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培正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廣州市培正中學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高二化學試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第一部分 選擇題(4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24分)1、化學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措施有利于節(jié)能減排、保護環(huán)境的是(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開采與使用 ②研發(fā)易降解的生物農(nóng)藥 ③應用高效潔凈的能源轉(zhuǎn)化技術(shù)④鄉(xiāng)下田間焚燒秸稈 ⑤推廣使用節(jié)能環(huán)保材料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②④⑤2、下列變化過程,屬于放熱反應的是( )① 液態(tài)水變成水蒸氣 ② 酸堿中和反應 ③ 濃H2SO4稀釋 ④ 固體NaOH溶于水 ⑤ H2在Cl2中燃燒 ⑥ 弱酸電離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⑤3、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ΔH=-57.3 kJ?mol-1,則H2SO4和a(OH)2反應的中和熱ΔH=2×(-57.3)kJ?mol-1B.吸熱反應一定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C . 1 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D.CO燃燒熱為283.0 kJ?mol-1,則2CO2(g) =2CO(g)+O2(g)的ΔH=+566.0 kJ?mol-14、據(jù)報道,科學家開發(fā)出了利用太陽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劑。下列有關水分解過程的能量?變化示意圖正確的是( )5、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經(jīng)測定反應開始后的2s內(nèi)氣的平均速率:ν(NH3)=0.3mol/(L?s),則2s末NH3的濃度為 A.0.60mol/L B.0.50mol/L C.0.45mol/L D.0.55mol/L6、下列各組實驗中溶液最先變渾濁的是( 。   A.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應溫度10℃   B.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應溫度10℃   C.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應溫度30℃   D.0.2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應溫度30℃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凡是放熱反應都是自發(fā)的,由于吸熱反應都是非自發(fā)的B.自發(fā)反應在恰當條件下才能實現(xiàn)C.催化劑不影響反應活化能但能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從而增大反應速率D.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從而使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大8、難揮發(fā)性二硫化鉭(TaS2 )可采用如下裝置提純。將不純的TaS2 粉末裝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適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熱爐中。反應如下:TaS2 (s)+2I2 (g) TaI4 (g)+S2 (g)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不同溫度區(qū)域,TaI4 的量保持不變B.在提純過程中,I2 的量不斷減少C.在提純過程中,I2 的作用是將TaS2 從高溫區(qū)轉(zhuǎn)移到低溫區(qū)D.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與TaI4 和S2 的濃度乘積成反比二、雙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16分)9、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注:的絕對值均正確)( )A.C2H5OH(l)+3O2(g) == 2CO2(g) +3H2O(g);△H= —1367.0 kJ/mol(燃燒熱)B.NaOH(aq) + HCl(aq) == NaCl(aq) + H2O(l);△H= —57.3kJ/mol(中和熱)C.S(s) + O2(g) == SO2(g);△H= —269.8kJ/mol(反應熱)D.2HCl(g) == Cl2(g) + H2(g);△H= — 184.6kJ/mol(反應熱)10、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轉(zhuǎn)化:2NO2(g)N2O4(g) △H <0。在恒溫條件下將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通入一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物濃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右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的兩條曲線,X表示N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B.前10 min內(nèi)用v(N2O4 ) = 0.2 mol/(L?min)C.25 min時,NO2轉(zhuǎn)變?yōu)镹2O4的反應速率增大,其原 因是將密閉容器的體積縮小為1LD.前10 min內(nèi)用v(NO2) = 0.04 mol/(L?min)11、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A(g)+3B(g) 2C(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影響,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下列關系圖:下列判斷一定錯誤的是( )A.圖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且乙使用的催化劑效率較高B.圖Ⅱ研究的是壓強對反應的影響,且甲的壓強較高C.圖Ⅱ研究的是溫度對反應的影響,且甲的溫度較高D.圖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且甲使用的催化劑效率較高12、已知NaHSO4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NaHSO4 = Na++H++SO42—。某溫度下,向pH=6的蒸餾水中加入NaHSO4晶體,保持溫度不變,測得溶液的pH為2。下列對該溶液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該溫度為常溫25℃ B.由水電離出來的H+的濃度是1.0×10-12mol?L-1C.加入NaHSO4晶體抑制了水的電離D.該溫度下加入等體積濃度為0.01 mol/L的NaOH溶液可使該溶液恰好呈中性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60分)13、(16分)把煤作為燃料可通過下列兩種途徑:途徑I:C(s) +O2 (g) == CO2(g) △H10 ②再燃燒水煤氣:2CO(g)+O2 (g) == 2CO2(g) △H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21815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