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讀書的速度是可快可慢的,書的內容也可以自由挑選,這比其他吸收知識的形式多了許多思考的空間,主動性更強。讀的時候還可以提問、講解,還可以有目的地查閱,這樣使得一段文字的擴展性非常大,也許它只是一個引子,由它引發(fā)的探討和追問最后可能把人帶到完全不能想象的地方。
3.逛圖書館并不一定有很強的目的性,但哪怕隨便翻翻,也可以培養(yǎng)對書的敏感,就像逛商店可以感受時尚一樣。
4.讀書不在多,關鍵在思考。一般來說,“博覽群書”是個好詞,令人肅然起敬。但仔細一想,任何書籍都是別人思維勞動的結果,讀別人的書,倘若整天在讀,讀得太多,難免弱化了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很可能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因而,許多思想家、天才、照亮這一世界和推動人類進步的人,往往更注重直接閱讀現(xiàn)實人生這一部大書。
5.閱讀就像吃飯睡覺上廁所一樣,誰也代替不了,只有親自讀。真正好的好書不是“公認”的好書,而是自己喜歡的書。好書不是讀一遍就扔了,溫故而知新,永遠都有收獲。??記于廣州番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1316714.html
相關閱讀:《簡單語文不簡單》教師讀書筆記
《灰貓媽媽》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杰西怎樣虧掉5萬美元的?
讀書筆記之《傲慢與偏見》
《哈利波特》系列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