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入
魔術“高能起電盒”需要大面積的摩擦,要大毛巾摩擦。第一個班級時,小毛巾摩擦效果不清晰。而且里面的紙帶繩太少,全班只有少部分學生能看見,這個魔術開頭需要改進。
2、體驗靜電現(xiàn)象
說一說你經過或親身感受過的靜電現(xiàn)象。
五個班對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的認識程度各不相同。有些班級只能舉例“觸電”,而沒有其他實例,在這點上應予以補充說明。關于靜電放電時的“觸電”感受均有提到,適當解釋能讓孩子有一定的理解。在第一節(jié)在舉例靜電現(xiàn)象時,最好就把大部分是由于“摩擦”才產生靜電帶入。(主要有梳子摩擦頭部,吸引頭發(fā);脫衣服時,衣物摩擦有啪啪聲;氣球摩擦墻面或手,吸在上面等)
教師舉出三個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
關于雷電,孩子能理解閃電是靜電,但是雷聲是由于云層相撞后產生的極高溫度導致膨脹發(fā)出的響聲,也算是特殊靜電的一種。這點學生有疑問。反應為作業(yè)本第一題中每班仍有部分學生錯誤。
3、電荷之間的關系
利用了2個小視頻解釋物體帶電以及為什么摩擦起電,孫老師的解說很詳細啊。下次公開課也可以用用。關于視頻之間的連接詞很重要。最后改為:一個視頻后,“為什么物體都帶有正電荷和負電荷,為什么我感覺不到物體帶電?”or“為什么我感覺不到物體帶電?”第二個視頻后,直接總結為,在摩擦后,由于負電荷數(shù)大于正電荷,因此這個物體帶正電,而另一個物體正電荷數(shù)大于負電荷,因此帶正電。(如果提問學生答不出或答得模糊說不清楚,這類知識點不做要求,帶過即可)
毛皮摩擦氣球,效果實在不明顯。后來改用吸管,效果不錯。氣球吸引頭發(fā),能理解。(是否應該順序調換,順著視頻先異種電荷關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688931.html
相關閱讀:高二數(shù)學學習的六個概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