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荊州市部分縣市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荊州市部分縣市2013~2014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中二年級化學試題考試時間:2014.1.18 7 : 30-9 : 0考生須知:1.本卷試題分為第Ⅰ卷、第Ⅱ卷,滿分 100 分,答題時間 90 分鐘。2.本卷答題時不得使用計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或涂改液)、修正帶。3.答題時將答案均填在答卷相應題號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題或答在草稿紙上無效?赡苡玫降南鄬υ淤|(zhì)量:.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 Ba:137第Ⅰ卷(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H2與O2發(fā)生反應的過程用模型圖示如下(“—”表示化學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過程Ⅰ是吸熱過程B.過程Ⅲ一定是放熱過程C.該反應過程所有舊化學鍵都斷裂,且形成了新化學鍵D.該反應的能量轉(zhuǎn)化形式只能以熱能的形式進行2.(改編組合)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A.明礬水解時產(chǎn)生具有吸附性的膠體粒子,可作漂白劑B.焊接時用NH4Cl溶液除銹與鹽類水解無關(guān)C.生活中用電解食鹽水的方法制取消毒液,運用了鹽類的水解原理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慢慢滴入BaCl2溶液,溶液的紅色逐漸褪去3.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用來表示物質(zhì)變化的化學用語中,不正確的是 A.水解反應是典型的可逆反應,水解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稱為水解常數(shù)(用Kh表示),Na2CO3第一步水解反應的水解常數(shù)的表示式 Kh≤。B.HS-電離的離子方程式:HS-+H2OH3O++S2-CN2(g)+3H2(g)2NH3(g) △H<0,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V(H2)和氫氣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變小D.CO(g)的燃燒熱是283.0 kJ?mol-1,則表示CO(g)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4. 下列事實解釋準確的是A.糕點包裝中常見的脫氧劑組成為還原性鐵粉、氯化鈉、炭粉等,其脫氧原理與鋼鐵的吸氧腐蝕相同。脫氧過程中鐵作原電池正極,電極反應為:Fe-2e=Fe2+B.酸性氫氧燃料電池的正極電極反應為:2H2O+O2+4e=4OH-C.CaCO3(s)=CaO(s)+CO2(g)室溫下不能自發(fā)進行,該反應的△S>0,說明反應△H>0D.鉛蓄電池的正極反應為:PbO2+4H++2e-=Pb2++2H2O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對于一個確定的反應來說,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值越大,反應限度越大B.鋁熱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因此常溫下就能順利發(fā)生C.碳酸銨[(NH4)2CO3]在室溫下就能自發(fā)地分解產(chǎn)生氨氣,碳酸銨分解是因為生成了易揮發(fā)的氣體,使體系的熵增大D.對于化學反應COCl2(g)CO(g)+Cl2(g) ΔH<0當反應達平衡時,恒溫恒壓條件下通入Ar,能提高COCl2的轉(zhuǎn)化率6.溫度為T時,向2.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反應PCl5(g) PCl3(g)+Cl2(g)經(jīn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下表:t/sn(PCl3)/ mol00.160.190.200.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為v(PCl3)=0.0032 mol?L-1?s-1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時,c(PCl3)=0.11 mol?L-1,則反應的△H<0C.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達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達到平衡時,PCl3的轉(zhuǎn)化率小于80%7.已知酸H2B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關(guān)系:①H2B=H++HB-,②HB-H++B2-,則下列說法中一定正確的是A.NaHB溶液不一定呈酸性,Na2B溶液不一定呈堿性B.在Na2B溶液中一定有:c(Na+)=2c(B2-)+c(HB-)+c(H2B)C.NaHB水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B-)+c(OH-)+2c(B2-)D.在Na2B溶液中一定有:2c(OH-)=c(H+)+c(HB-)8.蓋斯定律在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義,有些反應的反應熱雖然無法直接測得,但可以用蓋斯定律間接求得。已知3.6 g碳在6.4 g的氧氣中燃燒,至反應物耗盡,并放出x kJ熱量;已知每摩爾單質(zhì)碳完全燃燒生成CO2放出熱量為y kJ,則1 mol C與O2反應生成CO的反應熱ΔH為A.-y kJ?mol-1B.-(10x-y)kJ?mol-1C.-(5x-0.5y)kJ?mol-1D.+(10x-y)kJ?mol-19.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確的是A.等質(zhì)量的硫蒸氣和硫黃分別完全燃燒,前者放出的熱量多B.a(chǎn) ℃、b kPa下,將0.5 mol O2和1.5 mol H2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H2O(g),放熱c 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2H2(g)+O2(g)=2H2O(g) ΔH=-2c kJ?mol-1C.常溫常壓下,2.8 g CO氣體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28.26 kJ,則表示CO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O(g)+O2(g)=2CO2(g) ΔH=-565.2 kJ?mol-1D.稀硫酸溶液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1,則稀醋酸溶液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57.3 kJ?mol-110.下列對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確的是A.Ksp(AB2)小于Ksp(CD),則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B.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在氯化銀的沉淀溶解平衡體系中,加入蒸餾水,氯化銀的Ksp增大D.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如果再加入難溶性的該沉淀物,將促進溶解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用坩堝鉗夾住一小塊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到熔化,但熔化的鋁并不滴落,是因為鋁表面生成了熔點更高的氧化鋁。B.銅屬于重金屬,它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銅鹽有毒,能使蛋白質(zhì)失去活性,故誤食銅鹽后,應立即服用牛奶或蛋清急救再送醫(yī)院治療。C.鹽橋中通常裝有瓊脂的KCl溶液,形成如圖所示原電池的閉合回路時,氯離子向正極移動,鉀離子向負極移動。D.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變大。12.下列有關(guān)碳酸鈉或碳酸氫鈉能發(fā)生水解的觀點正確的是A.在一定條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H2OHCO+OH-,通入CO2,平衡朝正反應方向移動B.25℃時,濃度均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只存在電離平衡,不存在水解平衡C.熱的純堿液去油污效果好,因為加熱可使CO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堿性增強,去污力降低D.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種溶液:c(NaOH)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21632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