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知識復習:宋明理學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高二是兩極分化的重要階段,希望大家好好把握,打好基礎,小編為大家總結了高二歷史知識復習:宋明理學,希望大家喜歡。

一、三教合一

1、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新發(fā)展: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間廣為傳播。儒學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fā)展。

2、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的主張,又稱”三教合一”,主張以儒學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

3、唐朝:統(tǒng)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禮佛、崇儒。佛教和道教開始挑戰(zhàn)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儒學大師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

二、程朱理學:

1、程朱理學產生的背景原因:

(1)統(tǒng)治者支持:長期的混亂,不利于大一統(tǒng)的穩(wěn)定和鞏固,宋代統(tǒng)治者倡導尊儒讀經。

(2)儒家學者的努力:展開了復興儒學、抨擊佛道的活動;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

(3)代表人物:北宋時期的程顥、程頤兄弟和南宋時期的朱熹,成就最為突出,所以”理學”也稱為”程朱理學”。

2、程朱理學的內涵:

(1)程顥、程頤的思想主張: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萬物只有一個天理,主張先有理而后有物。這是理學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張: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強調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為道德規(guī)范的三綱五常。強調”存天理,滅人欲”。

3、程朱理學的影響:程朱理學適應了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朱熹編著的《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后世科舉考試依據的教科書。朱熹的學術思想還傳播到日本、朝鮮乃至歐洲;在日本和朝鮮,甚至形成”朱子學”學派。

三、陸王心學

1、陸九淵的思想主張:把”心”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張;強調”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認為天地萬物都在心中。

2、王陽明心學出現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社會動蕩不安,封建專制統(tǒng)治陷入危機。

(2)王陽明繼承和發(fā)展了陸九淵的學說,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

3、王陽明的思想主張: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無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

(2)在認識論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學說。

4、評價:明朝中期以后,陸王心學得到廣泛傳播。宋明理學歷經幾百年的發(fā)展,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倫理道德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學地說明人的認識和實踐的關系。

高二歷史知識復習:宋明理學就到這里結束了,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希望能有所啟發(fā),對大家的學習和生活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146926.html

相關閱讀: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產業(yè)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