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同學聊天,偶爾說起暑期讀書的事,介于她的推薦,我去拜讀了一下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老師所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1500字。
翻開此書,看到序言部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李老師的那番“最”字論:“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讀到此,不免有些慚愧!每每看到學校在表揚優(yōu)秀教師時,會想盡職盡責的老師便是如此了!相反對比自己,對比過去幾年來的工作歷程,哪及得上,更別提李老師所說的“超越自我”,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讀完全書,讓我深切體會到了李鎮(zhèn)西老師對教育工作的無比赤誠,以及他那顆對學生無比熱愛的教育者的心。桃李滿天下,這是我對教師最早的認識!以前的想法是你能做個桃李滿天下的教師已經(jīng)是相當偉大了!而要讓滿天下的桃李都能幸福的去度過一生,這又是多么遠大的志向啊!而李老師此生的教育追求便是“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
正是源于這個追求,李老師首先付出的是他的愛。書中,李老師說,“童心是師愛的源泉”,和學生相處時,不要老是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所以,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吹竭@句話,反觀自己,又是在學生犯錯以后,自己老早就開始“批評教育”,甚至是火冒三丈了。哪還會心平氣和地去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的去思考問題。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對學生的寬容”。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才能為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并且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
對后進生的教育上,李老師的種種觀念及一個個成功的案例無疑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曾經(jīng)面對班級中的調(diào)皮的學生、不愛聽課的學生、搗亂的學生無比的頭疼,一次次的提醒、甚至訓斥都無法長久,偶爾的好將其放大并表揚,但這一方法僅僅只是短暫的。當看完了這本《做最好的老師》之后,我明白了后進生犯錯的“頻繁性”,以及進步過程中的“反復性”的特點,懂得了對后進生教育的“長期性”和“艱難性”,懂得了對他們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而且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寬容之心,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而愛和尊重則是成功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的前提。如果只是期望一次談心、一次批評、一次電話“告狀”等等就能讓他變好,甚至從此成為一名優(yōu)秀生,無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簡單了。“犯錯—認錯—改錯—又犯錯—又認錯……”這是“后進學生”普遍存在的循環(huán)。讀完了這本書,我才明白原來應該要容忍“后進學生”的一次次“舊病復發(fā)”,與此同時,又繼續(xù)充滿熱情和信心地鼓勵學生一次次戰(zhàn)勝自己,并引導學生從自己“犯錯周期”的逐步延長或者錯誤程度的逐漸減輕的過程中,看到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體驗進步的快樂,進而增強繼續(xù)進步的信心。
李鎮(zhèn)西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jié),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閑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蕩氣回腸!”做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為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tài)和人生追求!而李老師的這些教育理論將成為我們這些教師的指路明燈,把教書育人當做是自己畢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
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讀書筆記大全《《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1500字》。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
說上一句話也驚天動地。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間教室,
放飛的是希望,
守巢的總是你。
每當聽到這首歌時,總為自己身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承擔著傳授學生知識的重任,更是學生思想的引路人。
回想自己從教的十三個春秋,我經(jīng)常自問:我對得起這份職業(yè)嗎?對得起這些孩子們嗎?聽過很多教育專家的講課,也拜讀過一些教育專著,李鎮(zhèn)西老師教育我們要做最好的老師。咋一聽,似乎有點矛盾了,當我再深入的讀下去的時候才明白“最好”是相對的,因為這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最好”其實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氣壯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則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yè)的標桿,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
讀到這里,我想起了這兩年來,我參加了多次鎮(zhèn)上和教研片上的比賽活動,每次我都全力以赴,也自信的以為結果會很理想,可是偏偏別人的成績總在我之上,我埋怨過,迷茫過,為什么成功總是與我擦肩而過?別人的課堂教學也存在一些缺點,為什么我的缺點就那么讓人不能接受呢?一次又一次的結果還是如此,我必須學會反思:別人不是只糾著你的缺點不放,而是你要讓你的優(yōu)點成為一種強大的磁場吸引他人,當然也要盡量避免一些錯誤的發(fā)生。“沒有別人的成績好就是自己還不夠優(yōu)秀,應從自身多找原因,少埋怨他人”!我時刻這樣告戒自己。通過我自身的努力,在本學期的兩次比賽活動中,雖然沒有奪得冠軍,但我和最優(yōu)秀選手的成績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甚至只差毫厘。我真實的看到了自己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就是我的成功。雖然和那些名師比我也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可以自信的對自己說,和昨天的我比,我在進步,我在超越,今后我要做得更好!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老師對教育工作無比赤誠,對學生無比熱愛的一顆教育者的心。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chǎn)生于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多么難!記得我把這個班從學前班帶入一年級時,來了個叫吳雨珊的留級生,她并不是個因調(diào)皮搗蛋或者愚笨而讓我頭疼的學生,每次上課發(fā)言都很積極,可是她從不做作業(yè),每次考試都考零分或者個位數(shù),最讓我頭疼的是還經(jīng)常偷東西。班級成班率很高,班內(nèi)鎖事本來就很多,每次還要處理她的事,她還不改,剛開始確實有點心浮氣躁,后來她的媽媽來學?赐龓状,每次母女倆見面都是眼淚汪汪的,問明情況之后,我才知道,她是個離異家庭的孩子,歸父親撫養(yǎng),而爺爺奶奶對她又非常苛刻,非打即罵,也不給她零花錢。雨珊看見別的小朋友每天都有錢買各種各樣的零食吃,也特別想吃,她又不敢向家里要錢,于是就學會了偷。聽到了她的不幸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心想:不管她的學習成績?nèi)绾,至少我不能讓這個如花一般年紀的女孩將來走上歧路,我要挽救她。于是,我每天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多找她談心,給予她慈母般的關懷,我還建議她的媽媽存了一些錢在我這兒,讓她有需要的時候計劃的來取,一年多來,再也沒聽過有人說她偷別人東西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很多,從前走路喜歡低著頭的她,現(xiàn)在活像一只快樂的小鳥。愛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正如李老師所說的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但這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
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文章,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臺,我的生命在學生。我要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
“做最好的老師!”書的封面上大大的印著這么六個字。這話乍一聽,感覺挺狂的。曾經(jīng)風靡全國的澳柯瑪空調(diào)的廣告語“沒有最好,只能更好”,幾乎家喻戶曉,人盡皆知,為大家所認可,成為一句至理名言。當然也是深入我心。懷著一顆好奇心,我翻開書本。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贊嘆、折服!
“做最好的自己。”李老師多次這樣對學生說。他說:“‘最好’是相對的,因為這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最好’其實就是‘更好’。”這就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自覺的追求更好的境界。這與“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都在不斷追求“更好”。“但是,理直氣壯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則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yè)的標桿,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李老
那一年,我6歲,對周圍的一切開始有記憶,我一直覺得您對我的愛無微不至超過了對兩個哥哥的關懷,那時的我總是陪在你身邊,你用你溫暖的大手緊緊的牽著我去你去的地方。6歲,我總是記得兩個哥哥去上學,爸爸在上班,寒冷的冬天,關上大門,我在開心的跳皮筋,你坐在凳子上織毛衣,幸福的眼神看著我,我在歡快的跳著,屋子里充滿了歡聲笑語。8歲,我想上學,你擔心我會被同學欺負,一大群人一起去上學,你說這樣會放心一些。那時的我還會在你懷里撒嬌,享受著你的溺愛!10歲,你和爸爸總是在忙,忙到家里有時只有我和兩個哥哥在,但其實你們的辛苦我一直還記在腦海。13歲,記憶里一直記得那年我出了疹子,難受的不想吃飯,你總是問我想吃什么你去買,好了的時候,你抱著我說:”終于沒事了,嚇死我了!15歲,我的叛逆讓你覺得我離你越來越遠,但其實我一直都在你身邊,只是那時你的尖銳讓我越走越遠。16歲,中考結束,我在掙扎前方的路途,你卻毅然決然讓我去合肥上學,你說不能因為你不放心就斷送我的前途。你希望我有不一樣的未來。17歲,在學校的日子里我很想念你,漸漸的我學會了一個人面對了所有,沒有依賴,沒有束縛。但這一切我從來不會告訴你。20歲,我離開了學校,你總是希望我在家上班,可是我卻只想靠自己的能力去尋找我的未來。我不想有那么多的束縛,我以為你一直都明白。我……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是教育記者陶繼新的教育演講錄,里邊通過記錄種種幸福的教育之事和幸福的教師,來向我們傳達出他眼中的樸實而深刻的幸福觀。共分三部分,分別是《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打點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其中《打點幸福人生》主要是講人的自身修養(yǎng),《孔子的精神世界》則主要是講陶老師幾十年研究《論語》的成果和心得! o論哪個行業(yè),想要獲得幸福與成功,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的角色給扮演好。作為教師這一角色,首先應該是一個文化人,文化的含義非常豐富,但站在教師這個位置上來說,就是“以文化人”。文化作為人的存在方式,根本的追求是做人“文”化,由人文來化人。人只有在學習和創(chuàng)造文化的活動中,才能成為永遠幸福的人。這就是我們教師幸福的源泉所在。然而,讓教師扮演好文化人這個角色,并不是讓大家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要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保持我們的相對獨立性,堅守教師這個職業(yè)應該堅守的高尚的師德、高雅的情趣、高遠的目光、高潔的品位、高真?zhèn)技藝、高貴的靈魂永不動搖。這樣以來,我們教師在這個社會生活和發(fā)展所需的一切會自然而有尊嚴的獲得。既然文化是我們教師獲得幸福的源泉,那么我們應該通過什么渠道來進步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呢? 根本方法當然是讀書。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傳道即為完善人格,完善人……
彭 娟 薛瑞萍有一本書叫做《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書中內(nèi)容且不必說,光從題目就足見當一年級的班主任如何難當,要受多少的氣。一年級的孩子,天真、可愛卻也好動,孩子們剛入學,對學校、課堂規(guī)矩還很難遵守,這一切都讓一年級的班主任特別不好當。幾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嚴管只會令學生反感,贊賞是最好的教育。 報名時,看著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聽著一聲聲稚嫩的“老師好”,我心里由衷地喜歡他們,真心地稱贊他們每一個:“小姑娘,你的眼睛真漂亮!”“你真懂禮貌!”“你會認這么多字呀,真了不起!”……孩子們很快就跟我熟了起來,報完名還不肯走,站在我的旁邊,看著我做事,還不時地和我聊上一兩句。瞧,適時的贊賞,讓我成了孩子們的朋友,也讓我更進一步地了解了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便于今后的班級管理。 上課了,40分鐘的時間對于一年級的孩子很難堅持,堅持不住的孩子開始說話、玩紙片、畫小人兒……如果這時大發(fā)脾氣,只會讓課更加無法上下去。每到這時,我總會用眼睛去找——找坐得端正、認真聽的孩子,對他豎起大拇指,在全班表揚:“你坐得最端正!”“你上課真認真!”這時,受表揚的孩子坐得更端正了,其他不聽課的孩子們,也馬上就會學著受表揚……
XX年3月2日 星期一 晴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很開心,因為老師們、同學們的如期回歸,寂靜了二十八天的清水校園又變得朝氣蓬勃,生機盎然。 在這個草長鶯飛、陽光明媚的春天的上午,我們?nèi)w清水師生相聚在煥然一新的校園,舉行XX年春季開學典禮。值此機會,請允許我向辛勤做好開學準備的全體教職員工和食堂的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我很高興地看到,全體師生都在以嶄新的面貌,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新學期的工作和學習中來。 新學期,新起點。下面,我提四點新希望,和全校師生共勉: 第一,希望全校師生都能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一名優(yōu)秀人才必須具備四種品質(zhì):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有責任感,對學習和工作有進取精神,對他人有競爭更有團隊合作精神,對自己有否定和超越的態(tài)度。這四種品質(zhì)的核心就是責任感,對我們學生來說,勤奮學習、刻苦鍛煉是你對自己的責任,遵守校紀校規(guī),遵守社會公德是你對學!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為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幸福在哪里?教師職業(yè)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特別是每天面對一群可愛的孩子有時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著教育、體驗著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tài)的幸福觀詮釋著什么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于教師來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特別是我們這群缺少幸福的孩子。那么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首先,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
感謝李鎮(zhèn)西教授撰寫的《做最好的家長》一書,這本書,不僅豐富了家長的心靈,也增添了家長教育孩子的知識,可以說,這本書,是現(xiàn)代家長的需要,讀懂了這本書,仿佛讀懂了孩子的心靈。 李鎮(zhèn)西教授寫的這一書,基本上把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問題寫全了,而且解答的也非常好。為我們家長提供工了很好的材料。 讀李老師的這本《做最好的家長》,你會發(fā)現(xiàn)自信心是怎樣找回來的,李老師讓女兒走出自卑的陰影,就是告訴家長,要樹立孩子的信心;李老師指導女兒為班級效力,實則告訴家長們,這不是“吃虧”,而是一種“收獲”;李老師強調(diào)的,也正是我們必須懂得的“家長也是教育者”的道理;李老師表明的,正是我們家長應當明晰的,作為當代人,如果不上網(wǎng),則與文盲無異的認識;李老師讓女兒明白高中生活是一條坎坷不平的道路,就是讓家長們要一路和自己的孩子摸爬滾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過;李老師告訴女兒,“真實”是作文的生命,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家長,真實作文,就是做人;李老師的做法實際就是呼吁我們家長,為什么不傾聽一下孩子的申辯呢? 許多家長都比較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許多孩子成績就是提不上去,怎么辦呢?俗話說的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其實,好成績跟好習慣是畫等號……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的最后一篇閱讀課文。第五單元的5篇課文是以“科學精神”為主題編排的。在前四篇課文學習的基礎上,同學們對科學精神和四篇課文的寫法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作為這篇獨立閱讀課文我主要就是繼續(xù)引導學生自主理解科學精神的含義,比較理解本篇課文的寫法。這是教學本篇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完本篇課文后,我反思如下:1、在體會作者情感變化時,引導不夠深入,進而導致學生淺嘗輒止。課后反思,在作者“氣憤:算哪門子老師?”時,我完全可以讓學生帶著感情多讀幾遍,或分角色、或個別讀,加強“氣憤”的情感體驗,進而與后文“最好”產(chǎn)生強烈沖突,真正達到欲揚先抑的作用?晌覂H僅讓學生停留于理解便一改而過。2、朗讀方式過于簡單,朗讀能力得不到提高。本課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我意圖是引導學生自讀、自主、自悟,努力想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理解課文內(nèi)容,所以整節(jié)課閱讀方式的選擇我大多采用默讀,這樣課堂顯得有點“安靜”,對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一學習目標不能有效達成,因為無法測量。3、課堂40分鐘未能做到高效,課堂氛圍和節(jié)奏的把握不好,學生們的自主參與度不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我的課堂上未能充分體現(xiàn)。這的確都是我在今后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努力和完善的,希望我以后的課堂能多姿多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88887.html
相關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筆記800字【精選4篇】
于丹教授論語的讀書筆記
《朱自清說詩》讀書筆記
駱駝祥子800字讀書筆記
《宋朝史話》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