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恩格斯
一 目標
1熟讀課文,讀準字音
2了解課文相關背景及悼詞寫法
3 根據(jù)課文完成練習題
二過程
(一) 背景
 1.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國,1883年3月14日在英國倫敦逝世,3月17日葬于倫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馬克思的親密戰(zhàn)友恩格斯在馬克思的葬禮上用英語發(fā)表的講話。
(二)、簡介悼詞的一般要求。
悼詞一般分為四個部分:
1.介紹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時間、地點、原因、享年等。
2.介紹去世者的簡歷。
3.頌揚去世者的主要業(yè)績和主要的優(yōu)秀品質等,肯定其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
4.給去世者以綜合評價,寄托哀思,并慰問去世者家屬。
(三 )(1)熟讀課文
(2)完成下列習題
1給下列加點的詞注音
  繁蕪 不可估量   卓有成就 即使
拂去 淺嘗輒止 嫉恨 悼念 誹謗 誣蔑
 2.選出字形有誤的一項:
A淺嘗輒止 競相 愛戴 頂峰
B忠心喜悅 獨到 誣蔑 忌恨
C豁然開朗 建樹 詛咒 逝世
D堅忍不拔 蕪草 驅逐 估量
3.“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一句中:

  “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币痪渲小笆紫取钡暮x是( )
A強調先后順序,馬克思先參加革命實踐活動,然后又進行科學研究。
B強調馬克思先成為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
C馬克思是一位科學家,但主要還是一個革命家。
D強調馬克思在革命實踐、理論方面的貢獻比在科學研究方面的貢獻大。
5.閱讀下面文段,回答(1)(2)題。
正像達爾文發(fā)現(xiàn)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fā)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1)“一個簡單事實”的內容是
A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
B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
C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
D“人們首先……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2)冒號后的復句所闡述的觀點,轉換成下列復句來表達,選出符合原意的一項
A物質決定精神,所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而上層建筑也必須由產生它的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B物質決定精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上層建筑必須由產生它的基礎來解釋,而過去所做的適得其反相反。
C物質決定精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必須由產生它的基礎來解釋,所以所做的正好相反。中學語文在線
D物質決定精神,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而上層建筑也必須由產生它的基礎來解釋,而過去所做的正好相反。
6、閱讀全文,找出提示全文論述中心的語句是( )
A當代最偉大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B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zhàn)斗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C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fā)現(xiàn)(指發(fā)現(xiàn)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運動規(guī)律)該是很夠了。
D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
7、閱讀下列一段文字,回答(1)(2)題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里還不到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fā)現(xiàn)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
(1)指出這段話的修辭手法,概括這段話的內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句中破折號的作用,解釋背離事實的一項是( )
A破折號起停頓作用,表示恩格斯不想說出馬克思逝世的消息但又不得不說的矛盾。
B破折號的作用是表示解釋,說明“睡著了”的意思是“永遠地睡著了”——死亡。
C破折號的作用是表示強烈的轉折,表達恩格斯由于沒有料到馬克思的逝世這樣突然,而在思想感情上發(fā)生劇變,產生的了極大的悲痛。
D破折號在這里既有解釋的作用,也表示語氣上的短暫停頓。正是這一停頓,突出了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的表達。
8、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
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fā)現(xiàn)——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但是當有了立即會對工業(yè)、對一般歷史發(fā)展產生革命影響的發(fā)現(xiàn)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例如,他曾經密切地注意電學方面各種發(fā)現(xiàn)的發(fā)展情況,不久以前,他還注意了馬賽爾?德普勒的發(fā)現(xiàn)。
(1)“這樣”指代的是( )
A第五段所寫的內容。
B上文所寫的內容。
C第三、四、五段所論述的馬克思深廣的理論研究和偉大的理論創(chuàng)造
D上文所論述的馬克思的“兩個發(fā)現(xiàn)”。
(2)第一、第二句話在全段中起的作用是( )
A總括上文 B領起下文 C轉折 D承上啟下
(3)這段話的中心意思是( )
A論述馬克思注重理論科學的新發(fā)現(xiàn)及其對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革命影響。
B介紹馬克思從事歷史科學研究的指導思想,從而提示馬克思的革命家本色。
C概述馬克思密切注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fā)現(xiàn)以及對工業(yè)、對一般歷史發(fā)展產生革命影響的發(fā)現(xiàn)。
D贊頌馬克思對各種科學新發(fā)現(xiàn)都有濃厚的興趣,體現(xiàn)了他科學家和革命家二者兼而有之的特色。中學語文在線
9、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
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的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yè),參加現(xiàn)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yè),正是他第一次使現(xiàn)代無產階級意識到本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最早的《萊茵報》(1842年),巴黎的《前進報》(1844年),《德意志—布魯寒爾報》(1847年),《新萊茵報》(1848-1849年),《紐約每日論壇報》(1852--1861年),以及許多富有戰(zhàn)斗性的小冊子,在巴黎、布魯塞爾和倫敦各組織中的工作,最后,作為全部活動的頂峰,創(chuàng)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xié)會,——老實說,協(xié)會的這位創(chuàng)始人即使別的什么也沒有做,也可以為這一成果自豪。
(1)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中的“首先是”與( )相呼應。
A下文中的“正因為這樣” B下文中的“就是”
C上文中的“遠不是”   D上文中的“就是這樣”
(2)概述文中從哪幾個方面論述“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說一說你對下列句中加線詞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義的理解。
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進行斗爭的熱烈、頑強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見的。
他的英名和事業(yè)將永垂不朽!



課外提升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題。
悼念瑪麗?居里
愛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我幸運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越來越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仆,她的極端的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會的嚴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總是抑郁的。這就使得她具有那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fā)生誤解──這是一種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脫的少見的嚴肅性。一旦她認識到某一條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xié)地并且極端頑強地堅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注:《悼念瑪麗?居里》選自《愛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許良英、范岱年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美國人,物理學家,因提出相對論而享譽世界。這是愛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紐約羅里奇博物館舉行的居里夫人悼念會上發(fā)表的演講。中學語文在線
7.這篇短文在第一段就點明了中心,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是

8.第一段中的“后者”指的是
與之相對的“前者”指的是
9.第二段介紹了居里夫人的偉大品格,請用簡明文字概括。


10.有些語言,我們在理解的時候,要通過表層信息挖掘其隱含實質。本文第四段,反過來說,意味著什么?
A.歐洲知識分子:
B.歐洲的現(xiàn)代:
11.《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和本文所悼念的都是世界上杰出而偉大的人物,兩文在行文上有何異同?


高考鏈接
12.下面是有關“基因地理”項目的報道,請說明該項目的研究途徑和最終成果。(2005高考江蘇卷)
一項名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學研究計劃在北京啟動。來自10個國家的人類遺傳 學家,將用5年時間共同探尋人類在地球上的遷徙史,并繪制一張盡可能詳盡的人類遷徙地圖。如果說10年前啟動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主要關注人類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項目則著眼于人與人之間的遺傳差異。已有的遺傳學證據(jù)表明,人類起源于非洲。隨著人們的流動和雜居,人的基因會發(fā)生變異,分析測試特定地區(qū)人的基因樣本,可以找到他們遺傳基因的不同特征,從而發(fā)現(xiàn)人類的遷徙軌跡。
⑴研究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24個字)
⑵最終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12個字)
13.提取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在橫線上寫出四個關鍵詞。(2005高考全國卷一)
  據(jù)報道,我國國家圖書館浩瀚的館藏古籍中,僅1.6萬卷"敦煌遺書"就有5000余米長卷需要修復,而國圖從事古籍修復的專業(yè)人員不過10人;各地圖書館、博物館收藏的古籍文獻共計3000萬冊,殘損情況也相當嚴重,亟待搶救性修復,但全國的古籍修復人才總共還不足百人。以這樣少的人數(shù)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復工程,即使夜以繼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參考答案:

  1.D 2 B 3.“這”指的是兩個發(fā)現(xiàn)和他所研究的任何一個領域都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爸饕摹敝傅氖邱R克思首先是個革命家,比較偉大的革命理論有著更光輝的革命實踐。4.C 5.(1)D (2)A 6.B 7.(1)運用諱飾的修辭手法;點明馬克思的逝世,表達了作者悲痛與崇敬的心情。(2)C 8.(1)A或C(只要解釋合理都可以) (2)D (3)B 9. (1)C (2)最早的編輯報紙的工作 ;在歐洲各組織中的工作;創(chuàng)立國際工人協(xié)會10。生命要素:活著就要斗爭。 熱烈:寫斗爭的高度熱情。 頑強:寫斗爭的堅強意志。 卓有成效:寫斗爭的成績卓著,斗爭是馬克思的畢生的使命。既是悼念,更是表達了一種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贊頌之情:在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的整個歷史過程中,將始終以他為榜樣,將始終需要他的指導——馬克思將與整個無產階級事業(yè)共存。
課外閱讀
7.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
8.才智成就 道德品質
9.性格堅強,意志純潔,嚴于律己,客觀公正,謙虛謹慎,以及為實現(xiàn)理想堅持到底的精神。中學語文在線
10.歐洲知識分子:缺乏居里夫人那樣的品質力量和熱忱。
歐洲的現(xiàn)代:不能令人滿意
11.兩文都對人物的卓越成就、高尚品質給予了高度評價,充滿贊頌和崇敬之情!对凇肺淖プ●R克思作為科學家和革命家的特點寫,著重寫他的卓越貢獻和成就,《悼》文則對居里夫人在科學上的突出成就只是一筆帶過,而將評價的重點放在其崇高的道德品質上。

12.⑴研究途徑:分析測試基因樣本,研究人與人的遺傳差異。
⑵最終成果:繪制成人類遷徙地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56944.html

相關閱讀:高二語文祖國土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