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受戒》讀書筆記之除了初戀你還讀懂了什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汪曾祺17歲那年在一個寺廟避難,由此寫出了回憶中的《僧與廟》。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受戒》也是根據(jù)那段時期的回憶而創(chuàng)作的,對比兩篇文章,《僧與廟》是未經(jīng)過加工的,粗糙的,《受戒》則要更加完美,每一個人物形象都豐滿鮮明了很多,而且在以此寺廟為基礎(chǔ)上加入了初戀的故事,顯然《僧與廟》現(xiàn)實的,《受戒》是純真而夢幻的,加入了作者的想象和自身理想。
聰明漂亮的小明子從小就知道自己是要出家的,他們那地方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靠種地,有的地方要出去打工,他們那地方就靠做和尚謀生。
而和尚在這文章里面,卻是世俗的,他們可以喝酒吃肉,可以結(jié)婚,不守什么戒律清規(guī),也沒人會說,有時,“一場大焰口過后,就好像一個戲班子過后一樣,會有一個,兩個大姑娘失蹤,跟著和尚跑了”
可以看出《受戒》里的師父們及小明子都是根據(jù)《僧與廟》中的幾個和尚的形象發(fā)展而來的,而小英子的形象以及愛情線卻是重新為主題塑造的。
小英子家就在寺廟旁,家境殷實,家庭關(guān)系和睦,這正是作者的家庭生活情境的寫照。
小明子13歲出家,17歲受戒,和小英子在一起,而作者也是在17歲時經(jīng)歷著自己的初戀。
作者在文章最后寫到:寫四十三年前的一個夢。
汪曾祺渴望著像小英子一樣,能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作為一個男性必然要承擔(dān)著某些責(zé)任,也包含著現(xiàn)實的無奈。
受戒對于和尚來說是必須要經(jīng)歷的。小明子從小就知道自己要做和尚,包含著一層宿命的味道。
就像有些人,生來就被父母或周圍環(huán)境限制,而必須要走某一條道路,這就是所謂宿命,也即本文中“受戒”的含義。
但是在本文中,和尚并沒有被戒律鎖住,這是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土人情,也是作者的理想,人是有創(chuàng)造力的,而不是一層不變的。
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選擇,要自己所要的生活,而不一定要屈服于宿命。
讀汪曾祺的短篇,每一個故事的人物都非常鮮明仿佛活生生站在你面前,每一篇文章都帶有濃濃的地方特色。
以前寫作文,老師總說要觀察生活中的細(xì)節(jié),而他的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的性格和細(xì)節(jié)都是非常好的把握住了,我嘗試回想了一下我的家鄉(xiāng)和身邊的人,很多人我都沒辦法想起什么故事,也因為我沒有仔細(xì)的觀察和了解過。
再看《僧與廟》與《受戒》的對比,其實故事都來源于生活,《僧與廟》是通過觀察人物得到的,《受戒》就在這個基礎(chǔ)上加入自身體會和想要表達(dá)的主題,加工而來的。
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很多人都說其中有大量虛構(gòu),我不在乎她是否虛構(gòu),若想故事好讀有趣是必然要經(jīng)過加工的,不然那不就是像看了一個枯燥的紀(jì)錄片,而且我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人過著這樣的生活。
再看現(xiàn)在的自媒體文章,有一些作者寫的故事是可以看出自相矛盾的,而也有作者自己說,為方便讀者理解,會轉(zhuǎn)換視角,把別人的故事寫作自己的,其實這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的共鳴。
前一段時間,我問朋友我可以寫一些什么呢?
她說可以寫周圍人的故事,自己的故事,有時候可以來點有趣的。
而我嘗試了一下模仿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來講道理的方法來寫文時,發(fā)現(xiàn)我沒有很多故事,我也沒仔細(xì)觀察過別人的故事,我寫不出來,所以我才選擇寫讀書筆記。
今天看到一個我比較喜歡的作者文章中的一句話:讀書,行路,和自己交流,和他人交流。
如此才有故事,不然生活就是這樣一成不變,這幾點我都無法做好,不過咱們還是要向著這個目標(biāo)前進(jìn)。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300958.html

相關(guān)閱讀:《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之黑格爾的三種歷史寫作
900字教師讀書筆記
讀《巴黎圣母院》有感讀書筆記800字
讀書筆記:《埃及尋寶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