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是偉大的詩人杜甫制作,這篇文章是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大大小小的考試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登岳陽樓賞析,那么同學(xué)們你們對登岳陽樓這篇古文理解透徹了嗎?下面請參考關(guān)于登岳陽樓賞析的資料,以此提高自身的語文分析能力。
背景介紹及賞析: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他系舟岳陽城下,在岳陽寫下《登岳陽樓》、《泊岳陽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陽樓》。《登岳陽樓》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觸景感懷之作。時年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jié)僅有兩年,患肺病及風(fēng)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巳聾,靠飲藥維持生命。杜甫一生僅此一次登過岳陽樓,此后漂泊湖湘腹地最后葬于平江小田,長眠岳州。
這首詩的意境是十分寬闊宏偉的。詩的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說廣闊無邊的洞庭湖水,劃分開吳國和楚國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個地飄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個字,就把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邊無際的巨大形象特別逼真地描畫出來了。
【賞析一】
首聯(lián)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從而擴大了時空領(lǐng)域。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xiàn)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fā)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xiàn)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歸根結(jié)蒂是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
頷聯(lián)是洞庭的浩瀚無邊。洞庭湖坼吳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無際,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幾云夢!這是寫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寫景如此壯闊,令人玩索不盡。
頸聯(lián)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坝H朋無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質(zhì)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從大歷三年正月自夔州攜帶妻兒、乘舟出峽以來,既“老”且“病”,飄流湖湘,以舟為家,前途茫茫,何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敘如此落寞,于詩境極悶極狹的突變與對照中寓無限情意。
尾聯(lián)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上下句之間留有空白,引人聯(lián)想。開端“昔聞洞庭水”的“昔”,當(dāng)然可以涵蓋詩人在長安一帶活動的十多年時間。而這,在空間上正可與“關(guān)山北”拍合!薄皯{軒”與“今上”首尾呼應(yīng)。
【賞析二】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杜甫由夔州出三峽,暮冬臘月,泊舟岳陽城下,登樓遠眺,觸景生情,寫了這首詩。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薄拔袈劇睂憦那皩Χ赐ズ馍缴难瞿剑敖裆稀苯淮鷷r間,“岳陽樓”點明地點,寫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陽樓觀賞洞庭湖的美景風(fēng)光。今、昔二句互文,名勝早聞,今始得見,平生一快。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由喜悅之心來觀賞洞庭湖,真是遼闊無邊,分裂吳、楚兩地,吞吐日月星辰,氣勢宏偉,氣象萬千。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惫P鋒一轉(zhuǎn),回到現(xiàn)實之中,想到自己自成都至湖南,長期浮舟江上,與親朋隔絕,無一消息,加上年已五十七歲,老病纏身,孤身飄零。這里,自己的孤寂與上聯(lián)的湖闊雄壯形成鮮明的對比,愈益顯出自己的痛苦之情。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睂懺娙说牟┐蠼髴。詩人憑軒老淚橫流,不僅是有感于自己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縱目遠眺,遙想北方邊境,戰(zhàn)亂未平,國家艱危,這才是詩人悲痛的真正原因。
這首詩采用以樂寫悲的手法,語言質(zhì)樸自然,意境渾厚深遠,感情曲折真摯,發(fā)飄零孤寂之悲哀,感戰(zhàn)事亂離之不停,一唱三嘆,令人扼腕。
讓同學(xué)們加強對登岳陽樓賞析,不僅僅是為了更好的背誦這篇文章,同時也是為了提升自身的分析語文試題的能力和語文答題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160517.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二語文課文改寫作文:《孔雀東南飛》新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