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是三國歷史上著名的將軍,有一句話說明其主要特點,那就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指的是三國演義中的大將排名!關羽排名第四位,自然是威名震天下的人物了!但恰恰是這個名氣害了他!
敗走麥城的故事: 敗走麥城,是漢建安二十四年,蜀漢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于臨沮的故事。后以“走麥城”喻陷入絕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敗的時候。麥城在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鄉(xiāng)境內(nèi),距市平陽鎮(zhèn)20余公里。為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清同治《當陽縣志》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這間,傳楚昭王所筑。三國時,關羽為孫權所襲,西走麥城即此”。最后被俘,被孫權殺頭!
主要人物:關羽、于禁、龐德、張遼、曹仁。
故事主要經(jīng)過簡介:關羽帥兵北上,曹操派遣大將于禁和龐德進行阻擋,無奈關羽采用水淹七軍的計策將于禁大軍打敗,龐德戰(zhàn)死,于禁被俘。曹操派遣曹仁為將,并且讓張遼增援,同時寫信給孫權,讓孫權派兵襲擊關羽的大本營荊州。孫權手下大將呂蒙得知后,采用了詐病的計策,讓陸遜為暫時統(tǒng)帥,使得關羽輕敵,而后呂蒙偷襲了荊州,并將荊州控制。關羽得知荊州被占領,大勢已去,于是進行了逃亡求援,劉封得知后,沒有派兵救援,關羽只得帶兵暫時駐扎在麥城,由于麥城并不堅固,只得放棄突圍,在逃亡路線上,關羽選擇了臨沮方向,也就是現(xiàn)在的遠安(縣)方向,在臨沮被曹操的人馬俘獲。
主要典故:白走麥城、水淹七軍
主要地點:襄陽、樊城、荊州、麥城、臨沮(今遠安縣)
感想:從戰(zhàn)略上,關羽輕敵失去了荊州大本營,是導致關羽兵敗的主要原因,而此時的關羽已經(jīng)老邁,并不適合再沖鋒陷陣,只適合作為一軍統(tǒng)帥,起到主要的指揮作用,而關羽卻還像年輕的時候一樣,沖鋒陷陣,以自己的威名和武力來解決問題(與龐德單打獨斗就是典型的例子,最后體力不支而采取水淹的計策),輕敵是統(tǒng)帥知名的弱點,從本質(zhì)上一開始就埋下了禍根。
其次,關羽失去荊州之后,本來應該立刻逃亡,尋找機會再次東山再起,以其威名和打仗的本事,至少不會讓劉備集團損失了地盤和軍隊,又損失了將領,結(jié)果在逃亡過程中,還是輕敵冒進,認為靠自己的本事沒人能夠阻攔,選擇了從小路逃跑,最終中了埋伏。
可見:關羽白走麥城是多方面的失誤,從戰(zhàn)略上和自身的弱點兩方面,都出現(xiàn)了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dushubiji/949429.html
相關閱讀:駱駝祥子2000字讀書筆記
《引爆點》的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宋張行婆》讀書筆記
讀后感 - 讀后感大全_名著讀后感怎么寫_格式_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班主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