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冊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基礎復習訓練題(有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1.(2014屆山東萊蕪測試)2010年11月1日,是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標準時間。組織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查清十年來我國人口的變化情況,為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提供準確的統(tǒng)計信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這體現了(  )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C.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D.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答案]B
[解析]人口普查的目的是為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提供準確的統(tǒng)計信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這強調的是認識要回歸實踐,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2.2010年,美國科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收集的數據,發(fā)現并證實了暗能量的強度以及它對宇宙膨脹的加速作用,并進一步測算出宇宙的實際年齡為137.5億年。人類在科學解釋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萬物形成的奧秘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這說明(  )
A.實踐是按照人的意志改造世界的活動
B.實踐推動人類認識的發(fā)展
C.實踐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
D.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
[答案]B
[解析]“發(fā)現并證實了……”“進一步測算出……”體現了人類認識的發(fā)展,而這是由科學家的實踐活動所推動的,B項符合題意。A項說法錯誤。C、D兩項表述正確,但在材料中沒有體現。
3.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這場重大考驗中,我們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成果,又積累了在復雜經濟環(huán)境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重要經驗。這說明(  )
A.實踐是認識的唯一途徑
B.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C.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D.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實踐與認識的關系。經驗來自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其他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
4.在聽完一位成功的企業(yè)家講課后,一些來自企業(yè)的學員感到有些失望,便問:“你講的那些內容我們也差不多知道,可為什么我們之間的差距會那么大呢?”這位企業(yè)家回答說:“那是因為你們僅是知道,而我卻做到了,這就是我們的差別!边@句話表明實踐高于理論認識,因為實踐具有(  )
A.社會性 B.歷史性
C.能動性 D.直接現實性
[答案]D
[解析]材料強調了“做”的重要性,即強調要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yōu)楝F實的存在,這體現了實踐的直接現實性。故選D。
5.廣東省委省政府在公布的《關于實施珠三角地區(qū)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決定》中有這樣三句口號:“先干不評論,先試不議論,時間作結論!边@是在強調(  )
A.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B.要尊重客觀規(guī)律
C.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D.在改革發(fā)展中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答案]C
[解析]口號中強調“時間作結論”等,充分說明了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選C。
6.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騰空而起,為中華民族的飛天征程再續(xù)新篇。三年前,“嫦娥一號”成功發(fā)射。隨著我國深空測控網的建設和探測技術進展,未來3到5年內,我國將具備全太陽系內深空探測能力。這說明(  )
A.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
B.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C.實踐是客觀見之于主觀的活動
D.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答案]B
[解析]我國對太空的探究是人們發(fā)揮集體智慧,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B項符合題意。A、D兩項說法正確,但沒有準確反映題意。C項說法錯誤,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
二、非
7.(2014年廣東韶關模擬)月色的朦朧、嬌美曾引發(fā)歷代文人雅士的無限遐想,從“嫦娥奔月”的美妙傳說到“萬戶飛天”的壯烈實踐,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月球的探索。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此次“嫦娥二號”拍攝的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與“嫦娥一號”相比,掀起了月亮的紅蓋頭,看得見石頭,看得見坑。“飛得更快,離月球更近,‘看’得更精細”的“嫦娥二號”的主要任務是為“嫦娥三號”實現月面軟著陸開展部分關鍵技術試驗。作為國家戰(zhàn)略性科技工程,嫦娥系列衛(wèi)星探月工程將更好地滿足國家科學、技術、政治、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綜合需求。
結合材料,闡述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58432.html

相關閱讀:雅安中學高二政治期中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