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這本書,就會談及近日里敏感的話題:醫(yī)患關系。
青年魏則西之死被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廣東陳仲偉醫(yī)生被患者追殺30多刀而死。廣大網友說,我不想做下一個魏則西。廣大醫(yī)務工作者說,我不想成為下一個陳仲偉。
在醫(yī)療科學和技術都日益發(fā)展、成熟的今天,不斷有曾經的痼疾變得可以醫(yī)治,也仍然有很多難題讓醫(yī)生束手無策。病人懷抱的希望開始增多,而醫(yī)療有時只是變成了冷冰冰的儀器。這是不是出現(xiàn)醫(yī)患問題的原因之一?我們的醫(yī)患關系怎么了?
談及這本書,就會談及到中國人敏感的字眼:死亡。
在我們的文化里,有著這樣一個不佳的傳統(tǒng),只談生不談死。大家在避諱這個不吉利的字眼,害怕他,逃避他。卻當死亡突然來敲門時,多少人慌亂緊張、不知所措。既然死亡是所有人逃不掉的結局,為何我們不能坦然面對?我希望我的長輩可以認真平和的思考這一話題,可以提早告知我們他(她)想如何面臨死亡,如何選擇治療方案,如何不失尊嚴的離開。我希望自己和像自己一樣的年輕人可以思考這一話題,更懂得生的意義,懂得對生命的珍視,懂得陪伴在所愛的人身邊的價值。
在死亡面前,已經有足夠多的無奈了。如果沒有把死亡看透,對生就難以深刻理解。如果對生的意義有了準確的把握,就會對死亡有著正視的態(tài)度。
談及這本書,也會不可回避的談及中國的醫(yī)療系統(tǒng)。
在病床上,有人苦苦掙扎,卻因種種現(xiàn)實原因不得不放棄,求生不能。有人自知結局難免,百遭病痛折磨,卻為了親人所謂的“活著”,捱過難熬的一天又一天,求死不得。
談及這本書,就會談及到在殘酷中牽扯的感情。 患難見真情。親情,愛情,手足情,友情,牽扯在病痛的千絲萬縷中。被疾病折磨太久的人,有時會變得脾氣暴躁,不再那么善解人意。被照顧病人折磨太久的家人,有時會覺得百般無奈、心痛、委屈。在對死亡的較量中,這不僅是對病人,也是對親人、摯友的考驗。
這本書分為四章。第一章為“選擇”,第二章為“愛與情”,第三章為“醫(yī)患”,第四章為“坦然面對”。上述的四個話題,揉碎在每一章的每一篇故事里。它們都或深或淺的敲擊著我的內心。韓啟德先生在給《死亡如此多情》這本書的序里寫到:“希望我們的醫(yī)務工作者都來讀一讀,更加懂得病人,對醫(yī)學是‘人的醫(yī)學’有更深的理解。希望我們的病人們都來讀一讀,更加懂得疾病,理解醫(yī)者。希望大家都來讀一讀這本書更加懂得生和死,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過好每一天!蔽蚁,這句話,道盡了這本書存在的意義。
我真心的想把這本書推薦給身邊的每一個人讀。愿“生如夏花之絢爛,逝若秋葉之靜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65183.html
相關閱讀:《老人與!纷x書筆記500字精選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之區(qū)分觀察和評論
讀書筆記大全-《后現(xiàn)代課程觀》讀書筆記
《岳飛傳》讀書筆記550字
《燈光》讀書筆記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