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小說,被稱為“文學(xué)史上最純凈的一個小說文本”。它酸甜合度、飄逸不群。這本小說就是沈從文寫的《邊城》。
“邊城”是湘西一個近似于桃花源的小山城---茶峒。在那兒的山下有條小溪,溪是通往城里的。溪上只有一條渡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溪邊有白塔,塔旁有一戶人家。
這戶人家專管渡船,只有一個老頭,一位小姑娘與一條大黃狗。姑娘名叫翠翠。老頭兒是她的祖父。每每有人招渡,總是由祖父或者翠翠來當(dāng)渡船夫。書里這樣寫她:“翠翠在風(fēng)日里長養(yǎng)著,故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蔽蚁,這樣的女孩定是由青山綠水所養(yǎng)育出來,淳樸民風(fēng)所教育出來的。她天天戲耍風(fēng)雨,求著祖父唱山歌兒,時而自己吹吹竹笛消磨時光,熟練地?cái)[渡兒。間或誰把客人渡過去時,總是問問客人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可是祖父、翠翠是絕對不收渡船錢的,如果硬塞過來,就托人到城里買些特產(chǎn),送給過路客商去了。有時過渡的是小牛、羊群、新娘子的花轎,翠翠“必獨(dú)自低低的學(xué)小羊叫著,學(xué)母牛叫著,或采一把野花縛在頭上,獨(dú)自裝扮新娘子!钡谙肫鸶改笗r,翠翠就獨(dú)自思索,讓祖父把舊事道來...
城里最熱鬧的日子是端午、中秋與過年。但我發(fā)現(xiàn),在很多小說里的“逢年過節(jié)”,必定如日出日落般的重要。雖事出平平,但如果沒有太陽東出西沉的規(guī)律,世間萬物又何來?就像如果沒有“逢年過節(jié)”般的的重點(diǎn),又哪里來的文本情節(jié)?
果然,有趣的事正出現(xiàn)在三次端午。祖父找了人替著擺渡,與翠翠、黃狗進(jìn)城去看龍船。翠翠在那兒第一次幼稚青澀地罵人...不過是著急了而已。誰可知,那“一罵”惹來了愛情、殉情、碾坊與虎耳草...還有祖父的死。
城里有一船總,名叫順順,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天保,二兒子儺送。大兒子人稱“大老”,二兒子“二老”,因?yàn)槎䞍鹤娱L得漂亮,所以又被取了個綽號“岳云”。翠翠罵的是“二老”。沈從文在書里將接下來的情節(jié)描述地純樸濃郁,且層出不窮...總之一句話:“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愛”。
其實(shí),對這個年代在全國發(fā)生的事情(此小說成書時間1931年,即社會動蕩不安的時代),作者在書中稍稍提了一下:“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發(fā)生別的死亡大變,為一種不幸所絆倒,覺得十分傷心外,中國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掙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遠(yuǎn)不曾為這邊城人民所感到。” 看來,這“邊城”應(yīng)該是作者心靈方面的寄托所在。
山里蕩著“娘送女”的歌聲,還有小女孩偶然哼起的巫師迎神的歌兒:“......慢慢吃,慢慢喝,月白風(fēng)清好過河。醉時攜手同歸去,我當(dāng)為你再唱歌! 邊城。祖父去了,老馬兵來了。翠翠真像是走了一個祖父,又來了一個伯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75531.html
相關(guān)閱讀:《小學(xué)生之友》讀書心得
《流傳千年的埃及神話故事》讀書筆記
村上春樹《當(dāng)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讀書筆記
《反對自由主義》讀書筆記
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800字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