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二歷史上冊第二次月考檢測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50分。)
1.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逼浜x是(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張實行仁政 B.主張統(tǒng)治者對人民加強控制
C.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 D.主張統(tǒng)治者清靜無為以緩和階級矛盾
2.“墻之外,目不見也;里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略知也”。引認為,君主應當( )
A.建立上傳下達的郵驛制度 B.經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間體察民情 D.加強對中央與地方官員的監(jiān)察
3.朱熹說:“若是饑而欲食,渴而欲飲,則此欲亦豈能無?……非禮勿視聽言動,便是天理;非禮而視聽言動,便是人欲!痹谥,朱熹所說的是( )
A.心即理也 B.一概反對人的欲望
C.反對違反社會規(guī)范的欲望 D.理是萬物本原
4.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世界明史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歷史長河中,有無數(shù)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論。下列人物組合與表中引順序完全吻合的是( )

A.朱熹、王夫之、顧炎武 B.程頤、黃宗羲、李贄、
C.王陽明、黃宗羲、顧炎武D.王夫之、王陽明、顧炎武
5.“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奈俏。老天不肯辨清濁,好和呆沒條道。善的人欺,貧的人笑,讀書人都累倒!边@是什么詩體?( )
A.詩經 B.楚辭
C.宋詞 D.元散曲
6.閱讀下圖,它體現(xiàn)了濃郁的( )
A.人意趣 B.民間風情
C.質樸與浪漫 D.王朝鼎盛氣象
7.郭沫若先生為某一歷史名人紀念祠題寫的楹聯(lián)為“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边@一歷史名人是( )
A.蘇東坡B.李清照C.辛棄疾D.陸游
8.“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幾更時萬古千秋”等表達是對中國戲曲形象、生動的描述。這種描述反映出中國戲曲的主要特點是( )
A.動作程式化 B.場景虛擬化 C.人物臉譜化 D.語言音樂化
9. 英國學者李約瑟在評論《九章算術》時說:“從它的社會根看,它與官僚政府組織
有密切聯(lián)系,并且專門致力于統(tǒng)治官員所要解決的問題,……‘為數(shù)學而數(shù)學’的場合極
少!币磉_的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是( )
A.重理論 B.重實用 C.重民眾 D.重探索
10.戊戌維新之前,主張維新的人發(fā)表各自意見。嚴復在《上皇帝萬言書》請皇帝“結百姓之心”,方法是“親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縱民嵩呼,瞻識共主”。譚嗣同在《仁學》中說,“君也者,為民辦事者也。事不辦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義也!币罁(jù)這些材料,下列敘述何者最為適宜?( )
A.兩位維新者,都抱有新思想,都反對舊觀念 B.嚴復思想保守,譚嗣同思想激進
C.認同維新者,重點各有不同,但都主張民主 D.嚴復思想激進,譚嗣同思想保守
11.著名學者辜鴻銘說:“咸同年間,粵匪擾亂。清廷如一叢病之軀,幾難著手。得一時髦郎中湘鄉(xiāng)曾姓者,擬方名曰口口口口,服若干劑見轉機!辈牧现惺÷缘淖肿羁赡苁牵 )
A.憲政調味湯 B.新政補元湯 C. 洋務清火湯 D.革命銷魂湯
12. 1919年梁漱溟指出,對五四運動中火燒趙家樓的學生第一要提起公訴,不公訴不足以維持民國初年剛建立的法治;第二要當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維護學生的愛國熱情。下列哪項與其觀點一致( )
A. 要在法律框架內理性表達愛國情感 B. 要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反封建
C. 要維護北洋政府的專制統(tǒng)治 D. 要用法律阻止學生開展愛國運動
13.201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日。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階級競爭說恰如一條金線,把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從根本上聯(lián)系起!钡氖牵 )
A.《庶民的勝利》B.《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C.《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D.《敬告青年》
14.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質特征是( )
A.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B.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國共產黨人的集體智慧結晶 D.一脈相承而且與時俱進
15.鄧小平理論是在繼承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集中全黨全國人民智慧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在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理論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 )
A.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 B.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國情的結合
C.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D.滿足人民對于經濟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
16.“我?guī)Я藥纂p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于原子彈的知識獻給祖國,”這是鄧稼先歸國時的一段話,這段話反映出的歷史信息有( )
①當時中國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還很落后②歸國科學家為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 ③鄧稼先是在“雙百”方針的感召下回國的④中國打破了美蘇的核壟斷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
17.美國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曾如此贊譽一位世界名人:他“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彼澴u的是( )
A.黃道婆B.袁隆平C.愛迪生D.達爾
18.若要寫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國科教發(fā)展的專稿,需要確定一組體現(xiàn)其概況的關鍵詞,依據(jù)相關知識,選出最準確的一組是( )
A.“雙百”方針、“教育大革命”、“三個面向”、和平贖買
B.“雙百”方針、“兩彈一星”、“科教興國”、載人航天工程
C.上下鄉(xiāng)、秈型雜交水稻、“三步走”、和平共處
D.“863”、“樣板戲”、三個世界、希望工程
19.一天在外活動時,王力說:“今天的風真大,天氣轉涼了!倍鴦⒚魟t說:“今天的風好涼爽,真是好天氣!币韵屡c他們的說法觀點相似的是( )
A.“水是萬物的本原” B.“人是萬物的尺度”
C.“順應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認識你自己”


20.右圖是1490年米開朗琪羅為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創(chuàng)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經故事: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瑪利亞抱著死去的兒子無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
A.歌頌真實自然的人性
B.刻畫耶穌的英雄形象
C.宣揚上帝的精神權威
D.倡導靈魂得救的觀念
21.伏爾泰在《以英國人的口吻》中寫道:“一個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國王,有無限的權力做好事,卻無力為非作歹…… 一邊是貴族重臣,一邊是城市代表,與國君共分立法主權。”材料所反映的政治體制是( )
A.君主專制 B.共和制 C.貴族制 D.君主立憲制
22.英國思想家洛克認為,政府權威的正當性是建立在被統(tǒng)治者的基礎上。下列哪項敘述與洛克這項主張的涵義最為接近?( )
A.統(tǒng)治者通過選舉獲得人民完全的授權 B.民意機關的代表必須由人民選舉產生
C.政府的決策必須經由公民投票決定 D.政府組織的分工應配合被統(tǒng)治者的需求
23.古語云:“潮者,據(jù)朝也:汐者,言夕至也!蹦軐@一自然現(xiàn)象作出科學解釋的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 B.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論 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24.古代歐洲人一直將亞里士多德的理論當成真理,牛頓力學體系建立后,也一度被看作絕對權威的理論,而相對論出現(xiàn)后,解決了經典力學無法解決的難題。這說明( )
A.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會否定更多的真理
B.社會不斷進步,促進社會發(fā)展的自然科學理論也不斷進步
C.人類永遠無法找到真理
D.經典力學體系已經過時,為社會所拋棄
25. 科技進步推動軍事技術發(fā)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英軍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如圖),這種新式武器采用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成果有( )
①煤炭的廣泛應用 ②內燃機的發(fā)明與制造
③煉鋼技術的突破 ④石油的廣泛運用
⑤蒸汽機的改進與運用 ⑥煉鐵技術的進步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26題16分,27題23分,28題11分)
26.(16分)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在中國古代的不同時期,儒學思想家們不斷對其進行新的闡釋,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守舊而維新、復古而開明,這樣一種二重性的立場,使得儒家學說能夠在維護禮教倫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過去、一手指向未,使正在消失的貴族分封制宗法社會和方興的大一統(tǒng)國家之間架起了橋梁。這就是為什么儒學在當時能夠成為“顯學”,以及雖然
于變革動蕩的形勢下顯得迂闊難行,而到新社會秩序鞏固后又捧上獨尊地位的原因。
——張岱年《中國化概論》
材料二朱熹認為:“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蓖跏厝收J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為圣教第一要義。”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漢取得獨尊地位的原因。(6分)
(2)根據(jù)材料二,說明朱熹和王守仁關于貫通明理的途徑有何差別?(4分)試指出兩者所屬的哲學流派。(2分)

(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請把與“修身”、“齊家”相對應的儒家名言的序號填在括號內(不定項選擇)。(4分)
修身:( ) 齊家:( )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供養(yǎng)、贍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③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④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⑤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⑥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


27.(23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啟超說:“我覺得這五十年的中國,正象蠶變蛾、蛇蛻殼的時代。變蛾蛻殼,自然是一件極艱難、極苦痛的事,哪里能夠輕輕松松的做到。只要他生理上有必變必蛻的機能,心理上還有必變必蛻的覺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艱難苦痛經過了,前途便別是一個世界!

材料三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
——摘自胡適《介紹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四 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化,作為自己化食糧的原料……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化。清理古代化的發(fā)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fā)展民族新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
——摘自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梁啟超怎樣的歷史觀? (1分) 你認為“這五十年”推動中國“變蛾蛻殼”的因素是什么? (6分)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說明孫中革命進化論的主要觀點。(6分)

(3)根據(jù)材料三歸納胡適的主要觀點,并說明這一觀點形成的原因?(6分)


(4)材料四中,毛澤東對外化的觀點是什么?(2分)根據(jù)這一觀點,他在20世紀20年代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論?(2分)

28. (11分)在西方思想史上,歷經三次大規(guī)模的思想解放潮流,期間西方的人精神經歷起、復興和發(fā)展,逐漸成為西方的主流思想。
材料一 難道農民的兒子生頸上帶著項圈,而貴族的兒子生在腿上帶著提馬刺嗎?……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朔芍,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的人。
——《伏爾泰語錄》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應該避免把權利單獨托給一個人、幾個人或少數(shù)人。因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利,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為此提出一條原則,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用權利約束權力,形成一種能聯(lián)合各種權力的政體,其各種權利既調節(jié)配合,又互相制約,即權力要分開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鳩《羅馬盛衰的原因》
請回答:
(1)寫出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名稱。(3分)

(2)概括材料一、二所體現(xiàn)的主要思想,舉例說明這些思想產生的歷史影響。(8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45281.html

相關閱讀:2013年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卷(人民版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