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名琛早期的任職經歷都不在沿海,在甘肅,陜西等地,因此躲過了鴉片戰(zhàn)爭。1846年葉赴廣州任布政使,48年任巡撫。52年總督兼外交事務欽差大臣。在總督之前,和徐廣縉精誠合作,在廣州的政績也相當不錯。
首先是重視辦學,以此乃籠絡鄉(xiāng)紳,當然葉和鄉(xiāng)紳的關系是復雜的,葉利用鄉(xiāng)紳練兵,籌款,是放權,同時也用重視辦學等籠絡鄉(xiāng)紳,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用嚴刑峻法恐嚇鄉(xiāng)紳,使其對葉名琛表示懼怕。
在賑災方面,葉名琛不喜歡簡單賑濟,而是把款項用在修復堤壩上,這樣雖然是長久的辦法,但是也造成了饑民的起義,比如洪兵之亂。
當然最最關鍵的是,我認為葉名琛幾乎就是太平軍興之后地方總督權力暴增的典型例子。一方面這是出于實際的需求,另一方面葉名琛本人實用主義和富有魄力的性格也讓他敢于攬權。比如調動八旗,自理財政,組織練勇,都是其過人之處。因此廣東得以免收太平軍的蹂躪,而更富庶的江浙地區(qū)反而需要廣東的接濟,高下立判。
葉名琛的理財能力也相當出色,但是這有灰色因素,比如默許汕頭的非正式開放狀態(tài),只要他們交稅。但是對于鹽課等等,還是一團亂麻,只能收一點是一點,于是大多數(shù)的負擔還是淪落到士紳和農民頭上,在打退洪兵之后,就再也沒有余力對抗英法聯(lián)軍了。除了收入,在支出上葉名琛也是雷厲風行,禁止一切不必要開銷,屬下因此怨聲載道。
葉名琛因此立下了巨大的戰(zhàn)功。
1850年-1851年在清遠和英德殲滅了大量的義軍。同時在廉州,儋州,高州,韶州都擊退了太平軍的進攻,因此太平軍不得不到南京而不是南下在廣州建立政權。葉名琛是關鍵性的因素,這也改變了整個的戰(zhàn)局。
太平軍之后就是洪兵起義,一度圍攻廣州。葉名琛果斷建立統(tǒng)帥全局的戰(zhàn)時機構軍需總局,利用有限的部隊打退占據絕對優(yōu)勢的敵方圍攻,同時還展開情報戰(zhàn),反包圍等等,最終擊潰了敵軍。隨后大部隊在整個廣州圍剿殘敵。
但是不巧英國人又開始鬧事。葉名琛自己的情報認為這時候的英國人因為克里米亞戰(zhàn)爭和印度兵變無暇他顧。因此放松警惕,全力剿匪。但是包令和葉名琛本身就有一些齟齬。首先葉名琛不滿耆英的投降主義,和徐廣縉一樣主張抵抗,并且成功的反入城,本身對于洋人是完全不信任的。包令亦然,反入城導致雙方根本沒有互信。加上黃竹岐事件,以及廣州被圍時葉名琛聯(lián)合剿匪的建議被包令拒絕,于是雙方關系就很冷淡。當然廣州城得以抵抗圍困,也有洋人船只運送大米的緣故。
巴夏禮利用亞羅號事件搞事,葉名琛也想大事化小,但是完全沒辦法擋住英國人的步步緊密,而廣州城經歷洪兵圍困之后已經是虛弱不以,士紳也擔負不起戰(zhàn)爭的費用。精兵也不在城內。所以指責葉名琛不和,不戰(zhàn),不走,不降。是不公平的。他是真的打不過。最后被俘到加爾各答病死,依然很有氣節(jié)。
所以葉名琛本人確實在清政府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用相當?shù)钠橇ν炀任>郑聦嵣瞎诓幌略鴩,但是無奈面對英法聯(lián)軍,他的手腕又太傳統(tǒng),應付的了農民起義,應付不了列強攻擊。于是兵敗背負,當了皇帝的替罪羊?蓱z可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311659.html
相關閱讀:和孩子讀書心得體會
《心靈的寧靜》讀后感_挑戰(zhàn)不同的生活方式
《生命生命》讀書筆記200字
小學生《雷雨》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飛出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