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這里,腦海中不禁有許多名貫古今的詩詞滾滾而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想著想著,我不禁慷慨激昂起來。我翻動手邊的語文書,正想趁著情境適意大聲朗誦幾句,卻翻到了這么一首: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我往后默念。原來的激昂豪情慢慢地、慢慢地被澆滅。砸在我心頭的一字一句,清冷無比!斑@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驀然收尾,卻余音裊裊,繞梁不絕。
良久的靜默中,我不禁陷入了思考。這樣的詞,應該不能算是“結言端直,意氣駿爽”吧。那么這樣的詞,還能算是有風骨嗎?
印象里李清照的詞,最常出現(xiàn)的便是“愁”:“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難忍的離別、癡癡的想念,借著凋零的殘花,借著裊裊的爐煙,隨著遠去的流水,將一個美麗而柔弱的閨中少婦的思夫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歷史上的悲春傷秋的閨閣閑情實在是太多了,不管是柳永還是溫庭筠,他們在這方面都造詣不凡,只是不管從哪方面看,李清照都堪稱一枝獨秀。首先,她是個女人,這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其文思才情不讓須眉,實屬難得。其次,她的這種閨閣之情,并不是“腸斷白?洲”那樣單一的、循環(huán)的憂愁。她的“愁”,是帶有愛情甜蜜的文學修煉,空房之中,她除了想念丈夫,也在思考著文學與人生的價值。不然,她也不可能在出閣之前,就寫得出這樣的文字:“堯舜功德本如天,安用區(qū)區(qū)記文字。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而當騎著馬的金人氣勢洶洶地闖入北宋,擄走徽、欽二帝之后,李清照的不幸也隨之開始了。與她相濡以沫的丈夫死去了,拼盡一生守護的金石文物被洗劫一空。她拖著孤寡之身苦苦追隨著四處逃亡的朝廷,得到的卻是高宗遣散百官的消息。如今,也許我們也只有在讀著她留下的詞時,才能找到一點她當時的心情吧。“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薄斑@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仍然是同一個愁字,心境卻早已與之前截然不同。此時的愁,是她顛沛流離的孤獨與痛苦,是她替國家與民族流下的血淚,是她因自己空有才情卻無法為國效力的遺憾……她的愁,是家國之愁;她的悲,是大愛之悲。
文如其人。文章的風骨,正是作者人格力量的物化。李清照的風骨體現(xiàn)在她憂國憂民的情懷上。很多時候,她的“愁”不僅僅是小女人的“愁”,更是巾幗英豪的“愁”。是人類之悲,家國之愁!扒Ч棚L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讀書筆記()這首寫金華八詠樓的詩,我很小就會背誦。兒時隨父親同登八詠樓,見樓上懸掛著易安居士的詩詞,不禁有思接千載之感。這位偉大詞人的風骨,體現(xiàn)在字里行間。我且吟且行,感受著那大氣磅礴的家國情懷!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薄坝麑⒀獪I寄山河,去灑東山一?土。”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此時此刻,文骨已成,文風已清。
原來,真正的風骨,不是不能訴閨閣閑情,嘆花落水流。只要這種閑情立于真正的文學精髓之上,立于偉大的抱負之上,風清骨峻,滿目陽剛,何來柔弱?遍體光華,何暗之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87604.html
相關閱讀:《朱自清散文集》之《談抽煙》讀書筆記350字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400字范文
中學生讀書心得體會
三國演義《孫劉聯(lián)盟》讀書筆記100字
夏洛的網(wǎng)讀書筆記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