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寫成于19世紀中葉,那時正是資本主義的飛速發(fā)展時期,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作者竟能冒天下之大不韙,這樣特立獨行,懷著一顆質樸純真之心踏上了這樣一段非同尋常的旅程,這種勇氣和魄力令人無比欽佩,而在梭羅心中能存有這樣的不帶有一絲一毫受世俗之氣污染的純凈思想更是讓我肅然!這澄明的思想如同一陣清新長風掠過所有讀過此書之人的心際,不禁讓人為之精神一振,他要讓人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質生活外還有另外一種生活,就是可以帶來無比快樂的簡樸生活!物質生活確實很誘人,有了錢財便好象可以為所欲為,有華麗的別墅,有高級的私家車,有豐盛的飯菜,有奪目的衣裳和珠寶等等等等,于是人們都無時無刻不在追求著財富,有了可觀的錢財后還想得到的更多,永無止境,直到他老之將至之時,他才會意識到在他的一生當中他充當的到底是一個什么角色。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一個漁夫整日以打漁為生,每天只打很少的夠吃一天的魚便在海邊悠閑地曬太陽,一天一個有錢人見到他在懶洋洋地曬太陽便過去批評漁夫好吃懶做,有錢人說:“你怎么不去搞水產養(yǎng)殖?過幾年那可以賺多少錢。 睗O夫說:“賺那么多錢干什么?”有錢人說:“這樣的話就可以不用每天出海打漁了!”漁夫問:“不出海打漁了那我每天干什么?”有錢人顯得很驕傲的說:“你就可以整天很悠閑的曬太陽了!”漁夫說:“我現在不就在很悠閑的曬太陽么?”有錢人語塞。
一般而言,我認為能愿意這樣過隱逸生活的只能是東方人,而且現在我甚至懷疑現在的東方還有沒有這樣的隱士存在,仿佛這樣的人物只能活在遙遠的古代,時常的我就這樣想,如果我生活在古代,我愿意過那種山林生活,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群山蔥蔥,幽徑模糊,山湖靜寂,紫霧騰騰,孤舟寒江,冰雪淅淅,想想就讓人心醉!可是,能無憂無慮地過這種生活的人真能存在么?古代那些隱士大多是在官場不得志的士大夫,尋常百姓哪會有這份閑心,家有老小,能夠拋開他們由著自己的性情去游歷江湖嗎!顯然是不能的,所以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今要想過不問世事的隱逸生活還真是不切實際的,《瓦爾登湖》的作者大衛(wèi)梭羅也只是過了三年的山林生活便又重新入世,即便是如此這段經歷也是彌足珍貴,試問有誰能花三年的光陰來嘗試這種簡樸生活并能夠富有情趣地刻錄下來自己的心跡?
哈丁曾說過《瓦爾登湖》內容豐富,意義深遠,是簡單生活的權威指南,是對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錢社會的討伐檄文,是傳世久遠的文學名著,是一部圣書!锻郀柕呛
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梭羅對于瓦爾登湖的熱愛,對于小屋的熱愛,對于山林的熱愛,對于林中小動物的熱愛,對于大自然萬物的熱愛,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操!讀這部書時我經常嘗試著把自己放在梭羅的位置上,我感到在那時我才活得真誠,沒有了矯揉和造作,書中所有的事情都那么自然,所謂的心靈凈化就是指這個吧!更讓人嘆服的是,每次讀后都會有全新的感受,平淡的語句中涵藏著最深沉的哲思,很多地方必須得反復讀才能體會得到其感情的豐厚!
“我引以為容的是,有一來客用黃色胡桃葉當作名片,并在上面寫下了幾首斯賓塞的詩,我把它當做我的陋室銘:
‘人們來到這里,充實了小屋,
不需要多余的款待;
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順其自然,
最崇高的心靈,最能怡然自得。’”
“我希望我們的農夫在砍伐一個森林的時候,能夠感覺的那種敬畏,就像古羅馬人在一個圣林里間疏林木以使其透光的時候所感覺到的敬畏一樣,因為他們覺得這個森林是屬于一些神靈的!
“有一千個人在伐著罪惡的枝椏,卻只有一人在猛砍著罪惡之根。”
“我喜愛我的人生中有閑暇的余地。有時,在夏季的一個清晨,我像往常一樣沐浴之后,坐在陽光融融的門前,從紅日東升直到艷陽當頭的正午,坐在這一片松林,山核桃樹和漆樹的林中,坐在遠離塵囂的孤寂與靜謐中,沉思默想!
“所謂明天,即使時間終止也永不會來臨。使我們視而不見的光亮,對于我們就是黑暗。當我們清醒時,曙光才會破曉。來日方長,太陽只是顆啟明星!
盡管我們不能夠像梭羅那樣去體味孤寂的山林生活,盡管瓦爾登湖已經永遠的消失,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們在自己的內心里擁有一泓清澈的瓦爾登湖,時刻都能讓心靈得到淘滌,按梭羅所說,到你的內心探險去吧!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的作品。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爾登湖邊建起一座木屋,過起自給自足的生活,并在那里寫了這部著名的作品。 正像封面上介紹的那樣:這是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的書。它分析生活,批斗習俗,語語驚人,字字閃光,十分耐尋味。國慶節(jié)買來,看了一部分,但世事紛擾,我有一種看不下去的感覺。上次休息三天,窗外一直陰雨,卻給了我一個讀書的好機會,終于把它粗粗地讀完。我知道,讀得還不過癮,以后肯定還會細細品味。 讀《瓦爾登湖》,我仿佛在聆聽班德瑞的音樂。跟隨著梭羅,跟隨著天籟似的文字,我來到了瓦爾登湖邊,聆聽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 別的鳥雀靜下來時,叫梟接了上去,像哀悼的婦人,叫出自古以來的“嗚??嚕??嚕”這種悲哀的叫聲,頗有班?瓊生的詩風。夜半的智慧的女巫!這并不像一些詩人所唱的“啾??微”,“啾??胡”那么真實、呆板;不是開玩笑,它卻是墓地里的哀歌,像一對自殺的情人在地獄的山林中,想起了生時戀愛的苦痛與喜悅,便互相安慰著一樣。然而,我愛聽它們的悲悼、陰慘的呼應,沿著樹林旁邊的顫聲歌唱;使我時而想到音樂和鳴禽;仿佛甘心地唱盡音樂的嗚咽含淚,哀傷嘆息。它們是一個墮落靈魂的化身,陰郁的精神,憂愁的預兆,它們曾經有人類的形態(tài),夜夜在大地上走動,干著黑暗的勾當,而現在在罪惡的場景中,它們悲歌著祈求贖罪。它們使我新鮮地感覺到,我們的共同住處,大自然真是變化莫測,而又能量很大。
嘔?呵??呵??呵??呵??我要從沒??沒??沒??生??嗯!湖的這一邊,一只夜鷹這樣嘆息,在焦灼的的失望中盤旋著,最后停落在另一棵灰黑色的橡樹上,于是??我要從沒??沒??沒??生??嗯!較遠的那一邊另一只夜鷹顫抖地,忠誠地回答,而且,遠遠地從林肯的樹林中,傳來了一個微弱的應聲??從沒??沒一一一沒??生??嗯!
還有一只叫個不停的貓頭鷹也向我唱起小夜曲來,在近處聽,你可能覺得,這是大自然中最最悲慘的聲音,好像它要用這種聲音來凝聚人類臨終的呻吟,永遠將它保留在它的歌曲之中一樣,??那呻吟是人類的可憐的脆弱的殘息,他把希望留在后面,在進入冥府的人口處時,像動物一樣嗥叫,卻還含著人的啜泣聲,由于某種很美的“格爾格爾”的聲音,它聽來尤其可怕??我發(fā)現我要模擬那聲音時,我自己已經開始念出“格爾”這兩個字了,??它充分表現出一個冷凝中的腐蝕的心靈狀態(tài),一切健康和勇敢的思想全都給破壞了。這使我想起了掘墓的惡鬼,白癡和狂人的嚎叫?墒乾F在有了一個應聲,從遠處的樹木中傳來,因為遠,倒真正優(yōu)美,霍??霍??霍,霍瑞霍;這中間大部分所暗示的真是只有愉快的聯想,不管你聽到時是在白天或黑夜,在夏季或冬季。 許多東西都是相通的,藝術更是。音樂與文學,同屬于藝術,驚嘆于徐遲,翻譯得這樣傳神與精彩。一個地方,是因為作家造就了名勝,還是因為名勝造就了作家?兩者相依相融,密不可分。就像蘇東坡與西湖,李白與天姥山,葉圣陶與雙龍洞,巴金與鳥的天堂……梭羅造就了瓦爾登湖,徐遲又介紹給了我.好想好想遠離城市的喧囂和世事的紛擾,到瓦爾登湖邊造小木屋去…… 、讀書筆記之《瓦爾登湖》、瓦爾登湖讀后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933571.html
相關閱讀:《冷浪漫》讀書筆記
《夏洛的網》讀書筆記600字
《教育的力量》讀書筆記1000字
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三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與技巧
藍色的海豚島讀書筆記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