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學反思案例分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所謂課堂教學反思,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自我的課堂教學行為表現(xiàn)及其依據(jù)進行異位解析和修正,那么高二物理如何進行課堂教學反思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于高二物理教學反思案例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高二物理教學反思案例

課堂教學反思具有實踐性、針對性、反省性、時效性和過程性等主要特征。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 “ 催化劑 ” ,正所謂,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 “ 催化劑 ” ,是區(qū)分經(jīng)驗型教師與學者型教師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這正如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所認為的:沒有反思的經(jīng)驗是狹隘的經(jīng)驗,至多只能是膚淺的知識。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 = 經(jīng)驗 + 反思。他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的經(jīng)驗,而不對經(jīng)驗進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jīng)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 20 次重復。即 教師成長=經(jīng)驗+反思。而顧凌沅教授的研究表明:教師成長=經(jīng)驗+反思 + 行為矯正。研究表明:優(yōu)秀教師成長 = 豐富的教學實踐 + 及時反思 + 行為矯正 + 及時提煉。

教師成為反思者,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教師成為反思者,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然。教學反思是教師自我發(fā)展的重要機制,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第一,教學反思有利于促進教師的自我教育。

所謂教師的自我教育,是指作為教師主體的個人,自己對自己的教育。自我教育的過程,是自我認識、自我改造的過程,是實踐內化為意識的過程

教學反思的過程,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教學行為、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并使教學實踐更具合理性的過程。教學反思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

麗蓮 · 凱茲曾指出,教師“專業(yè)化的起點,在于愿意思考問題,并嘗試提出自己的改進方案”。

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上。

特別地,在課程改革實施中,需要我們 站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高度進行教學,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經(jīng)驗、個性、情感),感悟和踐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觀點,反思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會與會學。

第二,教學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理論素養(yǎng)。教學理論素養(yǎng)是構成教師素質的核心內容。而教師的理論修養(yǎng)有外顯的與內隱的之分,而二者的關系是:

外顯的倡導理論→教學反思→內隱的應用理論。

第三,教學反思有利于促進教師由經(jīng)驗型教師向反思型教師轉變。

社會呼喚著反思型的教師。后現(xiàn)代課程觀認為,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教師與學生之間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和對話,教師應是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個平等的成員,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first among equals) ,是與學生一起探究知識的顧問。

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新型的反思關系,一種平等交往與對話的關系。 課堂教學反思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反思實踐的內容和結果,分析其背后隱含的理論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并在實踐中檢驗假設,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教師對教學經(jīng)驗和實踐的反思可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其基本流程為:

1、 確定內容,提出反思的問題。教學反思的起點是發(fā)現(xiàn)教學的問題,這個階段主要是確定反思的內容。

教學反思不是簡單地回顧教學情況,而是通過對實際教學的感受,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不僅想知道自己教學的結果,而且要對結果及有關原因等進行反思,并產生研究這些問題的欲望。當然,有的問題來自教育教學改革中出現(xiàn)的兩難問題,而更多的問題來自自己教學實踐中的困惑,也有來自自己想改變現(xiàn)狀的愿望。

2、 觀察分析。反思的問題一旦確定,就要進入觀察分析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既是各種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靜的批判者,同時也是經(jīng)驗的描述者。通過觀察分析,將會為下一階段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想與新策略奠定基礎。

3、 重新設計。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必須重新審視自己教學活動中的所作所為,積極主動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在此基礎上重新設計(包括提出新的假設,制訂新的實施方案),力圖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4、 實踐驗證。這一階段是將新的教學方案付之于教學實踐,并根據(jù)實踐的結果驗證上階段提出的新的教學方案的合理性,將從驗證中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作為新一輪教學反思的內容,如此反復,直至問題的解決。

由此可見,教學反思過程既是一個從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教學問題并加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也是一個教師素質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更是經(jīng)驗型教師走向學者型教師必須課堂教學反思應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教師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都要進行反思。

首先是課前反思——思之不慎,行而失當 。 教師在課前思考如何組織教材以呈現(xiàn)給學生,課堂中應重視的內容,作業(yè)針對性等。

其次是課中反思——預設與生成。 教師面對課堂上突發(fā)的問題,思考如何應對使得事先設計的課程能如期完成。如,新課題的生成,尷尬場面的處理,學生學習情緒的改變等等。特別地, 沒有課前精心的預設,哪來精彩的課堂生成。

最后是 課后的思考——對弈后的復盤。在一堂課或一個階段的課上完后,對自己已經(jīng)上過的課的情況進行回顧和評價。如,思考本節(jié)課原先預定的目標是否達成,如何改善原先的教法,如何進行下次教學的準備等。 以選修3-1《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一課為例:

教材及教學對象分析

(一)、教材內容及教學對象分析: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其主要教學內容有兩部分:電動勢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1 、學生接受電動勢這個概念是掌握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關鍵和基礎、但是電動勢這個概念比較抽象,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要使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它是有困難的、新教材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滿足后續(xù)知識的需要,簡化了電動勢的教學,其基本內容有下列兩方面:一個是電源電動勢是由電源本身的性質決定的,它表征了電源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另一個是電源電動勢的值可用電壓表測出 —— 電源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在閉合電路里,電源電動勢等于內、外電壓之和、教材提出電動勢這個概念,但沒有給電動勢下定義,只是講它 “ 等于 ” 什么。

2 、路端電壓 U 與外電阻 R 的關系,是一個難點、演示實驗由學生自己通過仿真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并指導學生得出規(guī)律,使學生有明確的感性認識,同時這也更大程度的提高了高二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 、重點: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內容及 U 隨 R 變化的規(guī)律

2 、難點:

( 1 )、應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討論電路中的路端電壓、電流強度隨外電阻變化的關系

( 2 )、 應用定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知道電動勢的定義、

2 、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義,并能熟練地用來解決有關的電路問題、

3 、知道電源的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外電路上電勢降落之和、

4 、理解路端電壓與電流 ( 或外電阻 ) 的關系,知道這種關系的公式表達和圖線表達,并能用來分析、計算有關問題、

5 、理解閉合電路的功率表達式、

6 、理解閉合電路中能量轉化的情況、

(二)能力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會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分析外電壓隨外電阻變化規(guī)律 2 、理解路端電壓與電流(或外電阻)的關系,知道這種關系的公式表達和圖線表達,并能用來分析、計算有關問題、

3 、通過用公式、圖像分析外電壓隨外電阻改變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用多種方式分析問題能力、

(三)情感目標

1 、通過外電阻改變引起電流、電壓的變化,樹立學生普遍聯(lián)系觀點

2 、通過分析外電壓變化原因,了解內因與外因關系

3 、通過對閉合電路的分析計算,培養(yǎng)學生能量守恒思想

4 、知道用能量的觀點說明電動勢的意義

設計思路

本課一改傳統(tǒng)由教師做演示實驗,得出數(shù)據(jù)學生分析并討論出規(guī)律的教法,而是以“課前自學——提出問題——通過仿真實驗自主探究 —— 協(xié)作交流——探究本質—— 總結規(guī)律——解決問題” 為指導,課節(jié)內容以網(wǎng)頁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通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水平層次進入不同的網(wǎng)頁進行自主探究。同時亦使老師做到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

具體設計思路: 1 、通過一個演示實驗給學生留下一個疑問,學生自己在做仿真實驗的時候,思考教師提出的幾個問題。 2 、引導學生認識電路。 3 、提出目的,學生自己通過仿真實驗,通過改變外電阻阻值、內電阻阻值和電源電動勢,記錄電流等數(shù)據(jù),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通過對數(shù)據(jù)分析探究什么是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4 、學生利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來解釋演示實驗現(xiàn)象。 5 、對知識的一種拓展和應用。

教學過程

(一)設定猜想、實驗論證,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入新課

向學生展示平時生活中常用的 1 號、 3 號、 5 號干電池、蓄電池、電源,干電池上注明 1、5V ,蓄電池上標明 2、0V ,電源上標明 15V ,用伏特表測電池兩側可以直接測出分別為 1、5V 、 2、0V 、 15V ,再出示一個普通手電筒上的小燈泡。

實物演示實驗:將小燈泡與 2、0V 的蓄電池相接,請學生觀察燈的亮度——正常發(fā)光,已很亮。

提問:如果將這個燈泡與標明為 15V 的電源相接,我們可以猜想一下,小燈泡會怎樣

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可能會回答:小燈會被燒毀,或即使不燒毀也會比接 3V 電源時亮得多,也有可能和接 2、0V 的一樣。

演示實驗:將小燈接在 15V 電源上,結果是:小燈與 15V 電源相接時不但沒有燒毀,亮度反而比接 2、0V 電源時暗一些。與學生猜想結果大相徑庭。

要圓滿解釋上述現(xiàn)象就要用到本節(jié)課將要學習的內容——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請同學們在仿真實驗中觀察剛才演示實驗的現(xiàn)象,思考:電燈亮度不同主要是因為哪個或哪些物理量不同 這種現(xiàn)象是怎樣產生的

(二)、新課教學

1 、電動勢

( 1 )電動勢 :我們發(fā)現(xiàn)干電池、蓄電池等兩端的電壓是不相同的,其實這兩端電壓是由電源本身的性質決定,同種電源兩極間電壓相同,不同種電源兩極間電壓不同。我們引入電動勢這個概念來表征電源的這種特性。

( 2 )電動勢 E 的物理意義 :是描述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本領大小的物理量。其值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

2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 1 )認識電路 :引導學生觀察教學網(wǎng)頁中的實驗電路,了解閉合電路和分電路;內電路和外電路。知道電源外部電流流向和電源內部電流流向。

( 2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學生在仿真實驗中,可以在電阻元件上單擊右鍵,選擇“屬性”改變電阻值,閉合開關,將電動勢、電流和電阻關系記錄在下表中,

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出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I=

3 、路端電壓 U 跟負載 R 的關系

( 1 )、演示實驗中電燈亮與暗的實質是什么

電燈作為負載(即用電器),其亮度主要看加在負載上的“有

效”電壓即路端電壓 U ,在負載正常工作情況下, U 大,則燈的

亮度高, U 小,則亮度低。而如圖所示,將電燈換成可變電阻 R ,

改變外電路 R ,路端電壓 U 跟負載 R 有什么關系呢

( 2 )、分析討論 U 隨 R 變化的規(guī)律

對于同一個電源,一般情況下其電動勢 E 和內阻 r 是不變的,當外電阻 R 變化的時候,請同學們根據(jù)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I=E/(R+r) ,引導學生從理論上來討論 U 的變化規(guī)律。當 R 增大時,有 I 減小, I 、 R 都是變量,在沒有給出 I 、 R 具體數(shù)據(jù)的情況下,單純利用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 U=IR 來判斷 U 的變化是很困難的。但在閉合電路中,內、外電壓通過關系式 E = U + U '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 E 是常量。因為 U '= I r ( r

為常量),我們發(fā)現(xiàn) U '的變化是很容易判定的,完全可以先判定 U '的變化,再根據(jù) E = U + U '進而確定 U 的變化。

仿真實驗:在仿真實驗下進行測試,驗證上述推論的正確性。根據(jù)表格進行探究。

( 3 )、討論兩種特殊情況

① 、短路: R = 0 , I =, U '= E , U = 0

說明:短路時電流取決于 E 、 r ,一般情況下 r 很小,故短路時電流很大,由于電流的熱效應,常會燒壞電源甚至引起火災。

仿真實驗:演示短路時保險絲熔斷的現(xiàn)象及如何排除故障,恢復電路的正常工作。 ② 、 斷路: R →∞, I = 0 , U '= 0 , U = E

伏特表測電動勢的原理,主要是伏特表內阻大,測出的數(shù)據(jù)略小于 E 。

(三)探究演示實驗中燈泡亮度不同的實質

根據(jù)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電源本身具有內阻,其電路中電流 I = E/(R+r), 所以,當閉合電路電源電動勢大的時候,由于 r 值的不同,兩個電路的 I 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是 E 大的電流就大,所以出現(xiàn)燈泡亮度不同的現(xiàn)象。學生可以通過在實驗里添加伏特表和電流表進行測量,并利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以計算出這兩個不同電源 6V 和 12V 的內阻 r 是多少,從而可以知道這兩個電路中流過相同燈泡的電流 I 的大小。

教學反思

本課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開展教學活動,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弊的一面,如何指引學生一起完成這節(jié)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明確教學目的任務,掌握物理思維特點,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本課重點即定律的內容不是老師強加到學生腦中,而是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況下學到知識,因此教師設計教學一定要符合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猜想——實驗——驗證”嚴密的科學探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能力。

2 、本課教學中用到較多的仿真實驗,具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實際操作中的用電安全問題。安全的仿真實驗可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好動性、探知性,用學生特有探究角度去思考問題,有效地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并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拓展。同時通過仿真實驗的操作,提高學生的生活用電安全意識。

3 、本課教學能充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了學生的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如為避免短路現(xiàn)象的發(fā)生安裝保險絲;生活用電中電燈的亮度問題等。

4 、 本課教學能構建有效的 網(wǎng)絡環(huán)境,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權。網(wǎng)絡環(huán)境設定任務,通過人機交互,學生有選擇的開展學習,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完成教學內容。學生還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層次將課堂內未完成的內容拓展到課外,作到課題學習和課外思考的互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1117599.html

相關閱讀:高二化學重點知識點:有機燃燒計算中的4大易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