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課型
綜合課
授課時數
1課時
說教材
1、教材地位:矛盾是聯系的根本內容,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矛盾的觀點是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也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兩點論則是矛盾分析法的基礎和邏輯起點。
2、目標:知識方面,讓學生理解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對待矛盾的態(tài)度和方法;能力方面,培育學生辨證思維能力、分析與綜合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覺悟方面,引導學生堅持“一分為二”地看待人和事,正確理解并自覺堅持黨的方針政策。
3、教材重難點:矛盾普遍性原理是兩點論的理論基礎,學生對“時時有矛盾”存在模糊認識,故確立為本框重點;運用兩點論分析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牽涉到重大的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限于學生生活經歷和理解能力,故確立為本框難點。
4、教材處理:設計導讀提綱,引導學生加深對原理的理解,并自行設計知識結構圖表;結合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方法論解決實際問題;克服教材的滯后性,補充第三個文明,做到教與學的與時俱進!
說教法
“四環(huán)節(jié)”法
遵循認識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為目標,在本節(jié)教學中,根據教材特點和課改精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采用“四環(huán)節(jié)”教學法,教學過程始終以學生發(fā)展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教學理念,并結合現代教育手段來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做法如下:
1、自學導讀:布置閱讀,指明閱讀任務(導讀提綱),指導學生歸納教材結構,并讓學生動手設計結構圖表。側重于讓學生占有教材感性材料。
2、討論質疑:引導學生針對掌握的感性材料作理性思考,對教材質疑,針對閱讀中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內部交流,集體解決;小組討論不能解決,由組長做好記錄,并總結發(fā)言。討論期間,教師巡視并參與討論,同時了解討論情況。
3、精講釋疑:根據各組發(fā)言,引導小組外部交流,教師視情況精講釋疑,實現認識的反復。
4、實踐鞏固:通過練習、小測及其他實踐活動,由理性認識回歸實踐,實現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
說學法學情
問 題 探 究 法
1、分工:課外設計印發(fā)《個人問題探究跟蹤表》(附后),視學生能力,有條件的可在課堂當堂分發(fā)。指導學生在預習的同時,對教材進行質疑,并按要求獨立完成表格。
2、合作:設計分發(fā)《小組問題探究跟蹤表》,由四人小組組長操作,對個人問題匯總、篩選,評出中心議題,圍繞中心議題組織小組討論,作好成員發(fā)言記錄,以此作為組長發(fā)言提綱。
3、交流:成果展示。在組內交流的基礎上,引導組長把本組討論的問題進行組外交流,允許爭論,鼓勵爭鳴;交流形式多樣,以學生之間為主,間以師生之間交流。
4、指導:整個探究過程教師作為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的身份并不排除其指導作用。指導要求既允許個體差異,注意分類指導;又扣緊教學任務,進行課堂紀律調控,教會學生傾聽和自律。
說教學設計
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手段
教師關鍵語言
時間
復習
導入
判斷:注1
下列觀點哪些是哲學上的矛盾?
討論思考
屏幕展示:
1、 判斷題
2、磁鐵變形
明確什么是矛盾后,我們今天進一步深入研究——矛盾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給我們什么啟示?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幫助?
5
自學
導讀
布置閱讀:
教材P86-P90
閱讀填表
并投影展示
表格展示:
注2
世界觀、方法論、反面觀點、實際應用
指導閱讀方法:
精讀與略讀相結合
5
討論質疑
本框內容
問題探究:
1、個體質疑
2、小組討論
3、組長發(fā)言
背景音樂
有實力——
當然有魅力!
15
精講
釋疑
1、矛盾普遍性和客觀性來源于哪里?
2、課本的論證方法是什么?
3、如何對待同學之間的矛盾?
4、辨析: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關鍵是堅持以經濟為中心,這是對基本路線的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注3
發(fā)言
屏幕展示:
圖表、漫畫、
辨析題
問題——
創(chuàng)造的先導!
10
實踐
鞏固
1、小結
2、簡答:運用矛盾的觀點,分析說明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有機結合的正確性。注4
小品:
道德與法律的對話
(根據12.4法制宣傳日晚會小品改編)注5
背景音效
道德與法律——
民族振興的雙翼!
10
【附1】小品腳本:道德與法律的對話
設計目的
1、道德與法律既對立又統(tǒng)一,二者功能、手段不同,又相輔相成,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2、德治與法治是民族振興的雙翼。德治屬精神文明,法治屬政治文明,二者統(tǒng)一于物質文明之中,為物質文明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證。
3、道德觀念和法律觀念是現代公民意識的核心內容,是人的社會屬性的集中體現,也是高中政治課教學的覺悟目標。遵紀守法、誠實守信,體現一個現代人的素質,更是一國競爭力的標志。
道德與法律,是“三觀”教育的匯合點。籍小品形式,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自演,易引起學生共鳴,實現知、情、意、行的互動和轉化;課堂在小品中結束,升華……
角色安排
1、自然代言人:男生一,扮演中展現人的自然生命過程,從哇哇墜地的第一聲啼哭到兒童、成年、老年,注意表現不同階段的人物形態(tài)和自然欲望;
2、道德代言人:女生一,扮演誨人不倦的道德女神,溫柔、善良、耐心中透露著困惑;
3、法律代言人:男生一,扮演威嚴的法官,嚴肅、公允、正義中充滿著力量;
4、群眾演員:全班學生,制造背景音效,參與最后朗誦
場景布置
課桌圍成方形,中間騰出作為舞臺。
背景音效:嬰兒啼哭
出場順序:自然代言人(席地,蜷縮成胎兒狀,后身體慢慢舒展,道白)→道德發(fā)言人(雙手掩耳側頭,道白)→法律代言人(道白)
對話臺詞
背景及音效
自然代言人
道德代言人
法律代言人
嬰兒啼哭聲,曲起……
聽這美妙的聲音,生命就此開始……
聽這美妙的聲音,美德隨之延續(xù)……
聽這美妙的聲音,我們即將擁抱一個新的公民!
曲續(xù)……
我是生是死,是一切生命,我代表自然的權柄!
我令人們品格高尚,心靈純結,我把握道德的指針!
我高舉無偏的天平,我胸懷是非的法典,我的嚴肅我的公允,都注解著法律的尊嚴!
輕聲……
輕聲……
不要把他吵醒……
曲終
輕聲……
輕聲……
小生命己經誕生!
鐘聲……
(歡呼)他出生了,他出生了,毛發(fā)墨黑,體重4公斤,3小時進餐一次,每餐300毫升……
人之初,性本善,道德教育每一個孩子,永遠要做好人……
是公民就有權利,從這一刻起法律將與他形影不離,那白紙黑字的承諾,一旦由我來確立就不再是兒戲!
背景及音效
自然代言人
道德代言人
法律代言人
650塊肌肉,206塊骨頭,500億細胞,每秒鐘有200萬細胞死亡,200萬細胞誕生這就是我的法則
誠實,慷慨,真誠,寬容,謙遜,遵守道德的準則,你肯定受益非淺,如果你不遵守,不遵守……?
生命權,健康權,自由權,榮譽權,嬰兒原本弱小,而我賦予他力量
1、 童聲(樂,笑聲)
2、 鐘聲……
童聲齊: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音效1插入)歲月一天天流逝,孩子一步步成長,昔日襁褓中的嬰兒,今天己經變成了讀寫識字的孩童(音效2插入)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勤奮刻苦是伴隨人一生的美德
適齡末成年人,就依法享有了入學讀寫的權力,但達到了法定的入學年齡,必須入校讀書
14歲進入青春期,人類身體發(fā)育逐漸成熟
成長的身體伴隨品德的提升,年輕人就應該懂得,多一份付出,少一份索取
18歲的正常公民就依法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等成年公民應該享有的一切權利,同時,你要履行一切義務……
流水聲淡入淡出
30歲以上的成年人,身體出現肌肉彈性漸減,進而骨質疏松,身體乏力,逐漸步入老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年老后有獲得社會保障的權力,我把正義公平地分到每一位公民的手中,不分年老年幼;法律的陽光將溫暖每一位公民,不論貧富貴賤
嬰兒啼哭聲……
月有陰睛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從來就是伴隨著痛苦
美德將慰籍他孤寂的心靈
法律將拯救他生命的厄運
我饑寒交迫,孤苦伶仃
我奉獻愛心慷慨解囊
我社會保障法律授助
那,我要綾綢緞,寶馬奔馳
誠實勞動,內心才能平靜
合法致富法律方予保護
鼓聲
那,我要良田萬頃
敬重土地是人的美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宣布:土地等自然資源屬國家后集體所有
鼓聲
那我要妻成群
夫妻忠誠,是人的美德!
一夫一妻制的合法婚姻,法律才給予保護
背景及音效
自然代言人
道德代言人
法律代言人
鼓聲淡出
我要高高在上凌駕萬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平等扶持,才是人的美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宣布:一切權力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道德將清冼貪婪的心魔
法律將懲罰邪惡的人性
道德播種法律的種子
法律捍衛(wèi)道德的理想
道德令法律不斷成長
法律讓道德更有力量
在法律缺席的地方,道德將照耀人性的光芒
當道德無力的時刻,法律會吶喊正義的聲音
曲起……
他是一個公民……
曲續(xù)
合:道德賜予他美好的心靈,法律賦予他神圣的權力
眾起,齊:他是一個公民,道德保護他靈魂的純潔,法律守護的權利的永恒;他是一個公民,在道德的懷抱中,在法律的陽光下他將幸福,他將溫暖,他將快樂,他將健康——道德給他第一個傭抱,法律給他第一個擁抱——
曲終
從嬰兒降生的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刻,那一秒————鐘!
(根據12.4法制宣傳日晚會小品改編)
【附2】政治課外問題探究個人跟蹤記錄
__班__號 姓名________ 第__小組 組長______
日期
問 題
思 路
備注
1. 問題扣緊社會熱點和書本內容,簡短、規(guī)范,盡量從不同角度提問題,小組成員所提問題避免相同。
2.本表課外完成作為課外預習和復習的依據,定期把表格送交四人小組組長,由組長進行篩選,后提交小組討論;也可單獨提交科任老師進行個別輔導。
3. “思路”欄填寫本人探究過程或解題要點,并在小組討論時作為自己的發(fā)言依據,由組長作記錄。
4經由小組討論評出最佳問題,作為考試考題或課件素材。
【附3】政治科問題探究小組跟蹤記錄
組員
發(fā) 言 記 錄
備注
組長職責
1、負責收集本組成員的問題并評出最佳問題作為討論議題。
2、填寫本表作為小組討論的依據和組長小組交流發(fā)言提綱。
議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班第__小組 組長______ __年__月__日
【附4】備注
注1:判斷下列觀點,哪些屬于哲學上的矛盾?
⑴矛和盾是古代兩種作用不同的武器
⑵比喻言語行為自相抵觸,如矛盾百出、自相矛盾
⑶泛指對立的事物互相排斥,如他倆鬧矛盾
⑷高低、明暗、動靜、好壞、正反、
設計依據: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辨證的分析,并告訴學生他們所說的都不是哲學上的矛盾,這時往往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因為據教育心理學分析,當學生的觀點遭遇到理智的挑戰(zhàn)時,會很快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由此達到鞏固舊課的作用。
注2:導讀提綱
世界觀
方法論
反面觀點
實際應用
設計依據:
按照教材體系和哲學內在邏輯設計本表,對教材進行處理,由學生通過自學課本后進行填寫,
既明確本課學習任務,又教會學生學習哲學的方法。
注3:辨析: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關鍵是堅持以經濟為中心,這是對基本路線的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
(1)黨的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的,是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
(3)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還必須把堅持改革開放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統(tǒng)一起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二者統(tǒng)一于經濟建設的實踐中。
(4)題目的說法沒有完整揭示出基本路線的內容,因而是片面的,在實踐中是有害的。
設計依據:
辨析題是鍛煉學生辨證思維的有效形式,盡管會考和高考不再出現,但在日常教學中為本人
所鐘愛。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既對難點作了處理,又培育了學生兩點論的思維方法,同時加深對黨的基本路線的理解,實現知識、能力、覺悟“三位一體”和相互轉化;用哲學思維來解題,既讓學生得到了實惠,增強了理論的感染力,又貫徹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注4:運用矛盾的觀點,分析說明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有機結合的正確性。
(1)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tǒng)一是不可分割的,要堅持兩分法、兩點論。
(2)法治和德治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法治和德治的范疇、手段、方式各有側重,是不同的。
但對于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與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法治是德治的法律保障,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和基礎。二者缺一不可。
(3)在治國方略中,必須把二者結合起來,任何割裂二者關系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設計依據:
熱點教學法是保持政治課常講常新常盛不衰的手段。德治和法治既是黨的治國方略,道德觀念和法律觀念更是伴隨學生一生的兩種品質。設計此題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自然地引出下文的小品——道德與法律的對話。
注5:小品:道德與法律的對話(根據12.4法制宣傳日晚會小品改編)
設計依據:
1、道德與法律既對立又統(tǒng)一,二者功能、手段不同,又相輔相成,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2、德治與法治是民族振興的雙翼。德治屬精神文明,法治屬政治文明,二者統(tǒng)一于物質文明之中,為物質文明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證。
3、道德觀念和法律觀念是現代公民意識的核心內容,是人的社會屬性的集中體現,也是高中政治課教學的覺悟目標。遵紀守法、誠實守信,體現一個現代人的素質,更是一國競爭力的標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55014.html
相關閱讀:英沽政治體制的異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