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總統(tǒng)說過:“構(gòu)成那次巨大戰(zhàn)爭--南北戰(zhàn)爭導火線的,想不到竟是這位身材矮小的、可愛的夫人。她寫了一本書,釀成了偉大的勝利”。這本書就是《湯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譯成中文的美國小說。是影響歷史進程的經(jīng)典著作,是美國歷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書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過這本書,我被這本書深深得吸引住了。我為湯姆叔叔那悲慘的一生哭泣,同樣的,湯姆叔叔的一生的寫照就是全體黑人的縮影。我們同情黑人的遭遇,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
作者:
斯托夫人,19世紀美國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堅定的廢奴主義者。她1811年出生在美國中部一個基督牧師家庭,自幼目睹黑人奴隸悲慘的生活遭遇,幼小的心靈受到極大的觸動;楹,她在丈夫的鼓勵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1852年,寫成《湯姆叔叔的小屋》一書。小說一經(jīng)發(fā)表,立即引起轟動。小說深刻地揭露了美國南方奴隸制度的殘暴,激起了美國人民對蓄奴制度的極大義憤,從而成為1861年南北戰(zhàn)爭的導火索之一。林肯總統(tǒng)曾戲稱斯托夫人是“釀成了一場大戰(zhàn)的婦人。”
主人公簡介:
1、湯姆:
謝爾比先生家的黑奴。因主人欠債而被賣掉,后幾經(jīng)轉(zhuǎn)賣,落到了殘暴的莊園主雷克手中。湯姆因拒絕說出逃亡奴隸的下落,遭雷克毒打致死。湯姆叔叔忠誠、善良,篤信上帝,但他逆來順受,不知反抗,這是他性格的弱點。
2、伊娃:
湯姆叔叔的小友。她在一次旅途中偶然結(jié)識了湯姆,從此兩人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伊娃善良、純潔,能夠不含任何偏見,平等地對待黑奴。伊娃小小年紀便因病死去,但她的善良卻感動了每一個人。
3、伊利莎:
謝爾比先生家的女奴。面對生活的不幸,不同于湯姆,她毅然選擇了一條奮起抗爭的道路,帶上兒子逃亡加拿大。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后,她和丈夫、兒子一起,終于獲得了向往已久的自由。
4、黑利:
殘忍、奸詐的奴隸販子。他通過轉(zhuǎn)手奴隸貿(mào)易,來獲得暴利,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惜拆散他人的家庭逼死人命。他滿口人道主義,卻干盡傷天害理的勾當。
5、雷克:
美國南方大莊園主的代表。他殘暴、刻薄、經(jīng)常毒打奴隸,雷克買下湯姆后,不滿湯姆的善良正直、樂于助人,痛下毒手,打死湯姆。最后,雷克罪有應得,被卡西嚇死。
小說概述:
伊麗莎攜子逃亡,湯姆被賣到“河的下游”去
賽門·勒格里正在毆打湯姆叔叔。小說開始于肯塔基州農(nóng)場主亞瑟·謝爾比正面臨著將因欠債而失去其田地的困境。盡管他與她的妻子(埃米莉·謝爾比)對待他們的奴隸十分友善,但謝爾比還是決定將幾名奴隸賣給奴隸販子來籌集他急需的資金。被賣掉的奴隸有兩名:其一為湯姆叔叔,一位有著妻子兒女的中年男子;其二為哈里,是埃米莉的女仆伊麗莎的兒子。埃米莉并不喜歡對這個主意,因為她曾經(jīng)對其女仆許諾說,她的兒子絕對不會被賣掉;而埃米莉的兒子喬治·謝爾比也不愿意讓湯姆離開,因為他把湯姆視為自己的良師益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86729.html
相關(guān)閱讀:《魔法師的帽子》讀書筆記800字
《皮皮魯和魔筷》讀書筆記200字
幼兒園教育筆記小班
《今天可以這樣做教師》讀書心得
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