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中學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高二第三次大考生 物 試 卷命題人:鐘蘭芳 審題人:彭桃芳 周麗紅一、選擇題1. 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核生物細胞不含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無絲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D.真核生物細胞具有生物膜系統(tǒng),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 如圖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若圖中①為某種多聚體的單體,則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②是脂肪C.若③為多聚體,且能貯存生物的遺傳信息,則③是染色體D.若④ 主要分布在人體肝臟和肌肉中,則④ 最可能是糖原.下列有關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的闡述,不正確的是 A.C、H、O、N、P是ATP、染色質、核苷酸共有的化學元素 B.線粒體、核糖體、染色體、葉綠體等結構中都含有DNA C.糖蛋白、抗體、受體都是具有識別作用的物質 D.脂質中的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物質,所有細胞都含有磷脂 .下列關于生物體內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蛋白質可通過主動運輸進出細胞 B.脫氧核糖是構成RNA的重要成分 C.葡萄糖存在于葉綠體中而不存在于線粒體中 D.tRNA、抗體、激素在發(fā)揮作用后均失活 5、右圖的實驗裝置,玻璃槽中是蒸餾水,半透膜允許單糖透過。倒置的長頸漏斗中先裝入蔗糖溶液,一定時間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實驗現(xiàn)象是A.漏斗中液面開始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B.在玻璃槽中會測出蔗糖和蔗糖酶C.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D.在玻璃槽中會測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6、右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a和b為物質的兩種運輸方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功能的復雜程度主要由③決定B.神經細胞膜上識別遞質的是①C.b可表示肌細胞從組織液中吸收氧氣D.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與②有關,與③無關7.新生兒小腸上皮細胞通過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這兩種物質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別是A. 主動運輸、主動運輸 B. 被動運輸、主動運輸C. 主動運輸、胞吞 D. 胞吞、主動運輸.右側圖像不能表達的生物學意義是A.在一定范圍內,CO2濃度與植物光合速率的關系B.在一定范圍內,光照強度與植物光合速率的關系C.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的細胞吸水總量與時間的關系D.溫度與植物呼吸速率的關系1.下面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對底物有嚴格的選擇性、诿冈隗w內不能更新、蹨囟仍礁呙傅幕钚栽礁摺、苊钢苿┩ǔT诘蜏叵卤4妗、菝改芙档突瘜W反應的活化能、廾钢荒茉诩毎麅劝l(fā)揮催化作用、呙甘腔罴毎a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A.①④⑤⑦ B.②④⑤⑦ C.②③④⑥ D.①②⑥⑦1.把32P標記的磷酸分子加入某細胞培養(yǎng)液中,短時間內分離出細胞的ATP,發(fā)現(xiàn)其含量變化不大,但部分ATP末端磷酸基團已帶上放射性標記,該現(xiàn)象不能說明A.ATP中遠離A的磷酸基團容易脫離B.部分32P標記的ATP是重新合成的C.ATP是細胞內的直接能源物質D.該過程發(fā)生了ATP-ADP循環(huán)1.如圖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過程中C、H、O三種元素的轉移途徑以及能量轉換過程,圖中序號表示相關的生理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在元素轉移途徑中,④與⑧、⑦與⑨表示的生理過程相同B.在元素轉移途徑中,能在小麥根尖成熟區(qū)細胞中發(fā)生的生理過程有②③⑥⑦⑨C.在有氧呼吸過程中,產生能量最多的過程是⑦和⑨D.ATP中的能量不僅可以來自光能,也可以來自有機物中的化學能;ATP中的化學能可以轉變?yōu)榛瘜W能而不能轉變?yōu)楣饽?.在“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實驗中正確的操作是A.若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可將淀粉與淀粉酶兩溶液混合后再調控溫度B.若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過氧化氫溶液為底物C.若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過氧化氫溶液為底物D.若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斐林試劑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14.下圖表示水稻一個成熟葉肉細胞代謝的某些過程(圖中數(shù)字代表物質, a、b代表細胞器)。下列有關分析和判斷中,錯誤的是A.有a的細胞一定有b,而有b的細胞卻不一定有aB.如果用18O標記圖中的①,則可能會出現(xiàn)少量的具有 放射性的④C.在b內膜上分布有ATP合成酶,而在a的基質中沒有ATP合成酶D.此類細胞可作為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材料1. 取某種植物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新鮮葉片,用打孔器將葉片打出若干圓片,圓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組。甲組立即烘干處理并測得圓片干重為A,乙組保持濕潤且置于一個黑暗密閉裝置內,丙組保持濕潤且置于一個密閉裝置內并給予適宜強度的光照。乙組和丙組其他條件一致,一小時后,測得乙裝置內圓片干重為B,丙裝置內圓片干重為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C減A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的真光合速率B.C減B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的凈光合速率C.A減B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的呼吸速率D.實驗過程中,乙組圓片葉肉細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1.為研究酵母菌的發(fā)酵產物,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下圖甲所示的裝置,且甲圖中酵母菌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含量一定,將有關檢測結果繪制成圖乙。①號、②號試管中均加入3 mL蒸餾水和一定量的檢驗試劑。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檢驗發(fā)酵產物酒精需向①號試管中滴加含重鉻酸鉀的濃硫酸B.設②號試管作對照組是為了排除溫度對實驗的干擾C.圖乙曲線d表示①號試管內玻璃管口氣泡釋放速率的變化D.裝置中的①號試管內玻璃管口的氣泡是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濃度的CO2和適當?shù)臏囟葪l件下,測定A植 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速率,結果如下表,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光照強度(klx)光飽和時光照強度(klx )光飽和時CO2吸收量(mg/100 cm2葉?小時 )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mg/100 cm2葉?小時)A植物13115.5B植物393015注:光飽和:當光照強度增加到某一點后,再增加光照強度,光合強度也不增加的現(xiàn)象。A.與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照條件下生長的植物B.當光照強度超過9 klx時,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暗反應跟不上光反應C.當光照強度為9 klx時,B植物的總光合速率是45 mgCO00 cm2葉?小時D.當光照強度為3 klx時,A植物與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為4 mgCO00 cm2葉?小時.”皮革奶”是指添加過”皮革水解蛋白”的乳制品!逼じ锼獾鞍住笔怯善じ锏南履_料甚至是動物的毛發(fā)等物質經過水解生成的一種粉狀物。這種粉狀物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添加至乳制品中可以增加其蛋白含量。但其中含有重鉻酸鉀和重鉻酸鈉等有毒物質,人體吸收后可致關節(jié)疏松、腫大,甚至造成兒童死亡。下列有關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皮革奶”對人體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是蛋白質含量過低,不能滿足人體的需求 B.由8個氨基酸組成一分子的環(huán)狀八肽,形成7個肽鍵,失去7分子的水C.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可以經常食用 D.在蛋白質的鑒定試驗中,應該先加A液,再加B液,且不需要加熱處理 .下列關于幾種化學元素與光合作用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C是組成糖類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從開始先后經、形成 B.N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之一,沒有N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C.O是有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中的氧來自于水 D.P是構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應階段和暗反應階段均有ATP的合成2.關于人體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 R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 B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場所 C線粒體內膜蛋白質和脂質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爾基體與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形成有關2.通過一定方法將細胞質內的各種結構分開后進行元素分析,以下各項中,磷元素含量最低的是A.內質網B.核糖體C.染色體D.中心體 2.下圖表示化合物a和m參與化合物b的構成情況,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若m為腺嘌呤,則b可能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在噬菌體、煙草花葉病毒體內b均為4種 C.若a為核糖,則ADP脫去一個磷酸后,可形成b D.若a為脫氧核糖,則由b構成的核酸可存在于HIV中 .甲種子萌發(fā)時釋放CO2的量大于吸入O2的量,乙種子萌發(fā)時吸入O2的量大于釋放CO2的量,最可能的原因是A.甲的呼吸底物有糖類和脂肪,乙的呼吸類型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并存B.甲的呼吸類型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并存,乙的呼吸底物有糖類和脂肪C.甲的無氧呼吸強度大于有氧呼吸強度,乙的呼吸消耗脂肪的量大于糖類D.甲的呼吸消耗脂肪的量大于糖類,乙的無氧呼吸強度大于有氧呼吸強度.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制作步驟是:解離 漂洗 染色 制片B.利用質壁分離實驗可判斷成熟植物細胞的死活C.在紫色洋蔥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液泡由小變大,紫色變淺D.在圓形濾紙的中央,滴上綠色葉片的色素濾液,色素分離后,可看到近似同心環(huán)狀的幾個色素圈,最內圈呈藍綠色.下圖是按順時針方向表示的4種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扇形面積大小代表相應階段占整個細胞周期時長的比例),其中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的b→a→b表示細胞增殖過程的一個細胞周期B.甲圖的b→a與丙圖的b→a所用的時間可能一樣長C.從a→b,由于DNA的復制使染色體數(shù)目增加一倍D.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材料最好是選植物甲.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現(xiàn)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各種組織細胞的衰老是同步進行的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細胞隨著發(fā)育逐漸凋亡C.細胞癌變是細胞高度分化的結果 D.皮膚上的“老年斑”是細胞凋亡的產物. 蝴蝶將一株油菜的花粉帶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頭上后,即可發(fā)生花粉萌發(fā)、花粉管伸長、釋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應;江西省南康中學2013-2014學年度高二第一學期第三次大考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15623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