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中試題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 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 (選擇題,共60分)
在下列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請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本卷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2018年11月14日(即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是第十二個“世界哲學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哲學日”的發(fā)起人說:哲學就是要讓人認識自己,回到并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這表明( )
A.哲學源于社會生活
B.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
C.哲學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體,只能讓人在精神上得到滿足
D.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2.在快節(jié)奏生活的時代,人們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該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飲“、“慢旅游”、“慢運動”等行列。這反映了( )
A.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B.哲學來源于人們形成的世界觀
C.方法論影響世界觀 D.哲學是對具體生活的概括和升華
3.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所有哲學必然遇到的問題,而且是所有哲學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系問題 B.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C.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關系問題 D.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問題
4.近年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探索不斷取得新進展。2018年3月,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織宣布發(fā)現了一個新的中微子振蕩,有助于破解反物質消失之謎。2018年3月,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宣布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魻栃,被譽為“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發(fā)現”。科學家的這些發(fā)現再次證明 ( )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D.哲學源于對世界的驚異
5.17世紀法國哲學家伽森狄和18世紀法國哲學家霍爾巴赫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屬性都是不變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質的事物和現象,都是原子的結 合和分離在空間位置的變化所造成的。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 )
①二者的觀點克服了古代唯物主義的樸素性 ②二者的觀點具有形而上學性
③二者的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④二者的觀點來自于實踐并經過實踐反復檢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說法中能體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分歧的是( )
A.“氣者,理之依也”與“理在事先,理生萬物”
B.“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與“物是觀念的集合”
C.“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與“天不變,道亦不變”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與“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我們黨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我們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下列對這一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 )
①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種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社會歷史發(fā)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決定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fā)展
④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預見和引領社會發(fā)展的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法國巴黎的報紙上曾登過一則廣告:“每個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經濟又沒有絲毫困憊痛苦的旅行方法!辈祭柿⒓醇娜チ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請您安靜地躺在床上,并且請牢記:我們的地球是在旋轉著的,在巴黎的緯度——49度上,您每晝夜要跑數萬千米。假如您喜歡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請您打開窗簾,盡情地欣賞星空的美麗吧!”布朗頓時目瞪口呆。布朗之所以目瞪口呆,從哲學上分析是因為廣告商( )A.片面夸大了運動的絕對性 B.認為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C.肯定物質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 D.否認了世界的物質性
9.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形成符合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的發(fā)展方式和發(fā)展機制。這啟示我們 ( )
A.只要堅持創(chuàng)新,就能促進事物發(fā)展 B.要做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guī)律相結合
C.規(guī)律是不可抗拒的 D.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就要做到實事求是
10.“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边@首詩體現了( )
A.事物的運動是絕對的 B.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
C.運動與靜止是統(tǒng)一的 D.物質是運動的存在方式
11.美國電影《2018》講述了在2018年12月21日這一天,天空好像被撕裂開了,無數火球從天而降,地震、海嘯、火山噴發(fā),山搖地動的末日景象。而我國有一些民眾對此深信不疑,為保平安還做出了賣房、借錢捐款等極為荒唐的舉動。這啟示我們( )
①要服從自然,人在強大的自然界面前都是極為渺小的
②要尊重自然,自然界的各種客觀規(guī)律都是永恒不變的
③要尊重規(guī)律,物質運動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④要相信科學,自然界的產生、發(fā)展和消亡具有客觀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一些刑偵人員在辦案過程中,先確定嫌疑人有罪,然后把嫌疑人作案的過程和可能出現的罪證構想出來,再去查找人證物證,這稱為“疑罪從有”。以下與“疑罪從有”體現的哲學觀點最一致的是 ( )
①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 ②意志是一切存在和運動的根源
③經驗是世界的最終構成要素 ④一天一地、并生萬物、萬物之生、俱得一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 “畫孰最難”的命題出自《韓非子》,結論是“犬馬最難”,而“鬼魅最易”。畫鬼魅最易是因為 ( )
①鬼魅根本不存在,拓展了人們的能動創(chuàng)作空間 ②鬼魅不像犬馬有統(tǒng)一客觀的評價標準③鬼魅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④鬼魅是虛幻的,只存在于人的靈魂深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4.據報道,我國每年家用電器的理論報廢量已超5 000萬臺,且以年均20%的速度在增長。大量廢舊家電產品,如果處理不當就會變成“環(huán)境炸彈”,利用得好就會成為“城市礦山”。針對上述情況,人們提出幾種不同建議,一是建立全民參與的回收模式;二是政府成立專門的電子廢棄物管理部門;三是制定法律明確電器用戶的“回收、廢棄責任”等。這些建議表明 ( )
A.理性認識需要得到實踐的檢驗 B.意識具有能動地認識世界的作用
C.尋求真知要經歷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 D.客觀實在要求主觀認識與其相符
15.右圖既可以看成一個人的正面,也可以看成一個人的側面。這表明 ( )
A.運動是客觀事物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B.人們的認識結果是由認識的主體決定的
C.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而有選擇的
D.人們的認識活動可以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
16.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科學的產生和發(fā)展一開始就是
由生產決定的。該觀點蘊含的哲理是 ( )
A.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 B.真理具有客觀性和絕對性
C.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D.真理和謬誤沒有明確的界限
17.法國人塞爾日·阿羅什和美國人戴維·維因蘭德因各自獨立研究粒子控制,改變了量子物理學理論只存在于“思維實驗”中的現狀,并首次讓這個領域的研究向應用層面發(fā)展而獲得2018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位科學家的獲獎說明 ( )
①科學實驗是最重要的實踐形式 ②科學實驗不具有社會歷史性
③理論最終需要接受實踐的檢驗 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專業(yè)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為破解當前家庭經營中存在的“低、小、散”難題,推動傳統(tǒng)農業(yè)升級,黨和政府強調要發(fā)揮家庭農場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的作用。這表明認識是 (

)①在實踐基礎上不斷豐富發(fā)展的過程 ②不斷克服謬誤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過程
③主體對客體的直接現實性改造活動 ④在實踐的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 “吃就吃新鮮的”這是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通常情況下這句話沒有錯:對大多數食品而言,越新鮮,其營養(yǎng)價值越高,味道越好,顏色越誘人;長期放置,其色香味形等會變差。但對黃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鮮”往往意味著可能存在導致食物中毒的隱患。上述情況說明 ( )
A.真理具有普遍性 B.真理都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C.矛盾的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 D.真理與謬誤的界限不容混淆
20.古羅馬詩人盧克萊修曾說:“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顛簸是一件樂事,站在一座堡壘的窗前看下面的戰(zhàn)爭和它的種種經過是一件樂事,但是沒有一件樂事能與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錯誤、漂泊、迷霧和風雨相比擬的了!边@表明 ( )
①追求和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有意義 ②追求到終極真理是人生樂事
③認識要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和不斷發(fā)展 ④認識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得和占有真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業(yè)的不平等,就業(yè)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造成了下一代的不平等。這種現象表明 ( )
A.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 B.主觀臆造的聯系仍然是客觀的
C.事物發(fā)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 D.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是教育
22.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醫(yī)療機構抗生素使用率不高于30%,但我國病人抗菌藥物的使用率高達68.9%?股乇粸E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驅動,醫(yī)生濫開抗生素處方可獲取更大利益;使用抗生素可以短期內提高病人的機體抵抗能力,降低不必要的“醫(yī)療事故”;公眾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意識還比較薄弱等。因此,治理濫用抗生素應 ( )
①堅持聯系的觀點,截斷醫(yī)生濫開抗生素藥物的利益鏈
②重視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引導人們深刻認識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③堅持全面的觀點,分清主流與支流
④堅持發(fā)展的觀點,不斷開發(fā)新的抗生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心理學實驗表明,只靠耳朵聽的知識,3個小時后只能記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識,3個小時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記住30%左右;如果視聽結合獲得的知識,3個小時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從哲學上看,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要提高記憶力需要 ( )
A.掌握系統(tǒng)優(yōu)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每一個要素 B.把握事物變化發(fā)展的趨勢
C.把握系統(tǒng)與要素之間的關系 D.把握實踐和認識的關系
24.下圖“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路遠”給我們的啟示是 ( )
A.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前提
B.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C.事物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
D.探索真理的過程中要正確地對待錯誤
25.在北京市西城區(qū)天橋街道的居民中,注冊志愿者超過1萬人,平均每5位居民中就有1名志愿者。他們用日復一日的不懈堅持,用每個人一點一滴的‘小善’,積累起社會與時代的‘厚德’。這蘊涵的辯證法道理是 ( )
A.積極做好量的積累促進事物的質變 B.促進量變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
C.要熱情支持和悉心推動新事物成長 D.在奉獻社會的實踐中創(chuàng)造幸福社區(qū)
26“恰是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目前!比绻环嬛羞m當地留下不著色彩的空白,會收到特別的藝術效果。這種“空白效應”體現的哲理是 ( )
A.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B.矛盾雙方相互依賴、相互貫通
C.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 D.事物性質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27.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從甲骨文、金文演變?yōu)榇笞、小篆、隸書,到東漢、魏、晉時期,草書、楷書、行書基本定型,中國書法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景象;仡檿òl(fā)展的過程,可以發(fā)現“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志”。這說明 ( )
①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無條件的 ②事物在批判與繼承、聯系與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
③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fā)展 ④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8.在高三復習階段每天都有諸多的學習任務等待我們去完成,這常常讓我們手忙腳亂。如果善于按照下圖所示將我們的學習任務進行管理,并按一定的順序完成任務,就會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這種做法主要體現了 ( )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主次矛盾關系原理
C.矛盾的主次方面關系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原理
29.“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 )
A.辯證的否定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否定 B.否定是對舊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對舊事物的克服 D.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
30.“負面清單”是上海自貿區(qū)內一項典型的制度創(chuàng)新,它體現了在投資領域“非禁即入”的原則,即除了清單上規(guī)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而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審批。這體現的哲理是 ( )
A.創(chuàng)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B.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C.創(chuàng)新推動生產關系的變革 D.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40分)
31..溫州某企業(yè)過去利用國外技術、原材料與國內廉價勞動力相配搭,大力發(fā)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外源型經濟”,企業(yè)辦得紅紅火火。但近幾年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國外訂單銳減,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上升,使企業(yè)經營舉步維艱。面對困境,企業(yè)轉變發(fā)展思路,大力拓展國內市場并占有了一定的國內市場份額;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企業(yè)又把生產基地向勞動力相對廉價的內地搬遷。正是采取了這一系列正確舉措,使企業(yè)再次走上正常發(fā)展之路。
結合材料,運用辯證唯物論的有關知識說明該企業(yè)決策的合理性。(12分)
32.《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起草工作,始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直接領導下進行,在億萬人民的偉大實踐中尋找答案。調查、討論研究、起草,再調查、再討論研究、再修改„„調查研究工作貫穿始終,是《決定》起草工作的一個重要特點!稕Q定》
全面總結了改革開放35年來的偉大成就和重要經驗,鮮明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主要任務、重大舉措,是指導我國改革發(fā)展里程碑式的綱領性文獻。
結合材料,運用“求索真理的歷程”相關知識,分析《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誕生的過程及意義。(12分)
3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面臨的資源環(huán)境約束日益嚴重,海洋正逐步成為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基地。2020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預計達到9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超過10%!笆濉逼陂g,國家將加大對海洋工業(yè)的扶持力度,使海洋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18年11月6日,滬粵瓊海洋功能區(qū)劃最新出爐。至此,我國沿海省市的海洋功能區(qū)劃均獲批。但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有著各自的定位和區(qū)分。隨著沿海各地海洋發(fā)展規(guī)劃相繼出臺,我國海洋經濟將迎來快速增長期。但我國海洋經濟如何實現總量增長和質量提升兼顧,仍面臨諸多考驗。
——藍色經濟重在綠色增長。要重點加強海水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生物等技術的研究開發(fā),支撐海洋經濟科學發(fā)展、綠色發(fā)展。
——海洋產業(yè)規(guī)劃雷同問題突出。海洋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不乏“亮點”,但從各地實際來看,仍是傳統(tǒng)產業(yè)、高耗能產業(yè)多,新興產業(yè)、低耗能產業(yè)少。
上述材料體現了矛盾的哪些觀點?(16分)

作用。該企業(yè)過去和現在的成功都是遵循這一原則的結果。(6分)
(2)規(guī)律是客觀的,要把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相結合。企業(yè)把生產基地向勞動力相對廉價的內地搬遷,降低生產成本,這是符合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是企業(yè)正常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6分)
32.答案:(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起草工作組深入研究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全面總結改革開放35年來的偉大成就和重要經驗,形成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4分)
(2)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在開展調研的基礎上,多次討論研究、反復修改,《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得以形成。(4分)
(3)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稕Q定》鮮明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主要任務、重大舉措,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行動指南。(4分)
33.(1)矛盾就是對立統(tǒng)一,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對立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對我國海洋經濟發(fā)展的認識既看到了海洋經濟的快速增長,又看到了面臨的諸多考驗,堅持了一分為二的觀點。(4分)
(2)矛盾具有普遍性。分析我國海洋經濟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這是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方法解決矛盾的體現。(4分)
(3)主要矛盾在事物的發(fā)展中起著決定作用。支撐海洋發(fā)展、綠色發(fā)展要重點加強技術的研究開發(fā),這是抓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的體現。(4分)
(4)矛盾具有特殊性。沿海地區(qū)有著不同的特點,實現海洋經濟總量增長和質量提升兼顧,就要具體分析不同地區(qū)矛盾的特殊性,避免產業(yè)規(guī)劃雷同。(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1137387.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