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二 歷 史 試 題
(1—15班用)
第?卷
一、選擇題(共20題,每題3分,總分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春秋時期,提出“仁”與“義”的學說,主張在人人道德自覺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社會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莊子
2.《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體現的忠義思想,來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學說 B.“天人感應”學說
C.宋明理學思想 D.“經世致用”思想
3.主教在喊:“教皇規(guī)定……搶劫教堂犯出9個金幣,謀殺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犯人出15個金幣,就可以獲得赦免。快把購買贖罪券的金幣投進這個柜子吧。當啷一響,靈魂就可以升入天堂了!”對這段分析不正確的是
A.該事件應該發(fā)生在16世紀初
B.該事件成為路德宗教改革的導火線
C.該體現了教會的“因信稱義”
D. 該材料體現了教會對教徒的欺詐
4.大型電視政論片《大國崛起》中有這樣一段解說詞:“在啟蒙運動聲勢最盛的這個國度,思想最終演變成行動”“這個國度”是指
A .英國 B. 法國 C. 德國 D. 美國
D.該材料體現了教會對教徒的欺詐
5.在楚漢之爭時,劉邦派韓信去管理雜亂無章的糧倉。韓信就把新谷、陳糧分開,而且新谷、陳糧有多少統(tǒng)計的非常清楚。他的這些智慧最可能記載于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術》 C.《夏小正》 D.《汜勝之書》
6. 余秋雨說:“漢字是第一項中華文明長壽的秘密,……它是活著的圖騰,永恒的星辰”。下列關于漢字發(fā)展順序的排列正確的是
A.甲骨文、金文、隸書、篆書 B.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
C.金文、甲骨文、篆書、楷書 D.金文、甲骨文、篆書、隸書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這首《春望》反映的時代背景是
A.農民起義,封建統(tǒng)治秩序動搖
B.安史之亂,人民流離失所
C.四川地區(qū)經濟凋敝,交通閉塞
D.少數民族政權南下,破壞中原穩(wěn)定
8.《墨竹圖》寫修竹數竿,顧盼有情,濃淡相應,虛實相照,傲氣風骨讓人感慨。這種借物抒情、表現自我、追求神韻的意趣是什么繪畫的特點
A.原始巖畫 B.漢代帛畫 C.中國文人畫 D.民間繪畫
9. 海王星的發(fā)現是根據
A. 牛頓理論的推測 B. 哥白尼日心說的推算
C. 愛因斯坦對時間、空間屬性的揭示 D. 普朗克量子論的提出
10.《物種起源》在1986年被法國的《讀書》雜志推薦為理想藏書之一。關于這部書相對應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中學歷史教學
A.倡導人文主義 B.反對封建禮教
C.闡述自然選擇 D.抨擊世俗王權
11.1819年,在一位去世偉人的訃告中,對他的科技貢獻有著這樣的贊頌:“它武裝了人類,使虛弱無力的雙手變得力大無窮,健全了人類的大腦以處理一切難題。它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chuàng)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边@位偉人的最大貢獻是
A.研制成了發(fā)電機 B.發(fā)明了內燃機
C.發(fā)明水力織布機 D.改良了蒸汽機
12.新發(fā)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出現了很多新的職業(yè),下列職業(yè)按出現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A.電話接線員——火車司機——空姐——網絡管理員
B.火車司機——電話接線員——空姐——網絡管理員
C.空姐——電話接線員——火車司機——網絡管理員
D.電話接線員——空姐——火車司機——網絡管理員
13.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史學界對他的褒貶不一。有史學家指出,對中國歷史發(fā)展來說,李鴻章仍有值得肯定之處。最能證明這一結論的是
A.掀起“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B.締結《馬關條約》以結束中日戰(zhàn)爭
C.是洋務運動的主要實踐者 D.甲午戰(zhàn)爭中竭力維護北洋艦隊
14.五四運動前后,通過發(fā)表文章,比較全面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A.梁啟超 B.嚴復 C.李大釗 D.陳獨秀
15.中國人學習西方的軌跡正確的是
A.器物—思想—制度 B.器物—制度—思想
C.思想—制度—器物 D.制度—思想—器物
16.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基礎是( )
A.三民主義 B.新三民主義 C.馬列主義 D.愛國主義
17.下圖顯示的中國革命圣地與選項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確的一項是
①井岡山 ②遵義會議會址 ③延安 ④西北坡
A.①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工農武裝割據
C.③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妥善的解決了黨內問題
D.④作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的決策
18.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分別是在
A.八七會議、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五大
C.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19.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規(guī)定了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其中“一個中心”指
A.以國企改革為中心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C.以撥亂反正為中心 D.以階級斗爭為中心
20.21世紀初,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這一問題的重大理論成果是: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D.“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班別:______姓名:________座號:_______ 分數:_____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有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觀察下面三幅圖
圖一 《竇娥冤》
圖二 清代北京前門商業(yè)區(qū) 圖三 同光十三絕
材料二 京劇是中國戲曲的典型代表。京劇經過歷代無數藝人錘煉打磨,已經形成了一個相互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guī)范化的程式體系。中國戲曲,一方面維持著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和藝術傳統(tǒng),另一方面不斷借鑒、吸收當代其他藝術的精華,推陳出新,茁壯地活躍在中華大地上,并且越來越受到國際朋友的喜愛。
請回答:
(1)圖一的作者是誰?屬于哪類戲劇?這種戲劇形式的出現有何意義?(10分)
(2)圖二反映了什么現象?圖三與中國哪種戲曲有關?(4分)
(3)圖二與圖三是何關系?(6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鐵路兩旁人山人海,許多人跟著火車跑,另外一些人騎在馬上,沿路旁隨著火車,在臨近達林敦的路上有一個大斜坡,史蒂芬孫決定在這個地方試驗火車頭的速度,他發(fā)出警告清除道路,加快行進,速度每小時15英里,(24公里)。列車到達林敦車站時,才知道車上共有450個乘客,載重共90噸。
————《世界通史資料選輯》
材料二
愛迪生發(fā)明的白熾燈 三輪汽車 萊特兄弟制成的飛機
材料三 2006年,美國《時代》雜志把“you”(指所有的網民)選為“年度風云人物”。其封面注釋說:現在,就是你,你控制著這個信息的時代,歡迎你來到這個時代。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史蒂芬孫駕駛的火車以什么為動力?(3分)
(2)材料二展示的是哪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這次工業(yè)革命將人類帶入什么時代?它促進了哪些能源的大量開采和利用?(7分)
(3)整個工業(yè)文明是一個不間斷的、連續(xù)的進程。隨著科技革命的推進,計算機、網絡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結合材料和現實,分析網絡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利弊。(10分)
海南中學2014——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高 二 歷 史 試 題
(1—15班用)理科答案
一、選擇題(共20題,每題3分,總分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5 BCCBB 6—10 BBCAC 11—15 DBCCB 16—20 BDDBD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有2小題,共40分)
21.(1)元代的關漢卿;(2分)元雜劇;(2分)標志我國古代戲曲的成熟。(5分)
(2)圖二反映北京商業(yè)的發(fā)展;(2分)京;(2分)
(3)明清時期,北京作為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成為休閑文化的一大中心,戲曲舞臺十分活躍,為徽劇、漢劇等融合發(fā)展為京劇提供了舞臺。(7分)
22.(1)蒸汽。(3分)
(2)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電氣時代。(4分)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任意列出三種即可)(3分)
(3)利:推動人類社會生產力進步;使人類生活、工作、學習、思維等方式改變;信息傳遞迅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答出兩點即可)(6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65664.html
相關閱讀:2013年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卷(人民版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