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冊種群的數量波動及調節(jié)同步訓練題(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種群的數量波動及調節(jié)
一、選擇題
1.能夠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是 ( )
A.性別比例和年齡組成 B.氣候、食物、被捕食者等
C.人類活動 D.以上都是
2.下列有關自然界中生物種群“S”型增長說法正確的是 ( )
A.種群增長不受種群密度制約
B.“S”增長曲線表示了種群數量和食物的關系
C.“S”型增長曲線表示了種群數量與時間無關
D.種群增長率在各階段是不相同的
3.如果種群的增長率為0,以下哪種情況會出現 ( )
A.種群增加,并出現激烈的捕食和棲息地的競爭
B.種群增加,寄生和捕食的情況增加
C.種群會因為有毒廢物的沉積而減少
D.種群接近其載荷能力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則該害蟲的種群密度
將 ( )
A.明顯增加 B.明顯減少 C.先減后增 D.保持穩(wěn)定

5.下圖是一個鼠群遷入一個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后的生長曲線圖,試分析在哪一段曲線中食物最可能成為鼠生長速度的限制因素 ( )

A.C—B B.B---D C.D—E D.E—F
6.下圖描述了一種鹿的種群生長速率的變化,在1930年大約有多少只鹿能夠在此特定的環(huán)埔中牛存而不會饑餓致死 ( )
A.12 000 B.35 000 C.50 000 D.100 000
二、非選擇題
7.下圖表示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甲、乙兩種昆蟲,原來這兩種昆蟲密度長期在一定幅度中波動,保持動態(tài)平衡。后來在時間T點對森林施放了一種鄰近地區(qū)曾多次使用的化學殺蟲劑,這一平衡系統(tǒng)就發(fā)生了變化。據圖回答:
(1)甲昆蟲是 食性昆蟲,乙昆蟲是 食性昆蟲,甲、乙兩
種昆蟲之間的關系是 關系。
(2)施放化學殺蟲劑后,甲昆蟲密度上升的原因是 和 ;乙昆蟲密度下降的原因是 。
高考連線
1.(06上海)右圖中曲線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島后的種群數量變化。如果當初被
引入的是羊,則羊的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為 ( )
A.I B.Ⅲ C.IV D.V
解析:圖形分析題。結合曲線圖考查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物種數量變化的相關知識。從曲線圖中可看出牛被引入后,初期種群數量增長較快,后來減慢,最后數量基本維持在環(huán)境容納量的水平,說明該孤島所能容納的牛種群數量也是有限的,一頭牛的食量比一頭羊要來得大,因此羊的容納量相應的要比牛多一些,羊被引入后會出現I曲線的變化。答案:A
2.(04新課程)生活在一個生物群落中的兩個種群(a、b)的數量變化如右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a種群與b種群為捕食關系,a種群依賴于b種群
B.a種群與b種群為競爭關系,競爭程度由強到弱
C.a種群為S型增長,其增長受本身密度制約
D.b種群為J型增長,始終受到a種群的制約
解析:本題考查了種群的增長相關知識。a為“S”型曲線b為“J”型曲線,由于a和b為競爭關系,導致b被淘汰。答案: C
創(chuàng)新拓展
20世紀30年代,人們將環(huán)頸雉引進美國的一個島嶼,經跟蹤調查繪出環(huán)頸雉種群的增長曲線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1)該島嶼上環(huán)頸雉構成了一個 ,其
數量增長特點是 。
(2)A→B,由于 ,種群增長不明顯。
(3)D→E,從生物因素看,隨種群密度的增長,個體間由于 加劇,以及該種群的 增
加,導致該種群的 降低, 增高,
從而使種群數量的增長率下降。
(4)EF段為種群增長的 期,其種群凈增長率為 ,種群數量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A 3.D 4.B 5.D 6.A
二、非選擇題
7.(1)植肉捕食(2)有抗藥性捕食者乙昆蟲的減少沒有抗藥性
創(chuàng)新拓展
(1)種群 引入初期,環(huán)頸雉數量連續(xù)增長,若干年后,環(huán)頸椎的個體數量在一定范圍內保持穩(wěn)定
(2)引入初期,環(huán)頸雉還沒完全適應新環(huán)境
(3)種內斗爭 捕食者 出生率 死亡率
(4)穩(wěn)定 O 相對穩(wěn)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59240.html

相關閱讀:生物百花園2019屆高二(下)生物強化訓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