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學(xué)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古代詩文閱讀(共49分)(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1-4題(22分)—————————————————————————————————————————————————————————————————— 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6分)2.這首詞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含蓄”和“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的主張,試分析是用哪些手法表現(xiàn)出來的,表達了詩人什么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見嵩山?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日暮北風(fēng)吹雨去,數(shù)峰清瘦出云來。[注] 張耒,北宋詩人。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因受蘇軾牽連,累遭貶謫。?3.初見嵩山是怎樣的心情?這樣的心情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結(jié)合全詩簡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數(shù)峰清瘦出云來”一句妙在何處?試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做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句名篇默寫(8分)5.補足下列詩句中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胡天八月即飛雪。(3)濁酒一杯家萬里,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5)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艱。(6)__________________,渺滄海之一粟。(7)三歲為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三)文言文閱讀(19分)曼卿,諱延年,姓石氏,其上世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閑走南歸。天子嘉其來,將祿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諱補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勁武,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讀書不治章句,獨慕古人奇節(jié)偉行非常之功,視世俗屑屑無足動其意者。自顧不合于時,乃一混以酒。然好劇飲大醉,頹然自放。由是益與時不合。而人之從其游者,皆知愛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閣校理卒于京師。 曼卿少舉進士,不中,真宗推恩,三舉進士皆補奉職。曼卿初不肯就,張文節(jié)公素奇之,謂曰:“母老乃擇祿邪?”曼卿矍然起就之,遷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濟州金鄉(xiāng)縣。嘆曰:“此亦可以為政也!笨h有治聲,通判乾寧軍。丁母永安縣君李氏憂,服除,通判永靜軍,皆有能名。充館閣?,累遷大理寺丞,通判海州,還為校理。 莊獻明肅太后臨朝,曼卿上書,請還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國,德明盡有河南而臣屬,遂務(wù)休兵養(yǎng)息,天下晏然,內(nèi)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書言十事,不報。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見。稍用其說,籍河北、河?xùn)|、陜西之民,得鄉(xiāng)兵數(shù)十萬。曼卿奉使籍兵河?xùn)|,還稱旨,賜緋衣銀魚。天子方思盡其才,而且病矣。既而聞邊將有欲以鄉(xiāng)兵扦賊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雜,若怯者見敵而動,則勇者亦牽而潰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則人人皆勝兵也。”其視世事,蔑若不足為。及聽其施設(shè)之方,雖精思深慮,不能過也。狀貌偉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繩以法度,退而質(zhì)其平生趣舍大節(jié),無一悖于理者。遇人無賢愚,皆盡欣歡。及閑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惡,當(dāng)其意者無幾人。其為文章,勁健稱其意氣。 (節(jié)選自歐陽修《石曼卿墓表》)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丁母永安縣君李氏憂 憂:指父母喪事 B.稍用其說 稍:稍微 C.若不可繩以法度 繩:約束 D.及閑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惡 否:貶斥、議論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石曼卿“有遠見”的一組是(3分)( ) ①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 ②曼卿矍然起就之,遷殿直 ③請還政天子 ④曼卿上書言十事 ⑤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 ⑥其視世事,蔑若不足為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石曼卿年少時放蕩不拘,讀書不研究章節(jié)句讀,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zhèn)ス?jié)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尋常功勞的人,自認為不合于時,常大飲而醉。 B.石曼卿不顧個人安危,兩次上書進諫,一為太后干預(yù)朝政,一為朝廷的邊防擔(dān)憂,他主張?zhí)綍r期練兵,防患未然。 C.作者刻畫石曼卿,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結(jié)局,再回頭敘寫他一生的幾件重要事情,這有制造懸念、吸引讀者、引起共鳴的作用。D.石曼卿儀表英俊,性格豪爽,文武雙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為人,遒勁剛健,他生逢其時,深得皇帝重用,可惜已病重,只活了48歲。9.翻譯文中畫線句子(10分) (1)天子嘉其來,將祿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5分) (2)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5分) 二、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峽 谷 阿城山被直著劈開,于是當(dāng)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約是那刀有些彎,結(jié)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許,愈近峽口,便愈低。 森森冷氣漫出峽口,收掉一身粘汗,近著峽口,倒一株大樹,連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測之事,把大樹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峽頂一線藍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鷹在空中移來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長,石頭生鐵般銹著。一塊巨石和百十塊斗大石頭,昏死在峽壁根,一動不動。巨石上伏兩只四腳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爾吐一下舌芯子,與石頭們賽呆。 因有人在峽中走,壁上時時落下些許小石,聲音左右蕩著升上去。那鷹卻忽地不見去向。 順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處。臨路立一幢石屋,門開著,卻像睡覺的人。門口一幅布旗靜靜垂著。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墊路。 中午的陽光慢慢擠進峽谷,陰氣浮開,地氣熏上來,石板有些顫。似乎有了噪音,細聽卻什么也不響。忍不住干咳一兩聲,總是自討沒趣。一世界都靜著,不要誰來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個藏文字,布色已經(jīng)曬退,字色也相去不遠,隨旗沉甸甸地垂著。 忽然峽谷中有一點異響,卻不辨來源。往身后尋去,只見來路的峽口有一匹馬負一條漢,直腿走來。那馬腿移得極密,蹄子踏在土路上,悶悶響成一團。騎手側(cè)著身,并不上下顛。 愈來愈近,一到上坡,馬慢下來。騎手輕輕一夾,馬上了石板,蹄鐵連珠般脆響。馬一聳一聳向上走,騎手就一坐一坐隨它。蹄聲在峽谷中回轉(zhuǎn),又響又高。那只鷹又出現(xiàn)了,慢慢移來移去。 騎手走過眼前,結(jié)結(jié)實實一臉黑肉,直鼻緊嘴,細眼高顴,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隱在袖中,并不拽韁。藏靴上一層細土,腳尖直翹著。眼睛遇著了,臉一短,肉橫著默默一笑,隨即復(fù)原,似乎咔嚓一響。馬直走上去,屁股錦緞一樣閃著。 到了布旗下,騎手俯身移下馬,將韁繩縛在門前木樁上。馬平了脖子立著,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換一下后腿。騎手望望門,那門不算大,騎手似乎比門寬著許多,可拐著腿,左右一晃,竟進去了。 屋里極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有兩張粗木桌子,三四把長凳,墻里一條木柜。木柜后面一個肥臉漢子,兩眼陷進肉里,滲不出光,雙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騎手走近柜臺,也不說話,只伸手從胸口掏進去,捉出幾張紙幣,撒在柜上。肥漢也不瞧那錢,轉(zhuǎn)身進了里屋。少頃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騎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來一碗酒,順手把錢劃到柜里。 騎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將肉丟進嘴里,臉上凸起,腮緊緊一縮,又緊緊一縮,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頭鬈發(fā)沉甸甸慢慢松開。手掌在桌上劃一劃,就有嚓嚓的聲音。手指扇一樣散著,一般長短,并不攏,肥漢又端出一碗湯來,放在桌上冒氣。 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見。騎手將嘴啃進酒碗里,一仰頭,喉節(jié)猛一縮,又緩緩移下來,并不出長氣,就喝湯。一時滿屋都是喉嚨響。 不多時,騎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臉上蒸出一團熱氣,向肥漢微微一咧嘴,晃出門外,肥漢夢一樣呆著。 陽光已移出峽谷,風(fēng)又竄來竄去。布旗上下扭著動。馬鬃飄起來,馬打了一串響鼻。 騎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韁繩,馬就踏起四蹄。騎手翻上去,緊一緊皮袍,用腿一夾,峽谷里響起一片脆響,不多時又悶悶響成一團,越來越小,越來越小。 耳朵一直支著,不信蹄聲竟沒有了,許久才辨出風(fēng)聲和布旗的響動。(1) 下列對這篇小說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dāng)?shù)膬身検牵?分) ( ) A.小說開篇描寫峽谷,著力突出了它的“險”、“奇”、“靜”;對四角蛇的描寫,更是以動襯靜,十分生動地表現(xiàn)了這些特點。 B.肥漢“夢一樣呆著”,是被騎手喝酒吃肉時的氣概,以及酒后不痛尋常的動作和表情所震撼,“呆”突出了肥漢的性格特征 C.小說文字簡潔,注重細節(jié)描寫。“布旗上有個藏文字”、“藏靴上一層細土”,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卻巧妙地暗示出人物的身份。 D.小說擅長人物性格描寫,尤其重視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經(jīng)常在人與人、人與景的對比與海南省三亞市第一中學(xué)2015-2016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358526.html
相關(guān)閱讀: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5-2016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中檢測_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