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1、我國每年總有一些地方發(fā)生水旱災害,與此相關的因素是( ) A地形復雜 B夏季風強弱變化 C海岸線漫長D.緯度位置2、云貴高原、青藏高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農業(yè)特色依次具有下面所列的是)A.河谷農業(yè)、綠洲農業(yè)、灌溉農業(yè)、壩子農業(yè)B.壩子農業(yè)、河谷農業(yè)、灌溉農業(yè)、綠洲農業(yè)C.壩子農業(yè)、灌溉農業(yè)、綠洲農業(yè)、河谷農業(yè)D.灌溉農業(yè)、河谷農業(yè)、綠洲農業(yè)、壩子農業(yè)、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①冬小麥與春小麥主要產區(qū)的分界線②農區(qū)畜牧業(yè)與牧區(qū)畜牧業(yè)的界線③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的界線④亞熱帶常綠闊林帶與暖溫帶落葉闊葉樹帶的界線A①③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讀圖,完成題、一般情況下,河流R( )A.水量小,含沙量很大B.一年中河水上漲開始時間落后于長江C.冬季無結冰期D.一年中有春季和夏秋季兩個汛期、城市P是我國著名的( )A.能源和石油化學工業(yè)基地業(yè)基地B.紡織和食品工C.木材和造紙工業(yè)基地D.采礦和鋼鐵工業(yè)基地、與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相比,圖中平原地區(qū)成為商品糧基地的優(yōu)勢條件是( 。〢.單位面積產量高B.水熱條件好C.交通發(fā)達D.人均耕地面積大、開墾平原首先應該( 。。潘。黾油寥婪柿 .平整土地 D.引入灌溉水源、平原生產糧食的不利的自然條件主要是(。。疅崃織l件 。寥罈l件 .降水條件 .光照條件我國地域遼闊,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qū),氣候類型多樣,據此回答-12題:、下列地區(qū),具有“山下有花山上雪”“一山居然四季全”氣候特征的是 )A.陰山地區(qū) B.祁連山地區(qū)C.雪峰山地區(qū) D.橫斷山區(qū)、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這是由于①太陽輻射的南北差異 ②離海遠近的不同 ③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 ④山脈的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圖是我國某城市氣溫各月變化曲線圖,與之相符的城市是A.拉薩 B.長春 C.昆明 D.?1、我國黑龍江省的呼瑪縣成為世界種植水稻最北的地區(qū)是由于A.季風的影響B(tài).地形的影響C海陸位置的影響D.緯度位置的影響-15題。13、鄱陽湖在冬季成為遷徙鳥群重要棲息地的原因是( ) A .湖灘面積大,水淺 B .湖底砂礫石廣布,水質好 C .湖區(qū)少有大霧,能見度好 D .湖泊受人類活動影響小14、鄱陽湖冬、夏水面景象變化的原因是( ) A .湖底有線狀洼地,冬季河道封凍,夏季來水量大 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 .湖底有線狀洼地,水位季節(jié)差異明顯 D .湖底平坦,長江頂托作用季節(jié)變化明顯15、過去50年來,鄱陽湖濕地大面積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積 B .圍湖造田 C .氣候變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區(qū)地殼明顯抬升讀圖,分析回答-題:、202年12月17日,河流在P處突然決堤 泛濫,這主要是因為(。 .上游開河解凍,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庫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標準過低所導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圖中Q處附近山地可能是(? ) A.天山 B.太行山 C.六盤山 D.賀蘭山、Q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歷史悠久,影響該地農業(yè)生產的主導因素是( 。〢.水熱條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D.地勢低平讀“我國西部部分地區(qū)”圖,回答-21題。、西藏蘊藏較豐富,且屬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是A.水能、太陽能B.風能、煤C地熱能、天然氣D.太陽能、地熱能、( ) 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C.地勢低洼,一望無際 D.崎嶇不平,多山間小盆地21、本地小麥高產的主要原因是A.二氧化碳的濃度高 B氣溫低,水分蒸發(fā)少 C雨量適當 D晝夜溫差大,太陽輻射?世界平均中國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準噶爾盆地海河流域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率30%20%92%79%80%95%一年內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xù)種植超過一熟(茬)作物的種植制度,稱為復種。近年來,我國某些水稻產區(qū)的復種制度發(fā)生了變化,下表是1999~2006年我國部分省區(qū)復種制度變化造成水稻產量變化(單位:萬噸)的簡圖,據此完成題。1999年2002年2006年甲-31-435-540乙87-32193安徽2-3039廣東-82-269-302近年來我國南方主要水稻產區(qū)雙季稻大面積改為單季稻,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氣候變化 B.稻米供過于求C.勞動力流失 D.城市用地擴大下列組合與表中甲、乙兩省對應的是( )A.福建、黑龍江 B.江蘇、西藏C.湖北、云南 D.浙江、江西二、綜合題。(共40分)31、右圖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由圖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回答:(13分)(1)分析三基地發(fā)展共同的有利自然條件。(2)比較A、B、C三地在耕作制度和主要農作物上的差異,并填寫下表:耕作熟制主要糧食作物主要經濟作物ABC(1)中線調水工程從南到北依次經過的四個省級行政區(qū)是 、 、 、 。(4分)(2)中線調水工程的主要受水地區(qū),分布有全國重要的自然資源、工業(yè)基地,也是全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產區(qū)。下面的自然資源、工業(yè)基地、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組合,最符合中線調水工程和主要受水地區(qū)的是( )(1分)A.有色金屬滬寧杭水稻油菜 B.煤、鐵、石油遼中南小麥大豆C.石油、海鹽京津唐小麥棉花 D.石油、煤、鐵京津唐小麥花生(3)長江徑流量遠大于黃河徑流量的主要非氣候原因是 。(1分)(4)南水北調是為了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是 ,形成該特征的氣候原因是 。(2分)(5)造成華北平原水資源緊張的主要社會原因是 。(2分)(6)據推算,到2030年,黃淮海平原年缺水量400億m3。通過中線和東線調水能否達到缺水量與補水量的平衡? 。對已經預測到的這種結果除調水外還應實施哪些對策?(4分)33、東北地區(qū)是我國以機械等部門為主的老工業(yè)基地。下表 為“東北產業(yè)結構變化表”,下圖為“東北某城市以煤炭為主導產業(yè)的產業(yè)結構調整模式圖”。(13分) ?(1)請簡述東北地區(qū)發(fā)展機械工業(yè)的有利區(qū)位條件。(6分)(2)產業(yè)結構調整是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與1978年相比,2005年產業(yè)結構的變化特點是? ?,? ?,? ?。(3分)(3)圖13中,字母A表示? ?工業(yè),B表示? ?工業(yè)。(2分)(4)工業(yè)旅游是指以工業(yè)生產場所、工業(yè)產品、工業(yè)生產工藝過程等為主要吸引物開發(fā)的旅游項目。開發(fā)工業(yè)旅游最主要的條件是(填代號)? ?。(2分)A.市場距離 ? B.地區(qū)接待能力C.資源的游覽價值D.旅游環(huán)境承載量江西省興國縣將軍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245810.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撫州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