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的文化體系源自幾千年來在雪域高原的生產、生活實踐和風雪霜雨的磨礪。厚實邃遠,富有民族性、地域性、獨特性,與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個性鮮明、韻味迥異,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瑰麗明珠,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重視、青睞。但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交通信息的閉塞等緣由,藏文化一直深藏閨中,很少有人作過全面、科學的介紹。即使有,也是只言片語的碎片,或是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作為本民族本土學者,有對藏文化全面準確、科學地打包、整理、推介的神圣使命。
藏民族的生死觀與喪葬習俗,一直受到外界的注意!恫刈迳烙^與喪葬習俗》一書開篇就談到人是由“猴”變來的,還原了人類的真面孔,為認識生老病死打下了正確的唯物史觀。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畜牧業(yè)為主體經濟的實踐,都使他們明白了作為物質的人類,死亡是必然的歸宿,自然法則不可抗拒,唯有坦然對待死亡,淡泊人生才是正確的道路。后期佛教理念的參與,尤其“靈魂不滅”“靈魂轉移”“三世論”與“因果報應論”催生了天葬、火葬,以及塔葬、水葬、土葬、懸葬、石棺葬等多種葬俗,是世界喪葬的博覽園,也折射出生命對喪葬的先進理念。
書中較為翔實地記錄了死亡前前后后的活動,儀軌,緬懷,超度;不同喪俗的象征意義;野葬、土葬到天葬的觀念衍變過程。書稿的結尾,特別剖析了藏族喪葬的意識:重視靈魂的修養(yǎng),精神的價值,客觀對待死亡后的肉體,給后人寬廣的生存空間。獨樹一幟的生命學說,全新的一種視角,會讓人耳目一新。
關于藏人家庭的組成及結構,對外人也是謎團;橐鍪侨松牧咙c,是里程碑;家庭是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但雪域高原、世界屋脊、生命禁區(qū)的家庭又是什么樣子?其婚俗又是什么風情?是單調乏味,只為活著而活著,還是豐富多樣,風情萬般,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贊歌?《藏族婚姻與家庭觀》中都作了一一解答。
藏族的家庭觀離不開地理環(huán)境的孕育、滋養(yǎng)。青藏高原的地理氣候,決定了藏民族的家庭婚姻觀是開放的,是血緣外的結合,是自由的、重感情的。地廣人稀的高寒自然環(huán)境,使藏人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婚姻的空間較廣闊;游牧經濟的特點,使婦女在社會生活中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對婚姻有追求權、參與權,甚至決定權;高原本身造就的藏人心底坦蕩,性格豪放、淳樸等諸多因素,造成了藏民族以自由婚姻為主流的家庭框架。書中較為詳盡地介紹了藏人家庭觀的形成歷程;其地理環(huán)境、歷史積淀、財產分配和繼承之習慣法等烙印,還有家庭生活中的分工。家庭觀中的倫理;生育及成年禮儀;勤勞持家的基本理念。專著濃墨重涂地介紹了藏人愛情生活中那令人心馳神往、猶如仙境的浪漫曲,還有繽紛多姿的各地婚俗,引導你走進人類婚姻的盛大殿堂。
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通過價值觀表達該民族是非善惡的標準,行為規(guī)則的軌跡,彰顯其精神世界。藏民族自然也不例外,特別是在文藝作品中更是把藏人的價值觀展示的淋漓盡致。藏族文學浩繁廣大、歷史久長,有長篇小說、寓言、格言詩、道歌、書面情歌、藏戲劇目和史詩《格薩爾》等。特別是口頭文學發(fā)達,歌舞普及。他們把藏人善良、寬厚、崇尚仁慈、疾惡如仇、人道公正等價值觀多側面予以表達!恫刈逦乃囍刑N含的價值觀》集中凝聚了藏人不同歷史階段的價值觀,既有宏觀的描摹,又有微觀的具體勾勒;既領略到雪域婚姻家庭的真相,又明了其蘊含的價值意義。
打包、升級,讓藏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就是我寫這三部書的初衷。
(《藏族婚姻與家庭觀》《藏族生死觀與喪葬習俗》《藏族文藝中蘊含的價值觀》,尕藏才旦著,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751862.html
相關閱讀: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
讀書筆記大全-《失去的一天》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破冰》讀書筆記
《教師專業(yè)化的理論和實踐》教師讀書筆記
《尋歸荒野》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