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紀事》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j.Co M
《幼學紀事》學案
[學習目標]

 1.圍繞中心,剪裁得當,重點突出。

 2.學習本文語言的幽默,語言描寫中蘊含的真情實感。

 3.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浸透對良師益友的感激、敬仰與懷念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記事寫人材料的選擇。

 2.難點:親切、生動、豁達、幽默的語言中包含的辛酸的感情。

[導語]

  同學們,你們的童年是金色的,因為有燭光晚餐、安徒生童話、還有外婆的彭湖灣,還有神奇無限的因特網(wǎng),讓你們遨游世界。但是如果童年充滿了貧窮與艱辛,你又會怎樣呢?是抱怨生活對你不公平?還是樂觀豁達地正視生活?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于是之的《幼學紀事》,將讓你們體會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心態(tài),感受別樣的人生。

[學習步驟]

一、詞語補釋:

*憋biē:抑制或堵住不讓出來。

*歿mò:死。

*忐忑tǎntè:心神不定

*熏陶漸染:指人的思想行為長期接觸外界事物而受影響。

*不絕如縷:比喻技藝或其他方面的繼承人稀少,還比喻聲音細微。絕:斷,縷lǚ細線。

*令人神往:叫人一心向往。神往:一心向往。

*日久天長:形容時間積累得很久。

*寥寥可數(shù):形容非常少。寥寥:非常少。

*立竿見影:比喻立見功效。

*良師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好朋友。

*無可奈何:沒有辦法;沒有辦法可想。

*兀立:直立。

忐忑:心神不定。

二、分析課文:

1.讀課文。

教師范讀一部分,學生續(xù)讀完全篇。(可配樂)

2.理清文章的結構: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全文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寫作者幼年的生活環(huán)境。(求學)

  第一層(1自然段):作者貧寒的家境:祖母、母親寡居貧窮,沒有文化。

  第二層(2自然段):作者家的環(huán)境:大雜院。

第二部分:寫作者幼年上學,遇到的兩位良師。(上學)

  第一層(3自然段):過渡段,概述在艱苦而無文化的環(huán)境中求學的困難情形。

  第二層(4自然段):過渡段,引出對小學時代兩位良師的回憶。

  第三層(5自然段):回憶孔德小學一位忘了姓名的老師。

  第四層(6——12自然段):第九段:回憶衛(wèi)天霖老師。

第三部分:少年輟學,陷入更加困頓的境地。(輟學)

  第一層(13——18自然段):交代作者上學經(jīng)濟來源和中途輟學的原因、經(jīng)過。

  第二層(19——20自然段):茫然待業(yè)的時間里,母子倆過著“一當二押三賣”的凄苦生活。

第四部分:寫作者輟學后苦心求學的經(jīng)過。(業(yè)余求學)

  第一層(21——23自然段):寫在待業(yè)期間,僥幸進輔仁大學中文系旁聽的經(jīng)過。

  第二層(24——27自然段):寫找到職業(yè)后,邊做事邊上夜校的經(jīng)過。

  第三層(28自然段):作者對那時惡劣的政治制度的深惡痛絕和對良師益友的感激、敬仰和懷念。全文的總結,議論點題。

三、研習課文落實重難點:

  文章以“幼學紀事”為題,明確了記敘的中心:記幼年求學之事。

○作者一共敘寫了那些求學之事?

  ——記敘了幼年求學兩位恩師對他的影響:回憶了孔德小學一位忘了姓名的啟蒙老師;深情敘寫了一位默默的播種者,繪畫老師衛(wèi)天霖。

  ——在待業(yè)期間,僥幸“混進”高等學府旁聽,沉醉在教授們精湛的講解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仍去業(yè)校學習法語。

○作者為什么要寫求學之外的事呢?比如家境的貧寒,“一當二押三賣”的凄苦。

  ——正是因為生活在一個貧窮沒有文化的大雜院,才顯出作者堅持讀書的難能可貴,而能夠“沒有胡亂地生長”的原因是遇到了兩位良師?梢姁毫拥沫h(huán)境,困苦的條件的交代是敘寫兩位老師的背景,

  ——作者上學的經(jīng)濟來源是由本家提供的,而本家們停止資助,作者只有輟學,這是作者求學歷程中的一個轉折點,必須有個交代;記敘待業(yè)期間的凄苦生活,則是為下文記敘作者在這種境遇中苦心求學作了鋪墊。

○哪名同學能總結一下本文圍繞中心,重點突出、詳略得當?shù)倪x擇材料?

  ——本文緊緊圍繞幼年求學這一中心選擇材料,整個求學過程大體分為兩個階段:正規(guī)上學、業(yè)余求學。文章以時間為順序來記敘這一過程,第二、第四部分是記敘的中心,進行了詳寫。第一、第三部分則分別交代了兩個階段的背景,用略寫。與求學無關的往事,一律不寫。這樣重點突出,條理分明。

○本文以什么為線索來組織材料的?

  ——以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的先后時間為線索。

  敘述總是按一定的順序進行的,常用的敘述方法有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平敘等。簡單的記敘文常常只使用其中的一種或兩種,復雜的記敘文往往是綜合運用。

○本文敘述的順序是什么?

  ——以順敘為主,兼有插敘。作者按著事件發(fā)展的先后次序敘述了貧寒的家境、上學、輟學和業(yè)余求學的經(jīng)過。但在第一部分里插敘了幫老郝叔叔起草“請會通知”的事。

○這段插敘的作用是什么?

  ——一是明確“我”當時的處境和地位——與“拉洋車的”同處社會的最低層。二是說明勞動人民沒有文化的痛苦。這樣的插敘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通過“我”作為沒有文化的大雜院的“知識分子”寫請會通知這件事真實地反映了“我”沒有良好的家庭和環(huán)境的熏陶,反襯出下文影響作者一生的老師的重要。突出了中心。

四、分析藝術特色:

1.語言特色:輕松的幽默,含淚的微笑。

○食不裹腹,也會有幽默么?為什么?

  文章所記,都是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寫來如訴家常,親切生動。作者幼年喪父,家境貧困。求學過程中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艱辛。今天回憶這些往事,絕非百無聊賴而撫摸昔日的傷口以自哀自憐,而是出于嚴肅的時代責任感,對那些黑暗年代作深沉的反思。辛酸的往事,嚴肅的反思,發(fā)而為豁達風趣的語言,形成本文幽默的風格。

本文幽默有兩種形式:

  a.用貌似輕松的笑話,來說嚴肅的事情。

  b.故意將笑話說得十分嚴肅。

○這一語言特色在本文中是怎樣體現(xiàn)的?

  ——本文綜合運用了這兩種形式。本來是凄苦辛酸的往事,作者卻說得俏皮輕松,叫你忍俊不禁,而等你想笑時,卻分明聽到作者說得那么嚴肅,幾乎要催人淚下。

  在第一段中,交代作者出生于一個“完全沒有文化的家庭”,家里根本沒有一本書,卻偏要說,“家里的藏書每年一換”,接著一個轉折,“但只有一冊”,再來個解釋,“就是被稱為‘皇歷'的那本書。這”笑話是說得多么嚴肅。

又如第三部分,作者寫到輟學后找事做的艱難,“母子兩個茫茫然地等著,

等著一個誰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來!边@是多么沉重的往事!然而文章沒有“哭”出聲來,接下去便是一句輕松的俏皮話:“茫然中還是有事可做的。子承母業(yè),去當當!边@貌似“輕松”的“俏皮話”,卻要比連連的淚水更沉痛。

2.表現(xiàn)手法:鮮明而強烈的對比。

  例如,惡劣的社會環(huán)境和“那么多好的老師和好的朋友”,“完全沒有文化的家庭”和渴求知識的“我”,“花了錢”而曠課的“學子”和做賊般“偷竊知識的人”,“法蘭西文學的殿堂”和廁所餐廳,“雅人”與“俗人”等。這些對比都是那么強烈,使本文的幽默具有更強的感染力。作者雖沒有加任何的議論,自然會引起讀者認真嚴肅的思索,從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解題指導:

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并解釋詞語。

  熏陶漸染(xūn)佇立(zhù)苛酷(kù)

  不絕如縷(lǚ)兀立(wù)寥寥可數(shù)(liáo)

二、請說明下列引號的作用:

  1表特定的詞語2表特定的詞語3標明從書上引用的部分

  4表否定5表諷刺6表反語

三、家境貧寒、幸遇良師、好學上進。

[小結]

  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題目明確了記敘中心──記幼年求學之事。寫作者親身經(jīng)歷,寫來如訴家常,親切生動。先交代家庭及周圍環(huán)境,再寫幸運地遇到了校內(nèi)外的良師益友,但生活迫使作者中途輟學,表達了作者對那時惡劣的政治制度的深惡痛絕。字里行間,寄寓著對今天年輕一代的深切希望,希望他們珍惜良時,好學上進。

  雖然往事是辛酸的,作者卻以一種平常心態(tài)坦然面對,笑談求學之事,感情真切深沉,于豁達幽默之中,含有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作者深沉而嚴肅的反思體現(xiàn)出來的歷史責任感,令我們良久沉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60177.html

相關閱讀:《項脊軒志》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