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了解完“烏臺詩案”,這個案子影響著蘇東坡的一生,是老蘇活到不惑之年之際,遇到的最大挫折。讀完此節(jié),久不愿動筆,情緒抑郁。
從今天的角度看,所謂“烏臺詩案”,就是莫須有的文人猜測,而尋章摘句里找罪狀的,恰是手掌彈劾權(quán)力的御史大夫們。聯(lián)想到936年后的今天,山西晉城因改造建設(shè)路,未能以周全的方式向治下的民眾說明,招致群情議論,繼而引來中央媒體“有權(quán)不可任性”的輿論監(jiān)督。千年對比之下,連草民都能逆襲,這讓蘇東坡羨慕嫉妒恨,何處話凄涼?
好在小人找事,皇帝還算清醒,來看這段:副相王?在諸御史的逼促之下,一天突然向皇帝說,蘇軾內(nèi)心有謀反之意;实鄞蠛耙馔,回答說,他容有其他過錯,但決無謀反之意,你為何這么說?王?于是提起蘇東坡的柏樹詩里說龍在九泉一事,那含義是將來某人命定要成天子,要自暗中出現(xiàn),此人出身寒微。但是皇帝只說,你不能這樣看詩。他吟哦的是柏樹,與我何干?
我就想,這他媽在宋朝為官,生死榮辱真的很隨機。
上午腦子放空,選看了吳鉤的博文《我為什么粉宋朝》,作者認(rèn)為,就文明成就來說,宋朝是歷史上最高的朝代,沒有之一。他說,什么叫“文明成就”?我覺得“文明成就”不是指疆土特別遼闊,不是沙場殺敵如麻,不是耀兵耀武揚我國威,不是萬邦來朝。我心目中的“文明成就”,是指政治開明一些;社會寬松一些;經(jīng)濟繁榮一些;生活富庶一些。
但是作者卻偏偏對蘇東坡的“烏臺詩案”選擇了無視,而我想說的是,“文明”是一個綜合指標(biāo),不僅有對內(nèi)的還有對外的,萬邦來朝是對你“文明”的向往;同樣,對待一個士大夫的態(tài)度也是“行政文明”的指標(biāo),更何況,只是一個享有盛名的詩人發(fā)了幾句牢騷呢?假若不是當(dāng)時皇帝他媽(宋仁宗皇后)是“東坡粉”,說不定老蘇早就掛在御史大夫的舌頭里了。
“烏臺詩案”牽連的還有駙馬王詵,身為皇親的王詵是蘇東坡的腦殘粉,也是蘇東坡詩文作品的最早出版人,文字獄一來,御史大夫們本著無論是什么人,無論身居多高的官位,都一并彈劾。你說他們把這點認(rèn)真的勁頭,用在大宋國的“打虎拍蠅”上多好?不過他們也查過蘇東坡的經(jīng)濟問題,結(jié)果一無所獲。
當(dāng)然,烏臺詩案前,外放地方官的蘇東坡還是很瀟灑自如。先到杭州,又到密州,再到徐州,蘇東坡游山玩水,吟詩作賦,交朋識友,甚是快活。林語堂專以“詩人、名妓、高僧”寫下一章。他與退隱的國家元老張方平談酒量,張方平飲酒甚豪,他的酒量是一百杯。而據(jù)蘇東坡自己說,他自己的酒量則小得多,但是他說他并不以酒量小而戒酒。歐陽修也是海量,但是張方平卻勝過他,因為張方平開始喝酒時,他不向客人說他們要喝多少杯,而是多少天。蘇東坡總結(jié)說:“對你們的海量我并不羨慕,我喝完一杯就醉,不是和你們一樣得其所哉嗎?”
平某以為,這話可能是關(guān)于飲酒話題上最空靈妙絕的一句了,話中有哲學(xué)意境,還有科學(xué)研究,更有深刻的文學(xué)涵義。哈哈哈。
杭州的美麗賦予他靈感,杭州的溫柔的魅力侵潤他的心神。杭州贏取了蘇東坡的心,蘇東坡贏取了杭州人的心。至今杭州人的心中還給蘇東坡保留著“戶籍”,有效期??永遠。這種情感,和成都人對杜甫,晉城人對程顥的感情是一樣的。號外一句啊,如果現(xiàn)在的劉潤民能把他“晉城夢”的“任務(wù)清單”完成,相信會讓晉城的老百姓永久惦念。
林語堂這個老八卦,從隱晦的詩詞中細致的考究了蘇東坡的堂妹初戀,并推敲了蘇東坡的夫妻生活日常,闡述蘇夫人(第二代)如何經(jīng)營家庭生活,其和諧其完美,但我很懷疑是林語堂的臆想。西方社會多數(shù)調(diào)查證明,最完美的夫妻,此生都有超過一百次想把對方掐死的沖動。何況,蘇夫人攤上這么一位出色的丈夫,身邊鶯聲燕繞不絕,酒場應(yīng)酬難斷。在此,只摘錄老林的文字片段,其中真?zhèn),信者恒信吧?/p>
蘇夫人聰明解事,辦事圓通,她不會把丈夫反推入歌妓的懷抱。而且,她知道丈夫這個男人是妻子管不住的,連皇帝也沒用。她做的漂亮??信任他!
丈夫知道有書要讀,上千上百卷書,做妻子的也知道要管家事,要撫養(yǎng)孩子,要過日子。因此,她愿忍受丈夫睡覺時有名的雷鳴般的鼾聲??尤其是酩酊大醉之時。
最后要說說蘇東坡詩詞的兩首代表作,因為這都是蘇東坡首次出京之后,烏臺詩案以前寫就的。詩意的杭州遇上文曲星下凡的蘇東坡,首先獲得了天作地設(shè)的七言絕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讀書筆記(www.i1766.com)這首詩出色到什么程度?我的看法是,此詩剛出世時,大家都知道說的是西湖美景,而千年以來,大家又公認(rèn)這是褒揚美人的絕佳才句。我們現(xiàn)在說杭州市是一座女性化的城市,追本朔源,蘇軾的這首詩恐是最佳的注腳。
另外一首《水調(diào)歌頭》,林語堂認(rèn)為是寫出了最好的中秋詞。批評家說這首詞寫出之后,其他以中秋為題的詞都可棄之不足惜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除了同意他們的看法,實在沒有其他辦法。這樣牛逼的詩詞,這么牛逼的人物,就連蘇東坡的老對頭王安石都說,“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而經(jīng)過千年驗證,蘇東坡確實只有一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66776.html
相關(guān)閱讀:《追風(fēng)箏的人》讀書筆記之人性
讀書筆記??木心《文學(xué)回憶錄》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800字
《雷鋒的故事》讀書筆記
《野兔和刺猬》讀書筆記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