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是萬物的尺度 同步測試
執(zhí)子之手
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智者”以及“智者”運動的含義,識記古希臘羅馬人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思想觀點;理解并學會辯證地思考“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命題;簡要分析智者運動與蘇格拉底思想傾向產(chǎn)生的社會原因;了解斯多亞學派與啟蒙運動時期的啟蒙思想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從智者學派到蘇格拉底,再到斯多亞學派,能夠從中說明西方人精神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能夠根據(jù)教材提供的閱讀,提煉早期人主義者的思想主張,學會用史料解釋和佐證歷史;查閱資料結合所學,在堂上模仿和感受蘇格拉底的辯論風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剖析“人是萬物的尺度”,在認識到這一觀點的歷史進步性的同時,明確它的主觀主義和相對主義傾向,樹立科學的、歷史的、辯證的價值觀,知道不是每個偉人的話都是絕對真理;為蘇格拉底這位“真理與自由的殉道者”而致敬,并且展開對蘇格拉底的評價;情境再現(xiàn):感受蘇格拉底的死。
我思我在
1、開始于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智者運動是與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隨的、反對舊的思想方法和傳統(tǒng)的運動,它代表了一種新的知識傾向:關心與人類自身密切相關的問題,批判傳統(tǒng)和神靈、敢于創(chuàng)新。
2、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羅塔戈拉,智者運動是西方人精神的濫觴,他則可以看成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qū),他提出的“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命題促使了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這一命題也是藝復興時期人主義精神的基本內(nèi)涵。當然這一命題在認識論領域帶有較強的主觀感覺色彩。
3、蘇格拉底是真理與自由的殉道者,其對道德哲學的關注和在哲學意義上對“自我”的發(fā)現(xiàn),足以使他成為哲學的創(chuàng)造者和智慧的化身,他給予我們的做人啟迪是:服從和遵守法律、捍衛(wèi)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尊嚴。
4、在斯多亞學派看,人和自然界一樣,都產(chǎn)生于最高的理性——邏各斯,由此,人人與生俱就帶有理性,人人也就生而平等。因此斯多亞學派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論證了天賦人權、人生而平等這一西方人主義的核心理論。
5、人主義起于古代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思想家對人的價值的闡述:人是萬物的尺度,人是世界和社會中心,人必須喚醒自我意識,需要尊崇理性,“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順應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具有理性,人生而平等。
千里之行
一、選擇題(四選一)
1.在西方歷史上,第一次系統(tǒng)論述人類“生而平等”的是
A. 希臘的智者運動 B.斯多亞學派
C.藝復興運動 D. 百科全書派
2.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qū)是
A普羅塔戈拉 B蘇格拉底 C霍布斯 D芝諾
3.下列關于蘇格拉底及其思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強調(diào)人類理性 B主張承認絕對權威
C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fā)現(xiàn)“自我” D經(jīng)常運用助產(chǎn)術探究真理
4.下列關于斯多亞學派的表述,正確的是
A是古希臘智者運動的延伸 B創(chuàng)始人是西塞羅
C斯多亞哲學最主要的是物理學和倫理學 D它主張人生平等
5.西方的人精神起于下列哪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A希臘的智者運動 B藝復興運動
C啟蒙運動 D歐洲封建國家改革運動
6.蘇格拉底的名言是:
A、奴隸是人,他們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B、人是萬物的尺度
C、順應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7. 有關希臘智者運動的表述, 錯誤的選項是
A、以探索人類社會和人類主體為主要內(nèi)容
B、主要觀點是“人是萬物的尺度”
C、產(chǎn)生于公元5世紀中葉,與雅典民主政治高峰期相當
D、它第一次用人的眼光去觀察世界
8.之所以把智者運動看做是西方人精神的濫觴,是因為這場運動
A. 使人類自我意識第一次從原始宗教和自然統(tǒng)治下覺醒
B、與上帝直接對話
C、否認絕對權威,懷疑神靈
D、哲學家第一次放棄對物質(zhì)世界的探索
9.馬克思稱蘇格拉底為“哲學的創(chuàng)造者”,其主要依據(jù)是蘇格拉底
A、反對智者忽視道德的主張 B強調(diào)人類理性,否認絕對權威
C、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fā)現(xiàn)“自我” D發(fā)現(xiàn)了人類知識的有限制性
10.下列關于斯多亞學派“理性”觀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人人生平等 B理性是統(tǒng)治一切自然形態(tài)本的實體和動力
C、人產(chǎn)生于最高的理性---邏各斯 D、其核心是指重視人的價值,崇尚人性
11. 西方人用人的眼光去觀察世界,始于
A、古希臘的智者運動 B、斯多亞學派
C、藝復興運動 D、歐洲啟蒙運動
12、蘇格拉底悲劇性的死,就其政治制度而言能夠表明
A、蘇格拉底人格中的光輝 B、死刑應該廢除 C、雅典民主政治的混亂D、希臘政治中的迷信色彩
誰能極之
二、解析題
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凡是為一個人的理智所宣判為錯誤的東西就不應該去想, 不應該去做,哪怕受到當權者或者任何法庭的強迫,也要不惜任何代價去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人主義思想派別?其意義何在?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代表人物的主張?其核心主張是什么?
2、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與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 自然引導我們走向作為目標的道德
材料二:奴隸是人,他們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奴隸的靈魂中,同樣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榮譽.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不管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
回答:
(1) 材料反映的人主義思想派別是什么?
(2)概括材料一的中心內(nèi)容及其依椐
(3) 概括材料二的觀點,并指出與材料一的關系
三.問答題
3、你怎樣理解“人是萬物的尺度”?黑格爾為什么說“這是一句偉大的話”?
4、概述公元前2世紀以前西方人精神起與發(fā)展過程中的主要流派以及各自的主要思想觀點和影響。
答案詳說
一 選擇題
1、B 2、A 3、B 4、D 5、A 6、D 7、C 8、C 9、C、10、D 11、A 12、C
二、材料解析題
1、(1)智者運動.把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推動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
(2)蘇格拉底。尊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2、(1)斯多亞學派。(2)順應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的。自然界及其人類社會皆有相同的理性 (3)人人生而平等。因果關系,因為人從生具有理性,這就自然得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結論。
三、問答題
3、人是萬物的尺度,否定了用神靈度量事物的可能性,從而肯定了人的存在價值,沖破了傳統(tǒng)的人神關系的思想束縛,將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統(tǒng)治之下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因此黑格爾將它看成是偉大的話。但是它過度關注人的感覺,也是個人主義之上觀點的濫觴。
4、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希臘開始了智者運動,智者懷疑神靈,否認絕對權威,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它吹響了歐洲人精神覺醒的號角,它開始用人的眼光去觀察世界。公元前5世紀末4世紀初,雅典的蘇格拉底發(fā)現(xiàn)了自我,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是真理與自由的殉道者。開啟了18世紀啟蒙思想的先河。公元前4世紀末3世紀初產(chǎn)生的斯多亞學派認為世界產(chǎn)生于理性,人人都有理性,因而人人都生而平等。斯多亞學派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并論證了天賦人權、人生而平等的西方人主義的核心理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46293.html
相關閱讀:2013年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卷(人民版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