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嵊泗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題(4-8班)一、選擇題1-10每題2分11-20每題3分共計50分)1.本題列舉的四個選項是4位同學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專題后,聯(lián)系工業(yè)生產(chǎn)實際所發(fā)表的觀點,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速率理論是研究怎樣在一定時間內(nèi)快出產(chǎn)品 B.化學平衡理論是研究怎樣使用有限原料多出產(chǎn)品 C.化學反應速率理論是研究怎樣提高原料轉(zhuǎn)化率D.化學平衡理論是研究怎樣使原料盡可能多地轉(zhuǎn)化為產(chǎn)品 2.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B.c (H+)=c(OH-)的溶液C.由強酸、強堿等物質(zhì)的量反應得到的溶液D.非電解質(zhì)溶于水得到的溶液.0.1 mol?L-1的下列物質(zhì)的水溶液,只存在一種分子的是( )A.NaF B.NH4Cl C.HClO D.HNO34.某學生用堿式滴定管量取0.1 mol?L-1的NaOH溶液,開始時仰視液面,讀數(shù)為1.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視液面,讀數(shù)為11.0 mL,該同學在操作中實際取出的液體如圖( )A.大于10.0 mLB.小于10.0 mLC.等于10.0 mLD.等于11.0 m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ΔH<0、ΔS>0的反應在時不能自發(fā)進行B.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能自發(fā)進行,原因是體系有自發(fā)地向混亂度增加的方向轉(zhuǎn)變的傾向C.因為焓變和熵變都與反應的自發(fā)性有關(guān),因此焓變或熵變均可以單獨作為反應自發(fā)的判據(jù)D.在其他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將100 mL 1 mol?L-1 的NaHCO3溶液等分為兩份,其中一份加入少許冰醋酸,另外一份加入少許Ba(OH)2固體,忽略溶液體積變化。兩份溶液中c(CO)的變化分別是 (  )A.減小、減小B.減小、增大C.增大、增大 D.增大、減小在100 ℃時,水的離子積為1×10-12,若該溫度下某溶液中H+的濃度為1×10-7 mol?L-1,則該溶液( )A.呈堿性B.呈酸性C.呈中性D.c(OH-)=10c(H+)8.一定條件下反應2AB(g) A2(g)+B2(g)達到 )A.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molA2,同時消耗2n molABB3種氣體AB、A2、B2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D.容器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不隨時間變化10.在一定溫度下將1molCO和1molH2O(g)通入一個密閉容器中反應:CO(g)+H2O(g) CO2(g)+H2(g),達到平衡后CO2的物質(zhì)的量為0.6mol,再通入4molH2O(g)達到平衡后CO2的物質(zhì)的量可能是 ( ) A.等于0.6mol B.等于1mol C.大于1mol D.大于0.6mol,小于1mol11.下列事實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來解釋的是( )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B.鼓入過量空氣有利于SO2轉(zhuǎn)化為SO3C.高壓對合成氨有利D.500 ℃左右比室溫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應室溫時,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pH = 3的鹽酸和pH = 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pH = 3的鹽酸和pH = 11的氫氧化鋇溶液等體積混合pH = 3的醋酸和pH = 11的氫氧化鋇溶液等體積混合pH = 3的硫酸和pH = 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反應Fe(s)+CO2(g) FeO(s)+CO(g),700 ℃時平衡常數(shù)為1.47,900 ℃時平衡常數(shù)為2.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該反應的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B.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C.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D.增大CO2濃度,平衡常數(shù)增大.g)bY(g)+cZ(g),達到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壓縮到原來容積的一半,當達到新平衡時,物質(zhì)Y和Z的濃度均是原來的1.8倍。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可逆反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數(shù):a>b+c B.壓縮容器的容積時,v正增大,v逆減小C.達到新平衡時,物質(zhì)X的轉(zhuǎn)化率減小 D.達到新平衡時,混合物中Z的質(zhì)量分數(shù)增大16. 在密閉容器中,A、B、C 三種氣體建立化學平衡,它們的反應為A+BC ,在相同溫度下若體積縮小,則平衡常數(shù)為原來的( )A.3B.2 C.9 D.17.在100 ℃時,把0.5 mol N2O4通入體積為5 L的真空密閉容器中,立即出現(xiàn)紅棕色。反應進行到2 s時,NO2的濃度為0.02 mol?L-1。在60 s時,體系已達平衡,此時容器內(nèi)壓強為開始時的1.6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2 s以N2O4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1 mol?L-1?s-1B.在2 s時體系內(nèi)的壓強為開始時的1.1倍C.在平衡時體系內(nèi)含N2O4 0.25 molD.平衡時,N2O4的轉(zhuǎn)化率為40%.pH=13的強堿溶液與pH=2的強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則強堿與強酸的體積比A.11 :1 B.9 :1 C.1 :11 D.1 :919.純水加熱至較高溫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酸性B.水的離子積不變、pH不變、呈中性C.水的離子積變小、pH變大、呈堿性D.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中性.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3A(g)+B(g)??xC(g)。Ⅰ.將3 mol A和2 mol 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達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為a;Ⅱ.若起始時A、B、C投入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n(A)、n(B)、n(C),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也為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Ⅰ達平衡時, A、B、C各增加1 mol,則B的轉(zhuǎn)化率將一定增大B.若向Ⅰ平衡體系中再加入3 mol A和2 mol B,C的體積分數(shù)若大于a,可斷定x>4C.若x=2,則Ⅱ體系起始物質(zhì)的量應滿足3n(B)>n(A)+3D.若Ⅱ體系起始物質(zhì)的量滿足3n(C)+8n(A)=12n(B),則可判斷x=4.在2 L的密閉容器中,放入0.4 mol A和0.6 mol B,在一定溫度下,壓強為p,放入催化劑(體積忽略),發(fā)生反應2A(g)+3B(g) xC(g)+2D(g),在 min后,容器中c(A)=0.1 mol?L-1,則v(B)=______mol?L-1?min-1;若溫度不變,壓強變?yōu)?.9p,則v(C)=__________ mol?L-1?min-1,x=__________。.(Ⅲ)(1)25℃時, 0.05mol/LH2SO4溶液的PH=_______ __,(2)某溫度下純水中的C(H+)= 2×10-7mol/L,則此時溶液中的C(OH-)= mol/L;若溫度不變,滴入稀鹽酸,使C(H+)= 5×10-4mol/L,則此時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 mol/L。22.(8分)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 CO(g)+H2O(g),K和溫度t的關(guān)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 。(2)該反應為 反應(選填吸熱、放熱)。(3)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 c(CO)不υ正(H2)=υ逆(H2O)c(CO2)=c(CO)c(CO2)?c(H2)=c(CO)?c(H2O),試(1)容器甲10 s內(nèi)用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H2)=__________,達平衡時N2的轉(zhuǎn)化率=__________。 (2)甲容器中反應的逆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t2 時改變了某一種條件,改變的條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寫兩項)。(3)下列哪些情況表明容器乙已達平衡狀態(tài)__________(填字母)。A.容器乙中的氣體密度不再變化B.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不再變化C.氨氣的生成速率等于氮氣的消耗速率的2倍D.斷裂1 mol N≡N鍵同時斷裂6 mol N—H鍵E.容器乙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隨時間而變化(4)b=__________。.實驗室中有一未知濃度的稀鹽酸,某學生用0.10 mol?L-1 NaOH標準溶液進行測定鹽酸的濃度的實驗。請完成下列填空:取20.00 mL待測鹽酸放入錐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劑,用自己配制的NaOH標準溶液進行滴定。重復上述滴定操作2~3次,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實驗編號NaOH溶液的濃度(mol?L-1)滴定完成時,NaOH溶液滴入的體積(mL)待測鹽酸的體積(mL)10.1022.6220.0020.1022.7220.0030.1022.8020.00(1) 用標準的NaOH滴定待測的鹽酸溶液時,左手握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________滴定達到終點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該鹽酸的濃度約為________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3)排去堿式滴定管中氣泡的方法應采用如圖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然后輕輕擠壓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滿堿液。(4)在上述實驗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確)會造成測定結(jié)果偏高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號)。A.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俯視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測鹽酸潤洗C.錐形瓶水洗后未干燥D.稱量NaOH固體中混有Na2CO3固體E.堿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滴定后消失.v(B)=______; v(C)=__________,x=__________。.(1) _______ __,(2) ; 22.(8分)(1)K = 。(2) 。(3) 。(4) ℃。23.(1) v(H2)=, 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3) _____ _____(填字母)。 (4)b=__________。.(1) _____ 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3) ________,(4) ________(填字母序號)。;(2)吸熱;(3)b、c;(4)830 23答案 (1)0.024 mol?L-1?s-1 20%(2)升高了溫度 增大了氨的濃度(3)ADE (4)4.5答案 (1) 錐形瓶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無色恰好變成淺紅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 (2)0.11 mol?L-1 (3)丙 (4)DE浙江省舟山市嵊泗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題(4-8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10138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