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時間:100分鐘;總分:100分)
一、: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讀世界某地氣候資料,回答1~3題。
平均氣溫 降水量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19℃ 28℃ 20 590 1780
1.該種氣候類型可能分布在
A.巴西利亞 B.孟買 C.新加坡 D.首爾
2.該地河流
A.冬季有斷流 B.季節(jié)變化大 C.有凌汛現(xiàn)象 D.年季變化小
3.該城市規(guī)劃建設化學工業(yè)區(qū)的最理想?yún)^(qū)域位置是
A.西北郊 B.東北郊 C. 西南郊 D.城區(qū)內
讀我國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回答4~6題。
4.若圖中1地外圍閉合等高線的高度為500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地是洼地 B.1地海拔比500米低
C.1地是凸地 D.1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間
5.圖中陡崖頂部的海拔可能是
A.799米 B.899米 C999米 D. 1099米
6.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甲地可以種植甘蔗,而乙處卻不可以,原因是
A.甲地靠近海洋,降水豐富 B.甲地土壤肥沃
C.甲地緯度低,熱量充足 D.甲地位于盆地內部,熱量充足
讀亞洲局部區(qū)域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回答7—10題.
7.N處氣壓值可能為
A.1005、1010
B.1010、1015
C.1015、1020
D.1010、1020
8.下列四城市中,風速最大的是
A.烏蘭巴托
B.北京
C.合肥
D.東京
9.鄭州與合肥相比
A.鄭州氣溫高、氣壓低
B.合肥氣溫低、氣壓高
C.鄭州有降水,氣溫低、氣壓高
D.合肥有降水,氣溫高、氣壓低
10.圖中所示的時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11.非洲大陸的主要地形是( )
A.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12.有關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正確敘述是( )
A.面積最小的大洋是印度洋 B.全部位于東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
C.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亞洲 D.北回歸線穿過的大洲有非洲、亞洲和北美洲
13.有關日本的正確敘述是( )
A.季風氣候的海洋性特征顯著 B.礦產資豐富
C.北海漁場是其最大的漁場 D.平原地形為主
14.朝鮮和韓國( )
A.都是中國的陸上鄰國 B.都以農業(yè)經濟為主
C.均為雨熱同期 D.均以平原地形為主
讀右圖,回答15—16題
15.圖示區(qū)域無出?诘膰沂牵 )
A.蒙古 B.老撾
C.哈薩克斯坦 D.泰國
16.該國所在的區(qū)域著名的物產是( )
A.可可、稻米、銅、石油 B.橡膠、玉米、銅、石油
C.橡膠、稻米、錫、石油 D.香蕉、稻米、錫、金剛石
圖中等高線的等高距為1000米。讀右圖,完成17~19題。
17.圖示區(qū)域地形的突出特征是
A.遠看是,近看成川
B. 河網(wǎng)密布,北高南低
C. 地表起伏,千溝萬壑
D. 河相間,高谷深
18.河流N段的流向是
A.東北向西南 B. 西北向東南
C. 西南向東北 D.東南向西北
19.關于該區(qū)域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該區(qū)域地處板塊交界處,地殼不斷隆升
②該區(qū)域為亞熱帶濕潤氣候,流水的侵蝕和切割作用明顯
③該區(qū)域水量豐富,落差大,多峽谷,水能豐富
④該區(qū)域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⑤該區(qū)域人口稠密、人類活動頻繁,森林破壞嚴重
⑥該區(qū)域氣候高寒,冰川廣布,雪連綿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⑥
讀亞洲沿20⩝N地形單元分布示意圖,回答20——13題。
20.甲、乙、丙三大半島依次是
A.阿拉伯半島、中南半島、印度半島 B.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中南半島
C.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D.中南半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
21.有關甲、乙、丙三大半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A.乙、丙兩地水旱災害頻繁 B.均屬于亞歐板塊
C.均以黃種人為主 D.均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qū)
22.關于丙半島的敘述,錯誤的是
A.緬甸的吳哥窟世界聞名 B.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產地
C.水稻種植歷史悠久 D.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23.亞洲沿20⩝N緯線分布的氣候類型有
A.一種 B.兩種 C.三種 D.四種
讀某城鎮(zhèn)略圖,回答24~25題。
24.圖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區(qū)分別是( )
A.①住宅區(qū) ②工業(yè)區(qū) ③商業(yè)區(qū) B.①工業(yè)區(qū) ②住宅區(qū) ③商業(yè)區(qū)
C.①商業(yè)區(qū) ②住宅區(qū) ③工業(yè)區(qū) D.①住宅區(qū) ②商業(yè)區(qū) ③工業(yè)區(qū)
25.從環(huán)境效益的角度考慮,在甲處布局印染廠主要是( )
A.距離城市較遠 B.位于河流下游
C.地處盛行風下風向 D.靠近鐵路
二、綜合題:(共50分)
26.讀圖(17—1)和圖(17—2),回答下列問題:(15分)
(1)首都: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ABCD四城市中,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 _,氣溫年較差由大到小的排列是______ ___,海洋性氣候特征最顯著的是 ;大陸性氣候特征最顯著的是________ ;產生上述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位置的不同造成的;這種差異對__________業(yè)生產影響最顯著。
(3)就自然景觀(森林、草原、荒漠)說,A地可能有_________分布,D地可能有_______分布。如果讓你選擇農業(yè)發(fā)展方向,A地適宜發(fā)展_________ 業(yè),D地適宜發(fā)展_________業(yè)(種植、畜牧)。
27.讀我國某區(qū)域圖,回答問題。(9分)
(1)比較甲、乙兩地≥10℃積溫有何差異?并分析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6分)
(2)丙省是我國重要的能基地,其最具優(yōu)勢的能資是 。目前,該省的這種能資主要是通過哪些方式輸出?(3分)
28.讀世界某區(qū)域圖,回答問題。(14分)
(1)圖中①處是 (海峽),經過該海峽的海上航線被譽為 “日本的海上生命線”,為什么?(4分)
(2)描述圖中A半島的地勢特征。(2分)
(3)比較A、B兩地的氣候類型及特征的主要異同點。(8分)
29.讀我國局部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
(1)圖中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界線的脈是____、__ ;屬地勢第一、二階梯分界線的是
___ _。(均填字母)(3分)
(2)脈G西側地形單元的地貌特點是____ ,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4分)
(3)圖中a是____ 鐵路,修建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分)
(4)黃河干流從②到③河段,水量明顯減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人為原因是_________ 。(3分)
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35872.html
相關閱讀:20135月高二地理月考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