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高二化學下冊教學質量聯考試題(有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j

湘潭高二化學下冊質量聯考試題(有答案)
時量:90分鐘 總分:100分
作答要求:
1.考生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認真檢查有無缺印、漏印、重印等問題,如有問題,請舉手提出更換要求;
2.請在試卷和答題卡指定位置規(guī)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須全部填涂和填寫到答題卡上,凡是答在試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Ca 40 Cl 35.5 Ag 108
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下列物質中按照純凈物,混合物,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順序排列的是
A.鹽酸,水煤氣,醋酸,干冰 B.冰醋酸,鹽酸,硫酸鈉,乙醇
C.苛性鈉,石灰石,鐵,硫酸鋇 D.膽礬,漂 *** ,氯化鉀,氯氣
2.某學生做完實驗以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別清洗所用儀器:
(1)用稀硝酸清洗做過銀鏡反應的試管;
(2)用酒精清洗做過碘升華的燒杯;
(3)用濃鹽酸清洗做過高錳酸鉀分解實驗的試管;
(4)用鹽酸清洗長期存放過三氯化鐵溶液的試劑瓶;
(5)用氫氧化鈉溶液清洗盛過苯酚的試管。你認為他的操作:
A.(2)不對 B.(3)、(4)不對 C.(4)、(5)不對 D.全部正確
3.有一種氣體在標準狀況下體積是4.48升,質量是14.2g,則該氣體的摩爾質量是
A.28.4 B.28.4g•ol-1 C.71   D.71g•ol-1
4.在一定溫度下,反應A2(g)+B2(g) 2AB(g)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A.單位時間生成 n 摩爾的A2同時生成 n 摩爾的AB
B.容器內的總壓不隨時間變化
C.單位時間生成 2n 摩爾的AB同時生成 n 摩爾的B2
D.單位時間生成 n 摩爾的A2同時生成 n 摩爾的B2
5.99毫升0.1 ol/L鹽酸和101毫升0.05 ol/L氫氧化鋇溶液相混和后,溶液的pH值為
A.1.7B.10.7 C.11 D.11.3
6.下列敘述中,可以說明金屬甲的活動性比金屬乙的活動性強的是
A.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甲原子失去的電子比乙原子失去的電子多
B.同價態(tài)的陽離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強
C.甲能跟稀鹽酸反應放出氫氣而乙不能
D.甲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比乙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少
7.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A.在碳酸氫鈣溶液中加入鹽酸:HCO3- + H+ ==CO2↑+ H2O
B.把金屬鐵放入稀硫酸中:2Fe + 6H+==2Fe3+ + 3H2↑
C.向氯化亞鐵溶液中通入氯氣:Fe2+ + Cl2==Fe3+ + 2Cl-
D.硫化鈉水解:S2- + 2H2O==H2S↑ + 2OH-
8.相同溫度、相同物質量濃度的四種溶液:①CH3COONa、②NaHSO4、③NaCl、④Na2CO3按pH值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④>①>③>② 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9.有關右圖所示原電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電子沿導線由Cu片流向Ag片
B.正極的電極反應是Ag++e-=Ag
C.Cu片上發(fā)生氧化反應,Ag片上發(fā)生還原反應
D.鹽橋中盛裝的是含瓊脂的飽和氯化鉀溶液,
鉀離子流向銀半電池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互為同分異構體
B.碘晶體、碘蒸氣是同素異形體
C.氕、氘、氚互為氫元素的同位素
D.乙炔、苯的最簡式同為(CH)n,兩者互為同系物
1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汽油燃燒時將全部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B.向飽和AgCl溶液中加入鹽酸,Ksp變大
C.若存在簡單陰離子R2-,則R一定屬于VIA族
D.最外層電子數較少的金屬元素,一定比最外層電子數較它多的金屬元素活潑性強
12.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有關敘述一定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數等于0.1NA
B.1 ol Na2O2所含陰離子數為2NA
C.含有l(wèi)ol Fe(OH)3的氫氧化鐵膠體中膠粒個數為NA
D¬.在常溫下,4.4g的CO2和N2O混合氣體所含的原子數一定是0.3NA
13.NaHA是二元酸H2A的酸式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NaHA的水溶液呈酸性,則二元酸H2A一定是強酸
B.若NaHA的水溶液呈堿性,則HA-只發(fā)生水解
C.無論H2A是強酸還是弱酸,NaHA溶液中Na+和HA-的個數之比都是1?1
D.無論H2A是強酸還是弱酸,NaHA晶體中的陰陽離子個數比都是1?l
14.氧化還原反應實際上包含氧化和還原兩個過程。(1)向氯酸鈉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該反應中氧化過程的反應式為:SO2 + 2H2O-2e-→SO42- + 4H+;(2)向亞氯酸鈉(NaClO2)固體中通入用空氣稀釋的氯氣,該反應中還原過程的反應式為:
Cl2+2e-→2Cl-。在(1)和(2)反應中均會生成產物X,則X的化學式為
A.NaClO B.ClO2 C.HClO D.NaClO4
15.下列關于有機化學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室制取乙烯的反應原理:C2H5OH C2H4 ↑+ H2O
B.實驗室制取C2H2,一般用碳化鈣跟飽和食鹽水反應以適度減緩反應速率
C.實驗室分離苯和苯酚的混合物,可采用溴水
D.由1—溴丁烷跟氫氧化鈉醇溶液共熱,可以制得兩種烯烴
16.β—紫羅蘭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種天然香料,它經多步反應可合成維生素A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β—紫羅蘭酮可使酸性KnO4溶液褪色
B.1ol中間體X最多能與2olH2發(fā)生加成反應
C.維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β—紫羅蘭酮與中間體X互為同系物
二、填空題(共32分)
17.(4分)稀鹽酸與鋁發(fā)生反應,要生成3.36L氫氣(標準狀況),需消耗鋁 g;反應過程中轉移 ol電子。
18.(10分)用規(guī)范的化學語言回答下列問題:
(1)過氧化鈉跟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一定條件下,乙醛可跟氫氣反應生成乙醇,該反應的反應類型是 。
(3)氯化銨溶液呈酸性的原因(用離子方程式回答) 。
(4)氫氧化鎂濁液中的溶解沉淀平衡方程式 。
(5)氯堿工業(yè)中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制取燒堿和氯氣,該電解過程中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為:陽極 ,陰極 。
19.(4分)
(1)用0.1ol/L NaOH溶液分別中和pH和體積均相同的鹽酸和醋酸,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較多的是 。
(2)已知NaHCO3水溶液呈堿性,則其溶液中五種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用規(guī)范的濃度符號回答) 。
20.(14分)已知有機物中一個碳原子上連有兩個羥基時,易脫水形成碳氧雙鍵;物質A→F有如下轉化關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E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C跟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2,其燃燒產物中n(CO2):n(H2O)=2:1。則B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
(3)F具有如下特點:①能跟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②能發(fā)生加聚反應。
若F的苯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只有兩種,則F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G是F的同分異構體,它屬于芳香族化合物,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C可能具有______________種結構,寫出其中兩種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0分)
21.(4分)兩套如圖所示裝置,各盛有2g鋅粒(顆粒大小相同)分別加入40l 1ol/L和40l 4ol/L的硫酸,比較二者收集10l H2時所用的時間。


(1)當收集到10L H2時,哪個實驗所耗時間較長?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塞外移的情況是_______________。
A.均勻外移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先慢后快然后又逐漸減慢
你選擇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某燒堿溶液中含有少量雜質(不與鹽酸反應),現用中和滴定測定其濃度。
(1)滴定
①用______式滴定管盛裝0.1000 ol/L鹽酸標準液,錐形瓶中裝有25.00L待測燒堿溶液。上圖表示某次滴定時50 L滴定管中前后液面的位置。請將用去的標準鹽酸的體積填入②表空格中。
②有關數據記錄如下:
滴定序號待測液體積(L) 所消耗鹽酸標準液的體積(L)
滴定前滴定后消耗的體積
125.000.5025.9525.45
225.00
325.006.0031.5525.55
(2)根據所給數據,計算出燒堿樣品的物質的量濃度(注意保留合適的有效數字)。
c(NaOH) = _____________ 。
(3)讀數時,若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則會使最終測定結果_________。(填“無影響”、“偏高”、“偏低”)
四、綜合題(共10分)
23.由于溫室效應和資短缺等問題,如何降低大氣中的CO2含量并加以開發(fā)利用,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重視。
(1)目前,用超臨界CO2(其狀態(tài)介于氣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代替氟利昂作冷劑已成為一種趨勢,這一做法對環(huán)境的積極意義在于 。
(2)將CO2轉化成有機物可有效實現碳循環(huán)。CO2轉化成有機物的例子很多,如:

以上反應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3)若有4.4kg CO2與足量H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液態(tài)甲醇和氣態(tài)水,可放出4.9 的熱量,試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探究用CO2生產燃料甲醇的反應原理,現進行如下實驗:在一恒溫恒容密閉容器,充人1ol CO2和3olH2,進行反應。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從反應開始到平衡v(H2)= _____________;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數值=__________。
(5)CO2在自然界循環(huán)時可與CaCO3反應。CaCO3是一種難溶物質,其Ksp== 2.8×10-9。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現將4×10-4ol/L Na2CO3溶液與某濃度的CaCl2溶液等體積混合,則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濃度為______________。

2012年上學期質量聯合檢測
高二年級理科化學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或CH3CHO+2Cu(OH)2 + NaOH CH3COONa + Cu2O↓ + 3H2O
(2)C10H10O2 (3)
(4)4 (2分) (每個2分)
21.(1)1ol/L的硫酸的時間長,因為濃度小的反應速度慢。(2分)
(2)D (1分) 此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反應速度加快;隨反應的進行,H+濃度不斷減小,反應速度減慢。(1分)
22.(6分)(1)酸式(1分) 0.30、24.90、24.60(1分,錯任何一處即記0分)
(2)0.1020ol/L(注意:①選擇可信數據進行計算,第2次實驗數據相比第1、3次實驗,偏差太大,舍去不用;②本空答案的有效數字必須為4位)(3分)
(3)偏低(1分)
23.(1)保護臭氧層(1分) (2) C (1分)
(3)CO2(g) +3 H2(g) CH3OH(l) +H2O(g) △H=-49•ol-1(2分)
(4)0.225ol•L-1•in-1(2分) 5.3 或 16/3(2分。對單位不做要求,若寫了單位但單位錯誤扣除1分)
(5)2.8×10-5 ol/L(2分,無單位或單位書寫錯誤扣除1分)




j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47040.html

相關閱讀:2013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