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二生物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蚌埠三中高二年級2012年3月份月考生物試卷
一、單選題:每小題1分,共40分。
1.下列物質中不應該出現(xiàn)在內環(huán)境中的是 ( )
A.神經(jīng)遞質 B.氨基酸 C.呼吸氧化酶 D.組織胺
2.某同學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NAA促進銀杏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獲得了下圖所示結果,有關本實驗分析或評價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促進插條生根的NAA濃度大小
B.銀杏插條上側芽的數(shù)目會影響實驗結果
C.促進銀杏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為c
D.用NAA處理枝條的時間應該相同
3.下列關于植物激素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 赤霉素能促進細胞的伸長
B. 生長素與棉花的落花落果無關
C.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 D. 脫落酸能抑制細胞分裂
4.以下群落演替,屬于初生演替的是 ( )
A.火災過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B.過量砍伐后的森林中的演替
C.棄耕的農(nóng)田上的演替 D.裸巖上的演替
5.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較高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噴灑幼果,可能出現(xiàn)的是
A.種子明顯增多 B.形成無籽果實 C.部分果實脫落 D.果實生長不受影響( )
6.右圖表示人體在某種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改變時,內環(huán)境中某種
激素的含量變化。條件變化和激素對應正確的是 ( )
A.嚴重焦慮——腎上腺素 B.大量喝水——抗利尿激素
C.過度饑餓——胰島素 D.溫度過高——甲狀腺激素
7.在人體內,神經(jīng)沖動的傳導不可能由 ( )
A.軸突→樹突→細胞體 B.軸突→細胞體→樹突
C.樹突→細胞體→軸突 D.細胞體→樹突→軸突
8.大面積燒傷護理不當時,易發(fā)生感染而引起嚴重后果,這主要是由于 ( )
A.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B.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
C.體液大量損失D.營養(yǎng)物質得不到及時補充
9.科學家能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出特殊的西紅柿、香蕉,食用后人體內可產(chǎn)生特定的抗體,這說明這些西紅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質至少應 ( )
A.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    B.含有特異性抗原
C.含有一些滅活的病菌     D.能刺激人體內效應T細胞分泌抗體
10.下列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傳導興奮的器官是 ( )
A.垂體 B.甲狀腺 C.下丘腦 D.腦干
11.免疫是機體的一種重要保護性功能,下列不屬于免疫反應的是 ( )
A.花粉引起哮喘 B.注射乙肝疫苗獲得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C.抗SARS病毒的抗體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滅肺炎雙球菌
12.右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刺激③處,該處細胞膜電位變?yōu)橥庹齼蓉?br />B.若從③處切斷神經(jīng)纖維,刺激④,E不能產(chǎn)生反應
C.興奮在①處神經(jīng)纖維的上傳導速度 比在②處快
D.若在④處施加一較強電刺激,圖中①—⑤處只有
⑤能測到興奮 ( )

13.如圖①、②表示人體內細胞間信號傳導常見的兩種方式;③、④表示不同的信號分子對靶細胞作用的方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下丘腦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的過程可用方式②和③表示
B.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節(jié)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到達靶細胞的過程可用方式②一①表示
C. 抗利尿激素和性激素都能通過④的方式作用于靶細胞
D.信息分子在結構1中是細胞外液運輸,而在結構2和3中是細胞內液運輸
14.下列各免疫細胞中,不能識別抗原的淋巴細胞是 ( )
(1)吞噬細胞 (2)T細胞 (3)B細胞 (4)記憶B細胞 ( 5)記憶T細胞
(6)效應T細胞 (7)漿細胞
A.(1)(7) B.(6)(7) C.(1) D.(7)
15.下圖表示人體和人體細胞內某些信息傳遞機制的模式圖,圖示中箭頭表示信息傳遞方向。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如果該圖表示一個完整的反射弧,則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經(jīng)中樞,c表示效應器,且其中的信息以局部電流的形式由a傳到c
B.如果該圖中a為下丘腦,b為垂體,c為甲狀腺,則b細胞膜外表面有識別d激素和甲狀腺激素的糖蛋白
C.如果該圖表示細胞中的遺傳信息的表達過程,則d過程只發(fā)生在細胞核中
D.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細胞和T細胞,c為B細胞,則該過程表示細胞免疫
16.下圖為突觸的結構示意圖,下列對該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圖示結構包括3個神經(jīng)元,2個突觸,興奮可在A、B神
經(jīng)元之間和A、C神經(jīng)元之間傳導
B.如果B受刺激,C會興奮,則興奮處膜外為負電位
C.突觸后膜上有接受遞質的“受體”,其化學本質是脂質
D.突觸后膜能夠將電信號轉變?yōu)榛瘜W信號
17.右上圖為細胞間信息傳遞的幾種模式示意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
A.若細胞1產(chǎn)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則靶細胞主要是肝細胞
B.若細胞2可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則其作用的靶細胞是甲狀腺細胞
C.若細胞3受到刺激產(chǎn)生興奮,則興奮部位膜外電位的變化是由正電位變?yōu)樨撾娢?br />D.若細胞4能產(chǎn)生白細胞介素,則它是由T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而
18.2008年1月我國科考隊員登上了南極“冰蓋之顛”。他們生理上出現(xiàn)的適應性變化是
①體溫下降 ②機體耗氧量降低 ③皮膚血管收縮 ④體溫調節(jié)中樞興奮性增強 ⑤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 )
19.刺激某一個神經(jīng)元引起后一個神經(jīng)元興奮。當給與某種藥物后,再刺激同一個神經(jīng)元,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沖動的傳遞被阻斷,檢測到突觸間隙中神經(jīng)遞質的量與給藥物之前相比明顯減少。這是由于該藥物 ( )
A.抑制了突觸小體中遞質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觸后膜的功能
C.與遞質的化學結構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觸前膜遞質的釋放
20.刺激某一個神經(jīng)元引起后一個神經(jīng)元興奮。當給與某種藥物后,再刺激同一個神經(jīng)元,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沖動的傳遞被阻斷,檢測突觸間隙中神經(jīng)遞質的量與給藥物之前相比基本相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阻斷現(xiàn)象自動消失。這是由于該藥物 ( )
A.抑制了突觸小體中遞質的合成 B.阻斷了神經(jīng)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遞質受體相結合的過程
C使突觸后膜上的遞質受體蛋白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壞 D.抑制了突觸前膜遞質的釋放
21.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計算所得數(shù)值與實際數(shù)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
A.標志重捕法調查野兔種群密度時個別標志物脫落
B.調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時以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
C.樣方法調查法國梧桐種群密度時在分布較稀疏的地區(qū)取樣
D.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酵母菌數(shù)量時統(tǒng)計方格內和在相鄰兩邊上的菌體
22.下圖表示人體內某些淋巴細胞的分化和某種免疫過程,數(shù)字表示過程,字母表示細胞或物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造血干細胞具有自身復制和分化兩種功能。由其形成的a、b、c細胞內蛋白質的種類有所不同
B.Y主要在內環(huán)境中發(fā)揮作用,與Y合成和分泌有關的膜性細胞器有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C.①②③過程都需要細胞膜上糖被的參與
D.當X再次侵入人體時,由于①?⑥過程的增強,才使得機體產(chǎn)生更強的免疫反應
23.將植物橫放,測量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的關系如甲圖所示,則曲線上P點最可能對應于乙圖中的位置是 ( )

A.a(chǎn) B. b C. c D. d
24.科學家做過如下實驗,把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一段燕麥胚芽鞘的形態(tài)學上端,把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甲作為接收塊放在下端;另一實驗是把一段燕麥胚芽鞘倒轉過,把形態(tài)學下端朝上,下方用瓊脂塊乙做同樣的實驗。請分析,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接收塊甲和接收塊乙的成分有何變化 ( )
A.甲含有生長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長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長素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長素
25.右圖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芽生長的影響。當植物表現(xiàn)出頂端優(yōu)勢時,頂芽和最靠近頂芽的側芽所含生長素的濃度可能依次分別為 ( )
A.a(chǎn)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26.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作用及其應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成熟細胞比幼嫩細胞對生長素更為敏感 ( )
B.頂端優(yōu)勢能夠說明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C.適宜莖生長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長
D.可利用生長素類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27.將一盤栽植物橫放于地,則其水平方向的莖近地一側生長素濃度變化的曲線為(圖中虛線表示對莖生長既不促進也不抑制的生長素濃度)( )

28.某島嶼有海底火噴發(fā)形成,現(xiàn)已成為旅游勝地,島上植被茂盛,風景優(yōu)美。下列敘述
不正確的是 A、該島嶼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xiàn) ( )
B、該島嶼形成后最初進行的群落演替屬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島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進行
D、該島嶼一定發(fā)生過漫長的群落演替過程
29.據(jù)右圖分析,正確的是 ( )
A.利用性引誘劑誘殺害蟲會影響④
B.現(xiàn)階段,我國人口的②明顯降低
C.預測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主要依據(jù)是③
D.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核心是控制①和④
30.下圖表示的是四種不同種群中不同年齡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其中種群密度可能越越小的是 ( )
表示幼年個體, 表示成年個體, 表示老年個體
31.動物學家考察某生態(tài)保護區(qū)后,認為當?shù)芈谷赫幱谠鲩L高峰期,
預測今后還能增長十幾年才會停止。動物學家作出這種判斷的信息主要自于 ( )
A.鹿群的年齡組成 B.鹿群的數(shù)量和密度 C.鹿群的性別比例D.鹿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2.右圖表示某物種遷入新環(huán)境后,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在t1時經(jīng)調查該種群數(shù)量為N,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在t2時種群個體的數(shù)量與在t0時種群個體的數(shù)量相等( )
B.在t0—t2時間內,種群數(shù)量呈“S”型增長 C.該種群在此環(huán)境中的環(huán)境負荷量約為N
D.在t1一t2時,該魚的種群數(shù)量呈下降趨勢
33.某小組進行“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實驗時,同樣實驗條件下分別在4個試管中進行培養(yǎng)(見下表),均獲得了“s”型增長曲線。根據(jù)實驗結果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試管號 I Ⅱ Ⅲ Ⅳ
培養(yǎng)液體積(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數(shù)(103個) 10 5 5 10
A.4個試管內的種群初始階段都經(jīng)歷了“J”型增長
B.試管Ⅲ內種群的K值與試管Ⅱ不同
C.4個試管內的種群同時達到K值
D.試管Ⅳ內的種群數(shù)量先于試管Ⅱ開始下降
34.右圖所示為自然環(huán)境中生物種群數(shù)量變化曲線,下列有關
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c~d處波動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動所致
B.若捕魚使其數(shù)量下降至a以下,漁業(yè)生產(chǎn)將受到嚴重影響
C.若捕殺老鼠后其數(shù)量在b,可能效果適得其反
D.c處種群個體數(shù)量不再上升的原因只與種內斗爭有關
35.給嚴重缺氧的病人輸氧時,要在純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氣體,以維持呼吸中樞的興奮,這屬于 A.神經(jīng)調節(jié) B.體液調節(jié) C.激素調節(jié) D.神經(jīng)調節(jié)和激素調節(jié)( )
36.下列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內分泌器官的是 ( )
A.垂體 B.甲狀腺 C.肝臟 D.胸腺
37.目前我國許多地方有計劃地接種“甲流感疫苗”,接種該疫苗后在體內可引起的免疫反應是 ( )
A.B細胞、T細胞和漿細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斷進行分裂
B.T細胞受刺激后釋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應的效應T細胞
C.吞噬細胞受刺激后能特異性識別甲型H1N1流感病毒
D.“甲流感疫苗”與病毒結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細胞的能力
38.某水池有浮游動物和藻類兩個種群,其種群密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食浮游動物的某種魚(丙),一段時間后,該水池甲、乙、丙三個種群中僅剩一個種群。下列關于該水池中上述三個種群關系及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甲和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
B.甲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
C.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
D.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
39.下列敘述中,不屬于種群空間特征描述的是 ( )
A.斑馬在草原上成群活動 B.每毫升河水中有9個大腸桿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隨機分布 D.木棉樹在路旁每隔5米種植
40.考場上,當你專心作答英語試題時,參與的高級中樞主要有
①大腦皮層H區(qū)(聽覺性語言中樞)②大腦皮層S區(qū)(運動性語言中樞)
③大腦皮層V區(qū)(視覺性語言中樞)④大腦皮層W區(qū)(書寫性語言中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蚌埠三中高二年級2012年3月份月考
生物答題卷

二、簡答題:41、42題每空1分,43-46題每空2分,共60分。
41.如圖中的兩條曲線分別表示甲、乙二人在攝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變化情況,據(jù)圖分析回答:
(1)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變化曲線應是 ,該病人由于 細胞受損,導致 分泌不足,血糖濃度超過160~180 g/dL,從而出現(xiàn)糖尿。
(2)糖尿病患者一般會出現(xiàn)三種癥狀:
①由于細胞內 供應不足,總感覺饑餓而多食;②由于糖尿,帶走大量的 ,而出現(xiàn)多尿、口渴、多飲現(xiàn)象;
③由于 發(fā)生障礙,使得機體內的 分解加強,導致機體逐漸消瘦,體重減輕。
(3)導致乙攝取葡萄糖一段時間后,血糖濃度下降的原因是
。

42.下面圖甲表示反射弧中三個神經(jīng)元及其聯(lián)系,其中“¬¬—○—<”表示從樹突到胞體,再到軸突末梢(即一個完整的神經(jīng)元模式);圖乙表示突觸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丙表示離體神經(jīng)纖維某一部位受到適當刺激時,受刺激部位細胞兩側出現(xiàn)的暫時性的電位變化曲線。請回答:


(1)圖甲中③結構是 ;刺激b點,則除b點外,圖中還有 點可產(chǎn)生興奮(用字母表示)。乙圖中的結構在甲圖中總共有 個。
(2)圖丙中a段表示 電位;b點膜兩側的電位差為 v,此時Na+ (內,外)流。
(3)若在a處給予一強刺激,則該處膜內的電位變化為 。
(4)正在迅速奔跑的足球運動員,他的坐骨神經(jīng)的神經(jīng)纖維上興奮傳導方向是 (填“單向”、“雙向”)的。

43.下圖為反射弧中神經(jīng)—肌肉接頭的結構及其生理變化示意圖。

(1)發(fā)生反射時,神經(jīng)中樞產(chǎn)生的興奮沿___________神經(jīng)傳到突觸前膜,導致突觸小泡與前膜________________,釋放神經(jīng)遞質(Ach);Ach與Ach受體結合后,肌膜發(fā)生電位變化,引起肌肉收縮。
(2)重癥肌無力的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統(tǒng)將Ach受體當作抗原,使B細胞被激活而增殖、分化、產(chǎn)生Ach受體抗體。Ach受體抗體與Ach受體特異性結合,造成Ach不能與Ach受體正常結合,導致_______________信號轉換過程受阻,該病在免疫學上稱為_________病。
(3)臨床上治療重癥肌無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__發(fā)育成T細胞,不能產(chǎn)生淋巴因子,從而抑制___________免疫的應答。

44.為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按表一完成了有關實驗,并定期對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進行計數(shù),繪制出酵母菌細胞數(shù)目變化曲線圖。請回答:
表一:為了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某同學按下表完成了有關實驗。
試管編號培養(yǎng)液(L)無菌水(L)酵母菌母液(L)溫度(℃)
甲10-0.128
乙10-0.15
丙-100.128
(1)該實驗探究的是 對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影響。
(2)用顯微鏡定期檢測甲、乙、丙三支試管中酵母菌數(shù)量,結果如下圖所示,請根據(jù)所給信息,判斷圖中曲線C對應的試管是_____ ____。
(3) 曲線A與B表示的酵母菌數(shù)量達到的最大值在生態(tài)學上稱為______________,A中該最大值比B中大的原因是 。

45.如圖表示生長素對某種植物根、芽和莖生長情況的影響曲線?磮D回答下列問題:
(1)促進芽生長的最適宜濃度是 ,生長素的這一濃度對根生長的效應是_ 。
(2)A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生長的效應是_ __,對芽生長的效應是_ __。
(3)B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的效應是____
(4)從圖中可以看出,植物體的根、芽和莖對生長素濃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的順序為 。

46.為研究酵母菌種群密度的動態(tài)變化,某同學按下表所列條件進行了A、B、C和D 共4組實驗,用1 000L錐形瓶作為培養(yǎng)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靜置培養(yǎng),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定時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根據(jù)實驗結果繪出的酵母菌種群密度變化曲線圖如下,請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曲線①、②和③分別是__________組、__________組和__________組的結果。
(2)B組和A組的實驗結果不同的原因是B組____________。
(3)D組和B組的實驗結果不同的原因是D組____________。
(4)在實驗過程中,直接從靜置的培養(yǎng)瓶中取培養(yǎng)原液計數(shù)的做法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是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er/39633.html

相關閱讀:生物百花園2019屆高二(下)生物強化訓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