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類:一種也沒什么特別的動物
1.智人一直希望自己和其他動物有所不同,仿佛整個科就只有自己的存在,沒有兄弟姐妹,沒有遠近親戚,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父母。
2.從整個歷史來看,過去多種人種共存其實是常態(tài),現(xiàn)在地球上只有“一種人”,這才是異常。
3.人類深深迷戀著我們自己的高智能,于是一心認為智力當然是越高越好。
4.龐大的大腦也是個龐大的負擔。大腦結構脆弱,原本就不利于活動,更別說還得用個巨大的頭骨把它裝著。而且大腦消耗的能量驚人。
5.因為大腦較大,遠古人類付出的代價有兩種:首先是得花更多時間尋找食物,其次是肌肉退化萎縮。
6.手能做的事情越多,可以說人就變得越厲害;于是人的演化也就越來越著重神經(jīng)發(fā)展,也不斷地對手掌和手指的肌肉做修正。
7.直立的步行方式需要讓臀部變窄,于是產(chǎn)道寬度受限,而且別忘了嬰兒的頭還越來越大。于是,分娩死亡成了女性的一大風險。
8.相較之下,人類的嬰兒只能說沒用得很,許多年都得當個啃老族來被撫養(yǎng)、保護和教育。
9.一直要到40萬年前,有幾種人種才開始固定追捕大型獵物,而要到10萬年前智人崛起,人類才一躍而居于食物鏈頂端。
10.人類轉眼就登上頂端,不僅讓生態(tài)系統(tǒng)猝不及防,就連人類自己也不知所措。
11.人類歷史上眾多的災難,不論是生靈涂炭的戰(zhàn)亂還是生態(tài)遭逢的浩劫,其實都是源自這場過于倉促的地位跳躍。
12.寬容可不是智人的特色。即使到了現(xiàn)代,不過是因為膚色、方言、宗教等等微小的差異,就足以讓智人彼此大動干戈、非要把對方趕盡殺絕。
13.不論智人是否是罪魁禍首,但每當他們抵達一個新地點,當?shù)氐脑祟愖迦汉芸炀蜁䴗缃^。
14.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為有獨特的語言。
第二章知善惡樹
1.究竟人類的語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最常見的理論,認為人類語言最為靈活。雖然我們只能發(fā)出有限的聲音,但組合起來卻能產(chǎn)生無限多的句子,各有不同的含義。讀書筆記于是,我們就能吸收、儲存和溝通驚人的信息量,并了解我們周遭的世界。
第二種理論,也同意人類語言是溝通關于世界的信息的方式。然而,最重要的信息不是關于獅子和野牛,而是關于人類自己。我們的語言發(fā)展成了一種八卦的工具。
2.“虛構”這件事的重點不只在于讓人類能夠擁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編織出種種共同的虛構故事,
3.人類的社會本能也和黑猩猩沒有什么不同,只適用于比較親近的小團體。等到這個團體過大,社交秩序就會崩壞,使團體分裂。
4.即使到了今天,人類的團體還是繼續(xù)受到這個神奇的數(shù)字影響。只要在150人以下,不論是社群、公司、社會網(wǎng)絡還是軍事單位,只要靠著大家都認識、彼此互通消息,就能夠運作順暢,而不需要規(guī)定出正式的階層、職稱、規(guī)范。
5.任何大規(guī)模人類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種只存在于集體想象中的虛構故事。
6.除了存在于人類共同的想象之外,這個宇宙中根本沒有神、沒有國家、沒有錢、沒有人權、沒有法律,也沒有正義。
7.從認知革命以來,智人一直就生活在一種雙重的現(xiàn)實之中。
8.自從認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依據(jù)不斷變化的需求迅速調整行為。這等于開啟了一條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這條總是堵車的道路上。走上這條快速道路之后,智人合作的能力一日千里,很快就遠遠甩掉了其他所有人類和動物物種。
9.過去想要改變社會結構、發(fā)明新科技或是移居到新的地點,多半是因為基因突變、環(huán)境壓力,而不常是因為文化的理由。正因如此,人類才得花上幾十萬年走到這一步。
10.認知革命之后生物學和歷史的關系,我們可以簡單整理成三點:a.基本上,生物學為智人的行為和能力設下了基本限制,像是定出了一個活動范圍,而所有的歷史都在這個范圍之內發(fā)生。b.然而,這個范圍非常大,能讓智人有各種驚人的發(fā)揮空間。因為他們有創(chuàng)造虛構故事的能力,就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復雜的游戲,代代相傳也就不斷發(fā)展精進。c.因此,想了解智人的行為,就必須描述人類行為的歷史演化。
第三章亞當和夏娃的一天
1.演化心理學近來發(fā)展蓬勃,認為現(xiàn)在人類的各種社會和心理特征早從農業(yè)時代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形塑。這個領域的學者認為,即使到了現(xiàn)在,我們的大腦和心靈都還是以狩獵和采集的生活方式在思維。
2.泛神論的一個特點,在于所有的靈都位于當場當?shù),不是什么萬能的神,而是某只特定的鹿、某棵特定的樹、某條特定的小溪、某個特定的鬼魂。
3.如果我們連宏觀景象都難以重建,想要重塑特定事件就更是難如登天。
第四章毀天滅地的人類洪水
1.在歷史上,人類首次抵達澳大利亞絕對算是大事一件,重要性不亞于哥倫布抵達美洲或是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
2.狩獵采集者首次登上澳大利亞海灘的那一刻,就正式在這片大陸登上食物鏈頂端,也從此成為地球史上最致命的生物物種。
3.澳大利亞巨型動物滅絕,有三大證據(jù)顯示氣候很難成為借口,而人類難辭其咎。
第一點,雖然澳大利亞氣候確實在45000年前有一場改變,但規(guī)模幅度并不大。我們現(xiàn)在常常把很多事情都推給氣候,但事實是地球的氣候從來不會靜止,而是每分每刻不斷變化,史上不管哪個事件,都多少會碰上一些氣候變遷的情形。特別是地球早就有過許多次的冷卻和暖化循環(huán)。然而,澳大利亞巨大的雙門齒獸早在150多萬年前便已出現(xiàn),活過了至少10次的冰河期,甚至連7萬年前的那次冰河期高峰也安然無恙。但為什么到了45000年前就突然滅種?
第二點,如果是氣候變遷導致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受到的沖擊通常不亞于陸地生物。然而,我們找不到任何證據(jù)顯示在45000年前海洋生物有顯著的滅絕情形。但如果是因為人類的影響,就很容易解釋為何這波滅種潮只席卷了澳大利亞陸地,而放過了附近的海洋。雖然人類的航海技術已經(jīng)大幅提升,但人類畢竟主要還是生活在陸地上。
第三點,類似澳大利亞這種生物大滅絕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千年還不斷上演,而時間點都是在人類又再次移居外面世界的時候。這些情況,都證明智人罪證確鑿。
4.物種的第一波滅絕浪潮是由于采集者的擴張,接著第二波滅絕浪潮則是因為農民的擴張;這些教訓,讓我們得以從一個重要觀點來看今日的第三波滅絕浪潮:由工業(yè)活動所造成的物種滅絕。
5.如果有更多人了解了第一波和第二波物種滅絕浪潮,就不會對現(xiàn)在自身所處的第三波浪潮如此漠不關心。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人類簡史》讀書筆記:一次腦洞大開的閱讀之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299485.html
相關閱讀:《心靈雞湯(小故事大道理)》讀書筆記
《昆蟲記》讀書筆記300字大全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筆記與讀后感心得體會800字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書筆記600字
讀書筆記大全-《伊索寓言》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