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陽市八中2013-2014年上學期高二期末考試化學試卷本卷分I卷選擇題和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頁,滿分100分,考試90分鐘。第I 選擇題(共分)一、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學知識的某些問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 人的皮膚在強紫外線的照射下將會失去生理活性 ②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產(chǎn)品保鮮③ 變質(zhì)的油脂有難聞的特殊氣味,是由于油脂發(fā)生了水解反應④ 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蠶絲和蜘蛛絲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zhì)⑤ 蜂蟻叮咬人的皮膚時將分泌物甲酸注入人體,此時可在患處涂抹小蘇打或稀氨水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④⑤ D.全部.用括號中的試劑除去下列各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其中正確的是A.苯中的甲苯(溴水) B.四氯化碳中的乙醇(水)C.烷中的乙烯() D.溴苯中的溴(水).下列各組有機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一一鑒別的是 A、甲苯、苯、已烯 B、已炔、己烯、四氯化碳C、已烷、苯、乙醇 D、已烯、苯、 四氯化碳.比較物質(zhì)沸點:乙醇烷;正丁烷異丁烷;1-丁烯1-庚烯,其中正確的是 A. B. C. D.5.有七種物質(zhì):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異戊二烯、⑤2-丁炔、⑥環(huán)己烷、⑦環(huán)已烯,既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又能因反應而使溴水褪色的 A.③④⑤ B.④⑤ C.④⑤⑦ D.③④⑤⑦6. A.CH2=CH-CN B.CH2=CH-CH=CH2 C. D.7..下列各組中的反應,屬于同一反應類型的A.由溴烷水解制醇;由制醇B.由甲苯硝化制對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環(huán)己烷消去制環(huán)己烯;由丙烯加溴制二溴丙烷D.;9.下列化合物中,既顯酸性,又能發(fā)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酯化反應和消去反應的是 A. B.CH2(CHO)-CH2-CH(OH)-COOH C.CH3—CH=CH—COOH D.CH3CH(OH)CH2CHO 10.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是(夾持儀器未畫出)A.裝置用于檢驗溴丙烷消去產(chǎn)物 B.裝置用于石油的分餾C.裝置用于實驗室制硝基苯 D.裝置可裝置證明酸性:鹽酸>碳酸>苯酚有機物分子中基團間的相互影響會導致化學性質(zhì)的不同下列敘述不能說明上述觀點的是A.苯酚能與NaOH溶液反應,而乙醇不行B.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C.苯與液溴在鐵作催化劑下發(fā)生反應,而苯酚與濃溴水混合就能發(fā)生反應D乙烯可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乙烷不能A.Ag(NH3)2OH B.溴水 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15.由兩種氣態(tài)烴組成的混合氣體,其所含的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zhì)量之比為24?3,則混合氣體的組成及其體積比可能是A.C2H2和C2H4,體積比為1:1 B.C2H2和C2H6,體積比為1: 3C.C2H4和C2H6,體積比為2:1 D.CH4和C3H4,體積比為1: 1由甲酸甲酯、葡萄糖、乙醛、丙酸四種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已知其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7%,則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A、54% B、63% C、9% D、12%則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異構體的數(shù)目為 A. 6 B. 4 C. 3 D. 218. 將一定量有機物充分燃燒后的產(chǎn)物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經(jīng)過濾得到沉淀20g,濾液質(zhì)量比原石灰水減少5.8g。該有機物不可能是A.C2H2 B.HOCH2CH2OH C.C2H6O D.CH3OCH319. 對于A2 + 3B2 2C來說,以下化學反應速率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v(B2) =0.8mol/(L?s) B、v(A2) =0.4mol/L?s) C、v(C) =0.6mol/L?s) D、v(B2) =42mol/(L?min)20. 在一定的條件下,將10molH2和1molN2充入一密閉容器中,在適當條件下使其發(fā)生反應:N2+3H22NH3,達到平衡后。則H2的轉(zhuǎn)化率可能是A.35% B.30% C.25% D.75%21.在一定溫度下,下列敘述不能作為可逆反應A(g)+3B(g)2C(g)達到平衡的標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是B的生成速率的倍②單位時間生成a mol A,同時生成3a mo1B ③A、B、C的濃度不再變化 ④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⑤混合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不再變化 ⑥單位時間消耗 a mol A,同時生成3amolB⑦A、B、C 的分子數(shù)目比為1∶3∶2A.⑤⑥ B.⑥④ C.①③ D.②⑦.COCl2(g) CO(g) + Cl2(g)?H>0。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①升溫 ②恒容通入惰性氣體③增加CO濃度 ④減壓 ⑤加催化劑 ⑥恒壓通入惰性氣體,能提高COCl2轉(zhuǎn)化率的是A.①④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⑤⑥ 2Z(g)+W(s) ;△H>0達到平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向平衡混合物中加人少量W,逆反應速率增大 B.平衡后加人X,上述反應的△H增大 C.溫度不變,將容器的體積變?yōu)?V L,Z的平衡濃度變?yōu)樵囊话?D.當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時,可以證明此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24. 2 mol A與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2A(g)+3B(g) 2C(g)+zD(g),若2s后,A的轉(zhuǎn)化率為50%,測得v (D)=0.25 mol?L-1?s-1,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 v(C)=v(D)=0.25 mol?L-1?s-1 B.z=3 C.B的轉(zhuǎn)化率為25% D.C的體積分數(shù)為8.6%25. 某溫度時,一定壓強下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X(g)+bY(g) cZ(g)+dW(g),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壓強增大至原來的2倍,當再達到平衡時,W的濃度為原平衡狀態(tài)的1.8倍,下列敘述正確是 A. 平衡正移 B. (a+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19925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