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1500字諷刺小說《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格列佛游記》就是這樣一部著作,作者以一個離奇、夸張的游記故事來諷刺當(dāng)時社會的風(fēng)氣,讓讀者在感受到趣味的同時收獲對生活的思考。


  一起閱讀格列佛游記讀后感,更透徹的解讀這本書吧!


  篇一、《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曾經(jīng)來往繁密,友好的兩個國家,不來夫斯古帝國和利里浦特國,受貪婪野心的驅(qū)動,導(dǎo)致兵戈相向,發(fā)動戰(zhàn)爭,主人公幫助利里浦特人打敗了不來夫斯古帝國的入侵,受到厚賞。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義而直接拒絕他國國君的無理要求,卻讓國君無法接受,從此在國君心中種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員暗中中傷主人公,他在國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變?yōu)槟Ч,以至與個別朝廷官員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這就如同書中所說“偉大的功績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時你拒絕滿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從前立過大功也絕不能得到寬恕”。


  讀到此刻,我顫抖了,不由得感到一絲心寒……所謂忠言逆耳,忠臣自然不得國君心喜;小人對君子的猜忌之心,君子自然被詆毀形象。想到這,我不由得感嘆歷史上的忠臣最終能得到君王善待的又有幾個呢?但至少主人公近乎是其中的一個。


  這篇游記寫出來的,在我腦海呈現(xiàn)出的,是一個渾濁,無情的生活,是過去的生活的縮影!從作者描寫隱含的嘲諷和蔑視中,處處體現(xiàn)出抗?fàn)幘。而游記反映出來的?dāng)時英國的社會風(fēng)貌,也讓我明白到在時代進步的背后往往充斥著不幸與荊棘,但無論如何,它畢竟是生活,這篇小說可謂悲喜交織。


  國家,不來夫斯古帝國和利里浦特國,受貪婪野心的驅(qū)動,導(dǎo)致兵戈相向,發(fā)動戰(zhàn)爭,主人公幫助利里浦特人打敗了不來夫斯古帝國的入侵,受到厚賞。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義而直接拒絕他國國君的無理要求,卻讓國君無法接受,從此在國君心中種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員暗中中傷主人公,他在國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變?yōu)槟Ч,以至與個別朝廷官員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這就如同書中所說“偉大的功績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時你拒絕滿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從前立過大功也絕不能得到寬恕”。


  讀到此刻,我顫抖了,不由得感到一絲心寒……所謂忠言逆耳,忠臣自然不得國君心喜;小人對君子的猜忌之心,君子自然被詆毀形象。想到這,我不由得感嘆歷史上的忠臣最終能得到君王善待的又有幾個呢?但至少主人公近乎是其中的一個。


  這篇游記寫出來的,在我腦海呈現(xiàn)出的,是一個渾濁,無情的生活,是過去的生活的縮影!從作者描寫隱含的嘲諷和蔑視中,處處體現(xiàn)出抗?fàn)幘。而游記反映出來的?dāng)時英國的社會風(fēng)貌,也讓我明白到在時代進步的背后往往充斥著不幸與荊棘,但無論如何,它畢竟是生活,這篇小說可謂悲喜交織。


  曾經(jīng)來往繁密,友好的兩個國家,不來夫斯古帝國和利里浦特國,受貪婪野心的驅(qū)動,導(dǎo)致兵戈相向,發(fā)動戰(zhàn)爭,主人公幫助利里浦特人打敗了不來夫斯古帝國的入侵,受到厚賞。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義而直接拒絕他國國君的無理要求,卻讓國君無法接受,從此在國君心中種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員暗中中傷主人公,他在國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變?yōu)槟Ч,以至與個別朝廷官員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這就如同書中所說“偉大的功績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時你拒絕滿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從前立過大功也絕不能得到寬恕”。


  讀到此刻,我顫抖了,不由得感到一絲心寒……所謂忠言逆耳,忠臣自然不得國君心喜;小人對君子的猜忌之心,君子自然被詆毀形象。想到這,我不由得感嘆歷史上的忠臣最終能得到君王善待的又有幾個呢?但至少主人公近乎是其中的一個。


  這篇游記寫出來的,在我腦海呈現(xiàn)出的,是一個渾濁,無情的生活,是過去的生活的縮影!從作者描寫隱含的嘲諷和蔑視中,處處體現(xiàn)出抗?fàn)幘。而游記反映出來的?dāng)時英國的社會風(fēng)貌,也讓我明白到在時代進步的背后往往充斥著不幸與荊棘,但無論如何,它畢竟是生活,這篇小說可謂悲喜交織。


  篇二、《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夸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經(jīng)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小人國里的一切都非常小,他們對于格列佛就像玩具一樣。大人國恰好相反,格列佛就好像他們的“寵物”一樣為他們表演,逗他們開心,還要提心吊膽,以防被弄死。


  小人國和大人國不僅大小相反,心胸也不同,小人國連年征戰(zhàn),爾虞我詐;大人國民風(fēng)淳樸,對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xiàn)狀有著很多疑問。大人國國王,討厭戰(zhàn)爭,對制造火藥殺人深惡痛絕,在他看來,人類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毒害的爬蟲,人類社會的一切都是不正常的。這里,表達了斯威夫特的反思,對人類社會各種不公平制度的詰責(zé)。


  格列佛在大人國,像寵物一樣被飼養(yǎng),像猴子一樣表演,供人取樂,這是他的生存價值。這比喻倒不錯,我們?nèi)祟惒灰舱沁@樣對待其他物種,甚至這樣對待同類中的弱者嗎?弱者的命運,有時只能是供人取樂,任人玩弄。這是這個世界的法則,格列佛說,大人國最美麗的處女們,也引不起他的興趣,因為她們身上的斑點被放大了,自己的眼睛像顯微鏡一樣;而且她們身上的氣味太熏人,因為自己小小的鼻子對氣味已經(jīng)足夠敏感,誰讓她們是巨人呢,氣味也自然而然加倍了。她們并不把格列佛當(dāng)成人,所以當(dāng)著格列佛的面脫得精光,小便,還把格列佛剝個精光,讓他騎在自己的奶頭上玩兒。


  斯威夫特揭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性與愛,并不是絕對存在的,而是受人類社會環(huán)境的巨大影響。表面上自然而然的東西,其實是在一切必要條件已然具備的情況下才自然而然地發(fā)展著。蘋果落地并不是必然的,不信你去一下太空,男女性欲也不是必然的,不信你去一下大人國。


  人類只是欲望的玩偶,從某種角度看,飛島上的人們只重視音樂與數(shù)學(xué),一點沒有想到要全方面發(fā)展,才能讓國家強大起來。而且那些致力研究一些奇怪實驗的人,譬如用蜘蛛網(wǎng)作防線,用嗅覺、觸覺辨別顏色,還有把糞便還原為原來的食物等等。這些實驗都是很愚蠢,有的實驗甚至根本沒有意義,但他們卻依然熱衷于做這些實驗,而不去造更好的房子或是種植出更優(yōu)良的糧食,讓土地都變的荒廢后還不以為然,真的令人不解。


  作者辛辣地諷刺了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科學(xué)研究者,并諷刺了人類的瘋狂和邪惡的本性,人性隨著歷史的前進一步步地墮落,走向深淵。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xiàn)實的世界,有著太多我們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發(fā)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身父母。


  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dāng)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tǒng)一的。當(dāng)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dāng)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內(nèi)心感到痛苦、矛盾,無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在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我不知道十八世紀(jì)美國的輝格、托利兩黨纏綿悱惻、曖昧的關(guān)系,當(dāng)然也就無從體會斯威夫特筆下的爭論吃雞蛋應(yīng)先敲哪頭、鞋跟之高低等“原則”問題的“高跟黨”與“低跟黨”的妙處。我錯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而后來的斯威夫特也漸漸變得可以理解了,給我的感覺是他很正義。


  他諷刺地道出了當(dāng)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欲、陰險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xiàn)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化作臟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他大談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錢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看完《格列佛游記》之后,我們不能不審視自己,我們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


  《格列佛游記》這本書每一章從中透露著不同的思想,令人深思,令人了解許多當(dāng)時社會存在的問題。這本書無論從內(nèi)容還是寫法上,我都喜歡。而做的這個夢只是借題發(fā)揮。


  夕陽欲墜,一群圣潔的白鴿迎著粉色的霞暈在云層重時真時幻。我對著蒼穹,回憶著《格列佛游記》,更是回憶古樓蘭!


  篇三、《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一成不變的人生誰會喜歡?生活是實在的,但沒有幻想的生活是單調(diào)的。生活充滿憧憬與夢想,所以世界上有了各種各樣的小說:科幻的、武俠的、神話、童話……《格列佛游記》便是一個例子,讓我們看看其中的奧秘吧!


  斯威夫特這位作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就是《格列佛游記》的作者。他的人生坎坷而輝煌。他出生于柏林,父親早逝,由舒服撫養(yǎng)。曾獲得牛津碩士學(xué)位、三一學(xué)院神學(xué)博士學(xué)位……是優(yōu)秀的諷刺作家和政治家。被安妮女王任命為都柏林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的主持牧師。他晚年久病,在7年,他走了,他把大部分私人財產(chǎn)留給了慈善院。多么富有才華的人啊,他善良而充滿正義感。他為世間在72年留下佳作《格列佛游記》。


  格列佛在小人國利立浦特十二分之一的縮小國度生活,在那里,他的食量驚人,五百工匠、九百負(fù)擔(dān)起重搬運工作的大漢、匹御馬才把他才把他帶進都城。他們?nèi)喂俚姆绞礁尚,他們有重要官職空缺,就讓候補人在在身子上跳舞,跳的高而不跌下來的接任官職。那可是稍有不慎便會命喪黃泉的危險游戲。而現(xiàn)在的社會也是如此,重要官職的接任方式都荒謬:英國的世襲制,讓英國跌宕起伏;官職可以送禮贈錢買來,甚至靠親戚都不必面試;有些富二代仗著有權(quán)有錢四處為非作歹卻無人管教……那些官員怎能擔(dān)當(dāng)大任,只會使朝廷腐敗。


  小人國內(nèi)分為兩個黨派,一個“低跟黨”,一個“高跟黨”。其實兩個黨派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和分歧,只是一個跟高,一個跟低而已。高跟比較符合傳統(tǒng),而低跟的則受國王恩寵。同樣諷刺了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分為各個黨派的人們。浪費時間不斷斗爭,證明自己那荒唐的結(jié)論而整天勾心斗角,不提出時間精力為國家做些有意義的事。應(yīng)為打破雞蛋殼的斷點不同而打仗,傷害的是百姓們,它諷刺了因為極小事情的開端有了分歧最后還為此大動干戈的人,他們并不懂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離開利立浦特,格列佛船長有開始了在大人國的新旅游。格列佛見過國王后,與他介紹了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xiàn)狀,把自己國家好的一面獻給國王。看國王卻只因為他個子的矮小而對他所說的充滿質(zhì)疑。表現(xiàn)了作者對看人很低的自傲人民的極度不滿。他們看不起人,自私自傲。只因為一些什么都不能說明的“優(yōu)勢”。王后看見格列佛后,變傲慢起來,因為她是全國最矮小的人了,看見了格列佛自然體會到了自己的高大。


  這種情況發(fā)生得更是普遍了,窮人看到乞丐的嘲笑,殘疾人看到癱瘓者的安慰,差生看到倒數(shù)第一的自得,袋鼠看見老鼠的驕傲……作者還寫出了人們只從比自己跟糟糕的人身上獲取安慰,他們直往下看嗎,卻不往高處看,學(xué)習(xí)他們的優(yōu)點。在與國王的談話中,作者直截了當(dāng)?shù)谋砻髁擞蔚挠馗,黑暗歷史中的大屠殺、叛亂、陰謀……寫出了英國社會的種種血腥罪行,表現(xiàn)出了英國的貪婪、虛偽、殘暴、陰險。


  在飛島國的經(jīng)歷又別有洞天,他們歪著脖子,翻著眼睛,因此他們的房屋也七扭八歪,不堪入目。那一個國家簡直是亂七八糟的,婦女不安分守己,看不起自己的丈夫,與陌生人相好,國王對法律、歷史、宗教等沒有一點興趣,王城的飛島嶼在國家上空浮游。這夸張的手法描寫了英國的雜亂無章,亦表現(xiàn)出了作者對英國殖民政策的不滿。他們也經(jīng)常杞人憂天,為了不太可能發(fā)生,發(fā)生了有無法阻止的事坐立不安。


  當(dāng)格列佛來到了最后一站馬國時,他向他們解釋了什么是人,可馬們卻不以為然,非說人就是那兒的野胡。表現(xiàn)了英國有些官員等固執(zhí)地把自己的思想觀念強加給人們,粉碎了每個人自己的獨特和理想。直至馬群要殺死所有野胡才放走格列佛。他結(jié)束了他的旅途,回到了妻兒身邊。


  斯威夫特為我們展現(xiàn)了我們社會隱藏的種種問題,他一定十分氣憤,在閱讀時,似乎親眼目睹。那只是紙上談?wù)劧,真正的讓它湊效只有我們(nèi)バ袆、實踐。


  篇四、《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格列佛游記》似乎在大眾印象之中是一部兒童作品。小人國,大人國之類的讓人聽起來就帶有著小孩子的童真色彩。當(dāng)然,《格列佛游記》當(dāng)中很多元素應(yīng)該都是受小孩子喜歡的,神奇的想象,天馬行空的遭遇,夸張到變形的技法,讓人忍俊不禁的片段,這似乎都能成功構(gòu)成一部兒童作品的應(yīng)有的基本元素。


  然而,真的,這本書就僅僅是這樣嗎?僅僅憑著這么一本兒童文學(xué)就能夠登上世界名著之一的寶座嗎?


  或許,真的不僅僅是如此。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很杰出的諷刺作品。老實說,個人覺得,如果對于英國十八世紀(jì)初的那段歷史不是非常了解的話,那么這本書便可以說僅僅是一部兒童作品。然而,當(dāng)你結(jié)合著書下譯者的注釋(譯林出版社2年月第一版),結(jié)合著歷史的發(fā)展,便不由得心驚起來,天,這是怎么才能夠想出這么寫實的想象呢?當(dāng)你仔細閱讀過后,合上書本,十八世紀(jì)初的英國那種腐敗無能,貪婪自大又荒唐的統(tǒng)治階級面貌便在你眼前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了出來。


  小人國與大人國似乎是兩個極端。小人國可以說就是英國的縮影,那么照這么說,整個利立浦特宮廷便也就是當(dāng)時英國宮廷的寫照。作者的描寫手法是極其真實的寫實,里面貫穿到底的諷刺辛辣而又隱晦。我個人是很喜歡英國的,英國的文學(xué)作品也看過幾部,而其中我最喜愛的,便是那種冷靜理智的幽默。這本書雖說是在批判英國的統(tǒng)治,但其中還是帶有著英國人的寫作風(fēng)格,不動聲色的,無處不在的,冷靜,理性的挖苦給人帶來幾分莫名的幽默。


  作者還是很冷靜的,在他的筆下,格列佛仿佛成為了自己的寫照,像個旁觀者一樣地敘述著小人國的政治面貌,正如同作者用辛辣的語言漠不關(guān)心地批判著英國宮廷一般。大人國無疑是個治理良好的國家,君主賢明,百姓和樂,然而,作者在這里卻化身成為一名為了維護自己的國家而顯得有些憤憤不平的愛國主義者——不得不說,這描寫和事實也構(gòu)成了一種極大的冷幽默——他向大人國國王推薦了強力火藥,大人國國王拒絕了他。


  他此刻已經(jīng)不是那個諷刺英國腐敗荒謬的人了,他站在了英國的一面,卻借大人國國王之口來諷刺著英國。他如同英國的統(tǒng)治階級一般小心翼翼的掩飾自己國家的荒唐,大肆贊揚夸耀其光榮事跡,國王卻大為震驚,毫不留情地苛刻指出這國家的框架之腐爛:


  我的小朋友格里爾特里格,你對你的祖國發(fā)表了一篇最為堂皇的頌詞。你已十分清楚地證明:無知、懶散和腐化有時也許正是做一個立法者所必備的唯一條件;那些有興趣、有能力曲解、混淆和逃避法律的人,才能最好地解釋、說明和應(yīng)用法律。我想你們有幾條規(guī)章制度原本還說得過去,可是那一半已被廢除了,剩下的全被腐敗所玷污。


  從你說的一切看來,在你們那兒,獲取任何職位似乎都不需要有一點道德,更不用說人要有什么美德才能封爵了。教士地位升遷不是應(yīng)為其虔誠或博學(xué);軍人晉級也不是因為其品行或勇武;法官高升也不是應(yīng)為其廉潔公正;議會議員也不是因為其愛國,國家參政大臣也不是因為其智慧而分別得到升遷。


  你的同胞中,大部分人是大自然從古到今容忍在地面上爬行的小小害蟲中最有毒害的一類。


  格列佛原諒了這位國王的評論之刻薄。因為他想,他要原諒這份“無知”。從他的身上,仿佛便能夠看出當(dāng)時統(tǒng)治者的自大與愚蠢。這可謂是反諷的典范了。


  然而,斯威夫特卻在這條諷刺之路上走得太遠了。他到最后批判的似乎已經(jīng)不僅僅是英國,而是整個人類。在他的眼中,人成為了他丑化的對象。我不贊成這種看法,人類的美德是深藏于心的,而且我相信是不會泯滅的。假若人類都如同作者所描寫的那般丑惡,那么世界便早已毀滅了。格列佛在被放逐后回到家中,卻已完全忍受不了與自己身為同類的丑惡。雖說這諷刺是最為深刻與直接的,但恕我不能接受這種類似于厭世思想的徹底批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812841.html

相關(guān)閱讀: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700字
《追蹤小綠人》讀書筆記
教師讀書筆記《我的教育理想》
讀后感 - 讀后感大全_名著讀后感怎么寫_格式_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讀書筆記大全-《外號像顆怪味豆》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