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某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3月月考 地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高二地理月考試題 2014.3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1.山區(qū)發(fā)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災害是 ( )①山體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庫決堤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嘯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據(jù)報道,在海嘯來臨前的某海灘上,一個英國小女孩根據(jù)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發(fā)現(xiàn)了海嘯前兆,勸父母和其他人離開了海灘,使數(shù)百人免于災難。海嘯是一種巨大的波浪,其波長可達數(shù)百千米,浪高達數(shù)十米。海嘯來臨時,必然伴隨的現(xiàn)象是( )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②海水變渾濁,發(fā)出異味和異常聲音 ③狂風 ④大雨或暴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圖示意某地區(qū)的地貌類型。讀圖,完成3~4題。?3.適宜發(fā)展海水養(yǎng)殖業(yè)的地區(qū)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4.若在甲、乙兩地新建居民點,則甲地應特別注意防范 ( )A.地震破壞B.滑坡?C.海潮侵襲D.暴雨?下圖是北半球易形成臺風海區(qū)分布示意圖。讀下圖,完成5~7題。?5.日界線附近,易形成臺風海區(qū)的北界可達北緯 ( )A.35° B.25° C.20° D.15°6.影響美國的颶風(臺風)多形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7.圖示四個區(qū)域中 ( )A.①主要受風海流影響 B.②主要受寒流影響?C.③是世界著名大漁場 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響8.造成同一種自然災害危害程度地域差異的主要原因  ①自然災害的強度不同 ②自然災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③個人對災害的應急反應不同 ④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平衡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據(jù)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當?shù)貢r間8月29日清晨6時10分,颶風“卡特里娜”裹脅狂風暴雨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登陸,登陸時風速達到了每小時145英里(約233),淹沒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的數(shù)個居民區(qū),造成人亡9.該颶風登陸美國颶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南風 D.西北風12.目前,對颶風最重要的監(jiān)測手段是 A.利用氣象衛(wèi)星 B.建立洪水預報系統(tǒng)C.利用探測氣球 D.氣象臺人工監(jiān)測讀圖,回答13-14題。13.圖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N,103°E)的:A.東北方 B.東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14.該國國土面積約為:A.O.11萬km2 B.1.1萬km2 C.1l萬km2 D.110萬km215.下圖中D在A的什么方向:A.東南 B.西南 C.東北 D.西北16.如右圖所示,甲乙丙三艘船同時出發(fā)駛向180°經(jīng)線,而且同時到達,速度最快的是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17.下面四幅地圖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18.下列四幅圖中在的方向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②19、讀南半球某區(qū)域經(jīng)緯網(wǎng)圖, 飛機由A地飛往B地的最短航線是:A.一直沿正東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C.先向東南再向東北 D.先向東北后向東南20、某航空大隊搞模擬飛行,計劃從B地飛往A地,此時的晝夜狀況如圖所示,圖中ACB為晨昏線,飛機從B地起飛時,太陽正位于當?shù)貣|方地平線上。從B地到A地飛行最近的路線,應該沿:A.BMA線B.BDA線 C.BEA線D.BCA線21、我國自長江口以南至北部灣西端的海岸線近似于一條圓弧,此圓弧的半徑是A.500kmB.800km C.1000km D.1300km22、右圖為局部經(jīng)緯網(wǎng)圖,甲、乙區(qū)域所跨的緯度相等,MN的實際距離約為QR的一半。下列有關甲、乙兩區(qū)域地理事象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區(qū)域的實際范圍是乙的四分之一B.在乙區(qū)域,正午太陽高度增大時,白晝時間增長C.甲區(qū)域陸地自然帶為亞寒帶針葉林帶D.乙區(qū)域的氣溫年較差比甲區(qū)域大23、某人面北而立,左為東半球,右為西半球,前為熱帶地區(qū),后為溫帶地區(qū),則其位置是:D24、有關右下圖中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A.從A到B點是向西南 B.從C點到D點是先東北后東南C.A到B與C到D的方向相同 D.A到B與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讀左下圖,回答25~26題。25、甲地位于A.大西洋 B.非洲大陸 C.印度洋 D.南美大陸 R123526、已知乙處的晝長為6小時,倫敦的地方時可能是A.18時 B.16∶20 C.13∶40 D.14∶20下圖為北半球中緯度某地區(qū)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題。、經(jīng)過甲、乙、丙、丁四地所繪制成的剖面圖,最可能的是 ( ) 28.圖例①②③的數(shù)值關系是: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確定29.關于日本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①首都東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0.下列有關日本相關概況說法正確的是A:東京東側的富士山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市西南郊有著名的筑波科學城B:日本是一個典型的地狹人稠的國家,其人口密度比我國還大C:日本的主要貿(mào)易對象為美國,中國,俄羅斯及歐洲D:受地理條件的限制,日本的種植業(yè)不發(fā)達,但乳畜業(yè)發(fā)達二、綜合題31.讀某地等高線圖,回答下列問題。(1分)(1)根據(jù)圖中信息說出該地主要地形類型并簡述判斷理由。(分)(2)依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說明甲、乙兩村所處位置的相同特點。(分)(3)某中學兩學習小組進行登山比賽,分別沿L、P線路攀登獅山和虎山。有人建議將出發(fā)點設在丙點,你認為是否合理?并簡述理由。(4分)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我國四川地區(qū)發(fā)生里氏8.0級強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縣映秀鎮(zhèn)(約31°N,103.4°E),汶川地處我國龍門山構造帶,是地震多發(fā)地區(qū)。汶川地震共造成多人遇難和受傷。閱讀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圖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有關問題。1.根據(jù)板塊構造學說理論,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在巖石圈 ,呈帶狀分布;世界最主要的地震帶是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帶和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帶。2.從圖中信息可以看出,汶川及周邊地區(qū)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_,當強烈地震發(fā)生時,容易引發(f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次生災害,這一方面會引起更多的人員傷亡,另一方面會造成道路受阻,給救援工作帶來極大困難。3.地震等自然災害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征,使人們猝不及防而殃成災害。因此,震前的避震知識,臨震時幾秒鐘內(nèi)的反應都非常重要。假如你正好身處地震發(fā)生區(qū),當?shù)卣鸢l(fā)生的那一刻,當你處在教室內(nèi)時,你該怎么做?34. 讀東亞部分地區(qū)圖1.A、B兩國首都氣候特征的不同點是 。C半島地形多山,整個地勢特點是 ,判斷依據(jù)是 。冬季A地酸性氣體排放量遠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卻比A地嚴重,試分析原因。日韓之間“獨島”(日稱竹島)之爭日趨激烈,“竹島/獨島”是一座位于日本海中央的火山島。請用“D”在圖上標出該海域位置。高二地理月考試題答案 1—--5 BADCD 6—10 DABCC 11—15 AACBB 16—20 BADCD 21—25 CCDCA 26—30 BBBCC 31.(1分)(1)低山丘陵(分);海拔大多在200-1000m之間,地勢起伏明顯。(分)(2)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間;山谷出口處;跨河分布。(分)(3)此題為開放性試題,以下為兩組答案:(4分)合理。理由:兩條路線的水平距離和相對高度(或“海拔高度”)相近。不合理。理由:L線路中獅山的等高線比P線路中虎山的等高線密集,說明該線路的坡度較陡,攀登難度較大;L線路的實際路程略長于P線路(三角形兩邊和大于第三邊)。(理由寫錯不給分)(2)多山地 滑坡 泥石流 (3)突發(fā)性 迅速鉆入課桌椅下,或用書包護住頭部,迅速逃往墻角或靠近承重墻,避開吊燈及風扇等(合理即給分)34. 【12分】1.A國首都為溫帶季風氣候、B國首都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分) A國首都為大陸性季風氣候、B國首都為海洋性季風氣候。(分) 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或東高西低);(分)河流多自東向西注入海洋。(分)冬季A地降水少,酸雨危害較輕;(分)西北風把A地大量酸性氣體輸往B地;(分)B地氣候海洋性顯著,冬季降水較多,酸雨危害較重。(分) 略。(分)!第1頁 共16頁學優(yōu)高考網(wǎng)!0°90°66°34′23°26′0°23°26′66°34′180°180°90°BA①③②④班級: 姓名: 考號: 山東省臨沂市某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3月月考 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15410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