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弟子規(guī)讀書筆記400字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讀書筆記400字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接受近二十年的國家教育

成績名列前茅

重點大學碩士學位

在全國最好的科研單位實習

······

對于一個整天研究外文文獻,接受西方科技教育,崇拜美國自由的人而言,國學意味著八股文、之乎者也這些令人費解的文章,各種不人道的條條框框、心理折磨,是古代統(tǒng)治者用來馴服民眾的工具。是的,在未了解之前,它已經(jīng)被我貼上了“腐朽”、“霸道”、“落后”的標簽,真是應(yīng)了那句“主觀臆斷、妄下定論”,現(xiàn)在想來有些無知。

2014年6月,從南京風塵仆仆的返回石家莊,想在石家莊這片土地上生根發(fā)芽,打造屬于自己的世界。也是那個時候,在正奧醫(yī)藥接觸到了弟子規(guī),每天晨讀,語速超快,第一次都跟不下來,由此可想,正奧員工對弟子規(guī)的熟悉程度。通過了解,正奧的董事長秦總對國學甚是癡迷,不惜拿出重金鼓勵員工背誦弟子規(guī),只是因為自己受益匪淺,通過背誦將大家領(lǐng)入門,每日踐行,有機會接受中國國學帶來的好處。

出身傳統(tǒng)家庭的我,從小至今,出門前總會告訴家里人,“我上學去了”或者“我去***家玩去了”,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媽,我回來了”,這似乎是一個規(guī)矩一樣,也許這就是家庭教育,F(xiàn)在我在《弟子規(guī)》中,看到“出必告,反必面”這句話,才知道原來這條規(guī)矩出自此處,原來我一直在踐行《弟子規(guī)》,只是由于無知而未知。

正確的抉擇,是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學習的效率,要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貴在堅持,貴在力行?墒侵匾倪是要先立志。在教育中和孩子一起做,切勿只有要求,沒有行動;要求孩子,寬容自己。

以《弟子規(guī)》為準則,從小扎好教育的根基,否則,學再多的知識,只會長養(yǎng)孩子的浮華和傲慢。正所謂,心高氣傲,博學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我們要珍惜圣哲的教誨。時刻警惕自己的言行,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以道德教育為綱領(lǐng)。道,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法則;道,五倫關(guān)系即為道,正是天道和人道。萬物如是,人亦如是,這就是老師常講的“天人合一”吧!

遵循天道,和諧人道。五倫關(guān)系中夫婦關(guān)系最重要,正所謂夫婦正,則五倫正。夫妻和諧了孩子才會有好的成長環(huán)境,從而潛移默化的建立了父子有親的關(guān)系,自古忠臣出于孝子之門,君臣之義等四種關(guān)系也隨之做到了。

婚姻不是愛情的墳?zāi),正是愛情的開始,如何經(jīng)營呢?人與人相處,一定要相互尊敬,保持距離,做到相敬如賓,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建立家庭道德,培養(yǎng)出能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好兒孫。因此,家庭里第一件大事【至要莫如教子】,夫婦是道,有別是德,別就是責任不同。

每個家庭、每對夫婦承擔好自己的責任,自己帶養(yǎng)自己的孩子,才能完全體會父母的辛勞和不易,學會“孝”字的第一堂課。

在現(xiàn)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在自己的父母身邊,為了自己的事業(yè),為了養(yǎng)家糊口,背井離鄉(xiāng),遠離自己的父母,父母的這種親情正在慢慢淡化!父母對我們的愛,永遠都在。聽到你在外面過得很好的時侯,他們很高興,逢人都說,。要是遇到什么麻煩時,父母都會擔心的不得了,睡不著覺!為了讓我們?nèi)⑸舷狈輧,操心至極!所以,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

但是,現(xiàn)在我們很多人,卻忽略了父母的愛,認為父母總是杞人憂天,嘮嘮叨叨,總會跟父母產(chǎn)生不一致的看法,甚至認為父母不愛我們了,這個時侯,我們還會如何去孝敬父母呢?弟子規(guī)告訴了我們答案。不管怎么樣,我們聽從父母的意愿是對他們最大的尊敬,我們應(yīng)該更加寬容,體諒得照顧父母。對他們要有耐心,父母健康的時侯,我們會很自然的孝順父母,父母真正生病了,需要我們照顧的時侯,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做到耐心,孝心呢?

父母也有犯錯的時侯,我們做子女的要幫助他們改正,對他們的不良嗜好,我們有責任去幫助他們,這也是一種孝心。但是一定得講究方法。

父母漸漸老去,我們也有自己的壓力,不管怎么,珍惜現(xiàn)在,珍惜與他們的每一刻。

弟子規(guī)剛開始第一感覺是孩子的啟蒙讀物,沒有關(guān)注過,可能還和三字經(jīng)會混淆?墒乔耙欢螘r間回公司開會公司送了一本弟子規(guī)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光盤,在公司的會議室公司組織我們一起看傳統(tǒng)文化光盤,真的很受啟發(fā),很受觸動。

記得看的第一個短片是胡小林老師的,講的他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和自己的生活歷程,曾經(jīng)輝煌和痛苦的他就因為一本小小的弟子規(guī),短短的幾句話,就叫一個深度憂郁狂躁的企業(yè)家改邪歸正,以善制企,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師兄,他為自己員工子女捐資助學,籌集善款救助自己的病痛員工,大愛無疆。企業(yè)也因為他的改變而變得更加有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也因此步入真正的正能量,正輝煌。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人間大孝王西海為了父親放棄了出國的機會,放棄了娶妻生子20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病重的父親。此心感動天地。試問我們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如果換一下位置可想而知你自己可以做到幾分?看了這些,想想平時的自己,可曾給自己的雙親做過幾次家常飯,洗過幾件衣服被單,可曾每次在父母這吃過媽媽給自己做的美味佳肴后有幾位在飯后做過家務(wù),或是留下來陪父母聊聊家常,這是耳邊響起一首歌;丶铱纯。

蔡老師講到了,作為老師和父母我們要學一句做一句,與孩子們一起學習。把好學的精神演給孩子們看。我們班的禮貌這段時間做的不好,作為帶班老師我要懺悔,沒有做好身教。“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以后我要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老師對生命的認知和高度,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

師哉,師哉,童子之命也。作為老師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絲毫不敢懈怠。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發(fā)點。如果每個孩子,每個人都知道“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不會有中小學生跳樓事件發(fā)生。

“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一個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獨立不倚,不為外界利欲所搖奪,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標準,這就是立身。做事的時候,他的進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軌,不妄行,有始有終,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為眾人所敬仰。他的的父母也將因兒女德望光榮顯耀起來,這便是孝道的完成。

如果每個孩子能站在生命的高度去立志,那么他們的一生必將是幸福的一生,那我們的國家也必將繁榮富強。

今年12月份以來,我公司開展了《弟子規(guī)》學習交流活動,各位員工都受益良多,今天小編整理一下公司員工小冉的《弟子規(guī)》讀后感與大家一起談?wù)摗?/p>

正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弟子規(guī)》作為國學經(jīng)典,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yīng)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弟子”就是學生,活到老,學到老,做圣人的學生。“規(guī)”是規(guī)范、道理;做人應(yīng)知的規(guī)范,應(yīng)知的道理。通過對《弟子規(guī)》的學習,使我在做人、做事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百善孝為先,弟子規(guī)首先闡述了如何盡孝。在“入則孝”這一節(jié)中,我最有感觸的一句話是“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依稀記得曾經(jīng)的我因為心里的小小叛逆,卻美其名曰追求自己的理想而選擇遠離父母,同時也摒棄了他們給我規(guī)劃的人生道路。

我常常覺得和他們有隔閡、有代溝。對于他們的話,總是默默地聽著心里卻不以為然。然而,當我步入了社會,孤身在外,尤其是遇到困難、挫折時,才開始為當初想要掙脫父母的懷抱,過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想法而后悔。曾經(jīng)在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時,也后悔當初沒有聽從父母的建議,選擇一條能夠預(yù)見未來的路,總好過現(xiàn)在的不知所措。當我慢慢的發(fā)現(xiàn),僅僅是陪伴父母這件小事想要做到卻并不容易時,我開始害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許會成為我多年后的遺憾和無奈。

很多人都注重以大行而實孝,卻不曾注重細小,而“入則孝”恰恰告訴我們行孝必須從細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并非一時之念想。所以以后我們要心懷對父母的感恩,將孝心落實到一樁樁一件件的小事上,這樣就不會再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為難和悔不當初的感嘆。

家庭安定,國與興邦。一個家庭的組成一定要建立在倫理道德的基礎(chǔ)上的,而人倫關(guān)系中首正夫婦。夫妻之間不和諧,會致使婚姻的破裂,而離婚率的攀升,直接影響著下一代的教育,從而帶動犯罪率。當犯罪率高時,再有錢、有地位,也不會有安全感,社會治安不好,源自于家庭,婚姻不好源自于沒有學孝道。

《孝經(jīng)》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孝沒做到,恩義、道義的人生態(tài)度就沒法形成,就會長利害!缎⒔(jīng)》又曰: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就是說不愛自己的父母,而愛護他人,是違背德行的事。因此,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社會是個大染缸。不學好的,一定會學壞的。那么,我們身為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什么好的給我們的孩子呢?

讓孩子從小接受圣賢的教誨!吨杏埂防锩嬷v,物之終也。至誠可以感通,真誠的言語和行為,不會因為時空而改變他的影響。正如孔老夫子、范仲淹的精神,永遠垂范后代。因此,孩子從小知道用真誠、用愛心經(jīng)營他的人生,從小有人生格局、有智慧,就會減少摸索,相信他會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

無論是一個教育者,還是身為父母,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則,也就是當孩子的好榜樣。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示范。

《大學》里有句教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就是修養(yǎng)自己的德行和行為。而學問則貴在力行,學一句,做一句,讓孩子從小深刻感受父母的言傳身教,從小在圣賢文化的熏陶中成長,從小就懂得了培福、積福,為社會造福。有一顆為人著想的心,那他的福分將會伴隨一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626356.html

相關(guān)閱讀:《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
《神秘的女老師》讀書筆記400字
擁有外婆的安迪_《蘋果樹上的外婆》讀書筆記400字
《埃及尋寶記》讀書筆記400字
《春》讀書筆記_朱自清散文讀書筆記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