“朱自清散文集”“茅盾散文集”當(dāng)然沒有什么深究的地方。但有些名字卻真能聽出作者的心聲來。魯迅的“吶喊”“朝花夕拾”,周國平的“守望的距離”也在其列。
人生總有十分不順的過程,這是一段讓人很尷尬的時期。作者的生活也發(fā)生了一連串變故,因而多偏對于人生難題的思考,諸如生與死、愛與孤獨、執(zhí)著與超脫、苦難與幸福。我也逐漸讀出周國平守望的含義以及如何守望這些每一個熱愛人生但又難免遭受挫折的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守望的是做人的要義!懊總人追求的是成功,然而,還有比成功更寶貴的東西,這就是追求本身”“對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對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周國平在很多文章里都在呼吁對做“人”的重視。的確,將我們每個人放在70億人口中,都是微不足道的存在。對于世界,我們不奢望能夠憑個人意志力去改變它,也不要妄想去改變什么。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我們也有能力去改變自己。比如,我們可以對待工作多一份責(zé)任心,對待同事多一份關(guān)心,對待自己多一份信心!笆赝钡暮x也就是與時代保持適當(dāng)距離,守護(hù)做人所需的永恒的價值。
守望的是靈魂的高貴也即對人性的解剝。從某種意義上,作者也在探索中體驗靈魂,一個人在失去父親和女兒的情況下,還能平靜地對待靈魂、人性進(jìn)行高度分析,不能不令我感嘆、心儀。他認(rèn)為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現(xiàn)實的利益世界中,并隨波逐流!叭吮厝挥腥烁裆系莫毩⒆灾,不能攀援在社會建筑和他人身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yīng)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家園。失去精神價值的生活,縱然轟轟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空虛無聊的生活。靈魂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其中珍藏著你最珍貴的寶物,任何災(zāi)禍都不能侵犯它。
守望的其實也是對苦難、死亡等消極之物的思考?嚯y和死亡和人生的意義都緊密相連,即所謂“未知生,焉知死”。周國平在書中得出:如果人想明白了生生死死的道理,就把人生的邊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就此會形成一種豁達(dá)的胸懷。不妨說,這就是對有限生命的超越,自然對苦難死亡也一并超越了。這種類似于對苦難、死亡抱以審美的觀點,正是對人與世界聯(lián)系的本質(zhì)認(rèn)識。一位西方哲人說過:一個人只要肯有審美的人生態(tài)度,那么他從茅棚中和從宮殿中看日落,其實感覺是一樣的。不能不說,這種“看破”乃人生第一境界。
(二)
我想,要真正品悟人生,不一定非得經(jīng)過命運沉浮的洗禮,不一定需要生離死別的考驗,不一定經(jīng)過愛與恨的煎熬。一個在寧靜的狀態(tài)下,才能細(xì)細(xì)品味出人生的真正滋味。這樣的人牽掛得少,放開得多,想得明白,過得灑脫。一個若能因?qū)庫o看透一切,行事便會順利。世俗的名利權(quán)術(shù),他們不是不需要,也不可能不需要,而是不管得到得不到,得到的多還是少,都不會成為內(nèi)心的負(fù)擔(dān)。我們有所欲而不執(zhí)著于欲,有所求而不拘泥于求。寧靜會讓我們放下很多,它表現(xiàn)在一個人的外表是泰然處之,是氣定神閑,它在一個人的內(nèi)在,由喧鬧所造成的疲憊的精神收緊防線,并慢慢地悅納一處。
無論是守望出人生的種種奧義,還是歸于一種寧靜的狀態(tài),莫不需要一種積淀的過程。守望不是所有人都會守望的,它需要資本,需要閱歷。所謂的守望不是成為紙上的文字,更應(yīng)成為生活中的常態(tài)。曾經(jīng)有一位教授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被問到他是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困境的,教授當(dāng)場愣在那里,竟然怎么也想不出自己一生有什么困境!事后,他仔細(xì)回想:自己不是沒有過困境,而是被常人當(dāng)作“困境”的境遇,他自己都當(dāng)作一時的際遇,不曾在意過而已。他有這樣一句話:“我沒有困境,因為我不在乎外的得失,也不武斷地和別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內(nèi)在的真實積累!庇行⿻r候,時間能將記憶沖碎,生命的旅途也能將坎坷淡去。我們所在的不是廣袤無垠宇宙中的一點,人,每個人面對最多的,還是自己,自己從出生時不斷積淀起來的心境,情感?嚯y什么的有如這宇宙中的塵埃。
(三)
其實書中很多突出的是一種個人意識,守望人生自然離不開人這個主體。我不妨解讀為一種“愛自己”的行為。愛自己,通俗地講,便是肯定自己,珍惜自己。也不知何時起,“要知道世界上比你努力的大有人在”成了至理名言,每個人似乎成了微不足道的存在。但情況往往是,我們企慕的東西其實并沒有自己的好。電影《畫皮2》中,狐妖小唯想擁有一顆人心,靖公主想要狐妖的心,兩人都是彼此羨慕對方,彼此換了身份后,才發(fā)覺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愛自己,是因為我們的獨一無二,是因為我們與眾不同,愛自己,是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是因為我就是我的存在。
卞之琳在《斷章》里寫道:“你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边@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我們也是別人眼中的風(fēng)景,因而我們有資本去愛自己,但風(fēng)景在某種意義上,只有被認(rèn)可才能成為風(fēng)景,而“愛自己”并不需要別人認(rèn)可才能愛自己。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在追求真正的自我,向他人所要答案,希望他人多理睬自己,因而不斷求索朋友。與朋友在一起,我們感到安全,學(xué)會依賴。為何如此?因為害怕孤獨。但繁華散盡,孤獨感又隨之而來,這樣的人終究不是真正得愛上自己,他愛上的只是朋友口中的“自己”,他對真正的自己的存在依然存在混沌的認(rèn)識。哪怕他有更多的“速食朋友”,心中孤獨的傷口依然隱隱作痛。愛自己,是不需要依靠別人的,只有靠自己,才能讓靈魂喜歡肉體,讓肉體接納靈魂,那樣可能伴隨著痛苦,卻也是心靈肌肉的成長之痛。
孟子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闭驹凇笆赝钡母叨龋夷芸吹礁h(yuǎn)的地平線。
點評:
什么是運筆如風(fēng)?什么是拍案稱奇?什么叫鞭辟入里?什么叫痛快淋漓?什么是醍醐灌頂?什么叫沁人心脾?漢書可以佐酒喝,文章可以當(dāng)飯吃,信不虛矣!本文“守望人生”為話題,構(gòu)思出人意表,令人稱奇叫好,竟能拈來這樣一個鮮活的標(biāo)題,了不起。接著起承轉(zhuǎn)合,妙筆生花;輕捻慢撫,絕代風(fēng)華。面對人生,偶有所感,悠然會心;每有所得,點鐵成金。從多方位多角度地觀照人生,描摹人生的特征,抒發(fā)人生的情懷,行文跌宕生姿,氣勢酣暢。令人久久回味。我想只要筆端含情,滿篇綻放華彩,有章法,有條理,見風(fēng)韻,見情致,該文如是矣。(石盼華) 拿起一本書,光看書名便可細(xì)味作者的深意,宛如推開一扇窗,守望的是窗外的世界,窗外的人生。隨著你的視線,守望做人的要義,靈魂的高貴。在文章中有對生命的叩問,對人生的思索,更看到你對自己的守望,相信你能看到人生更精彩的風(fēng)景。(趙佳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61409.html
相關(guān)閱讀:《絕谷猞猁》讀書筆記
《昆蟲記》讀書筆記350字大全
中學(xué)生《小鬼魯智勝》讀書筆記
關(guān)于哈姆萊特的讀書筆記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書筆記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