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百花齊放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20課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一、目標
目標
內(nèi)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雙百”方針提出的時代
“雙百”方針的提出符合當時中國國情,具有必要性。
1.社會主義時期的百家爭鳴和兩千年前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的比較。
2.通過學習,學會總結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
問題探究
文化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春天的信息
1956年“雙百”方針的提出和內(nèi)容
“雙百”方針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個基本性、長期性的方針,對發(fā)展我國經(jīng)濟和科學文化事業(yè)具有重大意義。
情景再現(xiàn)
影視賞析
歷史比較
春天的碩果
“雙百”方針的貫徹:生物學領域的學派之爭、文學藝術領域的成就
培養(yǎng)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勤于思考、獨立思考的意識和素質。
二、教材分析和建議
1.知識結構
2.教材分析與建議
課時安排
1課時。
重點
“雙百”方針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難點
“雙百”方針貫徹的經(jīng)驗教訓。
教材內(nèi)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四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繁榮科學文藝工作的“雙百”方針:“雙百”方針提出的時代;方針的提出過程、內(nèi)涵;方針的貫徹情況和成果;經(jīng)驗教訓!半p百”方針是黨的一項基本的、長期性的方針,它是為適合探索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而提出的!半p百”方針的提出和貫徹使科學文藝領域出現(xiàn)繁榮景象,但同時又提供了很多經(jīng)驗教訓。由于文學藝術方面的資料較豐富,建議在教學過程中適當補充,并采取多種形式,如討論、辯論、文藝作品賞析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感性認識,加深學生對“雙百”方針的理解。
本課引言是由一幅照片和文字說明兩部分內(nèi)容構成,突出表現(xiàn)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雙百”方針的提出給科學和文藝領域帶來的欣欣向榮、春意盎然的景象。建議教師通過提問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引言內(nèi)容。問題一、從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問題二、這種文藝界的春天是怎樣出現(xiàn)的?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導入本課學習。
第一目“‘雙百’方針提出的時代”。“雙百”方針的提出,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
(1)社會主義制度初步確立,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從1953年開始,我國對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了生產(chǎn)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剝削制度即將被消滅,社會主義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國的生產(chǎn)力水平還很落后,所以黨和國家面臨的迫切任務,是要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迅速發(fā)展我國的經(jīng)濟、科學和文化事業(yè)。為適應這種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進行了一系列重大調(diào)整,提出了一些變革措施,為此,毛澤東寫了《論十大關系》,指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蘇聯(lián)方面暴露了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沖破蘇聯(lián)模式的束縛,拋棄蘇聯(lián)錯誤的東西,走出自己的建設道路來,這是《論十大關系》的基本思想。在《論十大關系》中,針對文藝、科學領域,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2)有些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爭論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建國初期,在科學文化領域內(nèi)由于受到前蘇聯(lián)在學術批評中的粗暴作風的影響,也由于我們自己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的某些“左”傾思想的影響,存在著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和形式主義,在學術、文化和藝術問題上動輒打棍子、扣帽子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把學術問題、思想認識問題當成政治問題,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傷害了一部分知識分子的積極性,這與黨和國家面臨的任務是不適應的。
(3)關于知識分子會議召開。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開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周恩來代表黨中央作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他代表黨中央鄭重宣布:知識界的面貌發(fā)生了根本變化,中國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已經(jīng)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陸定一在會議上說:在學術、藝術、技術的發(fā)展上,我們不要做“蓋子”;“學術問題、藝術問題、技術問題,應該放手發(fā)動黨內(nèi)外知識分子進行討論,放手讓知識分子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發(fā)揮個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風格,應該容許不同學派的存在和新的學派的樹立(同縱容資產(chǎn)階級思想的自由發(fā)展嚴格區(qū)別開來),他們之間可以互相批評,但批評時決不要戴大帽子。
在本目的教學中,建議教師指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討論,教師可以給出幾個討論問題:問題一、“雙百方針”提出于1956年,1956年之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狀況是怎樣的?原因是什么?問題二、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黨和國家面臨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認識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為更好的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調(diào)動知識分子的積極性,黨提出“雙百”方針是很有必要的。討論中,也可以讓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第二目“春天的信息”。教材首先詳細介紹了“雙百”方針的提出過程,然后重點闡述了“雙百”方針的內(nèi)涵。
(1)“雙百”方針的提出!鞍倩R放,百家爭鳴”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文學藝術、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針。這個方針,是黨在指導文藝工作和科學研究的實踐中逐步提出的!鞍倩R放”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1951年。當時,國內(nèi)關于京劇問題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爭論,一派主張全部繼承;另一派認為京劇是封建主義的,主張全部取消。1951年4月,毛澤東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他主張京劇還是要,不單是京劇,各種戲曲形式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加以繼承!鞍偌覡庿Q”是毛澤東在1953年就中國歷史問題的研究提出來的。1953年中央決定要中宣部就中國歷史問題、中國文字改革問題、語文教學問題組織三個委員會加以研究。7月26日中宣部提出三個委員會的名單,8月5日中央予以批準。當時,中國歷史問題研究委員會主任向毛澤東請示歷史研究工作的方針,毛澤東提出要百家爭鳴。10月,在中國歷史問題研究會的會議上傳達了這個精神。當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兩個口號都只是分別向一個領域提出,而“百家爭鳴”的口號還沒有公開宣傳。
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作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討論中陸定一發(fā)言,提出對于學術性質、藝術性質、技術性質的問題要讓其自己討論。他還表示不能同意“巴甫洛夫是社會主義的,魏爾嘯、西醫(yī)是資本主義的,中醫(yī)是封建的”,“摩爾根、孟德爾是資產(chǎn)階級的,李森科、米丘林是社會主義的”這樣的說法。他認為,把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帽子套到自然科學上去是錯誤的。在討論中,還有人發(fā)言,建議在科學文化問題上要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兩個口號。4月28日,毛澤東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總結發(fā)言,正式提出了“雙百”方針。他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看這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講學術,這種學術可以,那種學術也可以,不要拿一種學術壓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勢必就會越多。
1956年5月2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七次會議上進一步闡述了“雙百”方針。他說:現(xiàn)在春天來了嘛,一百種花都讓它開放,不要讓幾種花開放,還有幾種花不讓它開放,這就叫百花齊放。又說:百家爭鳴是諸子百家,春秋戰(zhàn)國時代,二千年前那個時候,有許多學說,大家自由爭論,現(xiàn)在我們也需要這個。他指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范圍之內(nèi),各種學術思想,正確的,錯誤的,讓他們?nèi)フf,不去干涉他們。李森科、非李森科,我們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學說,那么多的自然科學,就是社會科學,這一派,那一派,讓他們?nèi)フf,在刊物上、報紙上可以說各種意見。
1957年2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宣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黨促進藝術發(fā)展和科學進步,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這次講話經(jīng)整理補充后以《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為題,于6月19日在《人民日報》公開發(fā)表。同年3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再次強調(diào)“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黨對科學文化工作基本性的長期性方針,不是一個暫時性的方針。
(2)“雙百”方針的內(nèi)涵
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向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醫(yī)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作了題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報告,系統(tǒng)闡述了黨中央提出的“雙百方針”。他強調(diào):我們黨現(xiàn)在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就是要我們在文藝工作和科學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積極因素都調(diào)動起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他指出“我們所主張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提倡在文學藝術工作和科學研究中有獨立思考的自由,有辯論的自由,有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自由,有發(fā)表自己意見的自由!薄拔覀冎鲝堈紊媳仨毞智鍞澄遥覀冇种鲝埲嗣駜(nèi)部一定要有自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人民內(nèi)部的自由在文藝工作和科學領域中的表現(xiàn)!痹谧匀豢茖W工作方面,他指出:“在某一醫(yī)學上,生物學或其他自然科學學說上,貼上什么‘封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無產(chǎn)階級’‘資產(chǎn)階級’之類的階級簽,……就是錯誤的。在文學藝術工作方面,他指出:限制創(chuàng)作的題材“只許寫工農(nóng)兵題材,只許寫新社會,只許寫新人物等等,這種限制是不對的!薄啊倩R放,百家爭鳴’,對批評工作來說,就是批評的自由和反批評的自由”,而現(xiàn)在的批評,有些令人害怕,應當糾正,對被批評的人來說,別人批評得對,應該虛心接受。他還強調(diào)文藝工作者和科學工作者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以此來指導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和科學研究工作。
建議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學思之窗】的內(nèi)容,通過回答問題,加深對“雙百”方針內(nèi)涵的理解。
第三目“春天的碩果”。“雙百”方針提出后,科學技術領域和文學藝術領域,出現(xiàn)了繁榮景象。
(1)“百家爭鳴”:生物學領域的學派爭論。第一個貫徹“百家爭鳴”方針的會議,是生物學領域中的摩爾根學派和李森科學派之爭。這兩個學派的爭論,在蘇聯(lián)一度被認為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爭。由于受到蘇聯(lián)的影響,建國之初中國也采取獨尊李森科學派而貶損禁止摩爾根學派的態(tài)度,一些科學試驗遭到粗暴干涉而被迫停止,著名植物學家胡先輔在《植物分類學簡編》中批評了李森科,竟遭到政治批判。對于這些情況,毛澤東、周恩來等指示中央宣傳部和中科院進行調(diào)查研究,要求按照“雙百”方針的精神加以解決。1956年8月全國遺傳學座談會在青島召開,與會130多人中包括了我國遺傳學界兩派的主要學者。中宣部有關負責人針對遺傳學界兩派之間的嚴重對立的不正常狀況,闡述了黨的“雙百”方針,明確表示不贊成把摩爾根的觀點說成是唯心論,宣布全部摘掉過去強加給摩爾根學派遺傳學的各種政治帽子,強調(diào)學術上的不同見解要通過自由討論和科學實踐去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等待,不要急于作結論。這次會議打破了幾年來我國遺傳學派形成的“一家獨鳴”的僵硬局面,促進了不同學派之間的團結與合作,產(chǎn)生了良好的影響。這也是“雙百”方針提出后,我國為貫徹落實這個方針,突破蘇聯(lián)模式而召開的一次影響巨大、效果很好的會議!半p百”方針的提出使人們的眼界開闊了,思想活躍起來了,自由討論的風氣濃厚了。
(2)百花齊放:文學藝術領域的成果!半p百”方針給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和諧寬松的創(chuàng)作氛圍,文學藝術界的許多作家、藝術家,采用多樣化的形式,以不同的風格,生動地描繪了人民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新風貌,各方面的創(chuàng)作成就都很突出,碩果累累。
生物學領域的爭論理論性強,不宜展開,使學生明確這場爭論是對蘇聯(lián)模式的否定,體現(xiàn)不同學派的自由爭論即可。文學藝術領域的“百花齊放”,建議用幻燈片展示多幅照片,引導學生認識體裁、風格、內(nèi)容和題材的多樣性。
第四目“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鞍倩R放,百家爭鳴”方針提出并付諸實施后,學術界和文藝界開始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上У氖牵镁安婚L,由于國際形勢的急劇變化和國內(nèi)反右派斗爭的擴大化,致使此后“雙百”方針的貫徹出現(xiàn)了嚴重挫折,受到了“左”的干擾和破壞。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極左思想盛行,“雙百”方針受到徹底破壞,百花凋零,科苑荒蕪。1956年9月,《人民文學》發(fā)表了青年作家王蒙的小說《組織部里來了個年輕人》。毛澤東贊揚了王蒙的小說,說他講正了一個問題,就是批評官僚主義。其間,毛澤東曾要求調(diào)整文藝政策,鄧小平在全面整頓中也試圖力挽狂瀾,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都未能從根本上扭轉局面。
粉碎“四人幫”以后,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雙百”方針才得到恢復。由于這時黨清算了“文化大革命”及其之前的“左”傾錯誤,黨總結社會主義時期以來的科學、文藝工作的經(jīng)驗教訓,即要處理好科學、文藝工作和政治的關系,和人民生活的關系,以及繼承傳統(tǒng)和不斷革新的關系。在這三個關系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是最基本的。在新形勢下,“雙百”方針得到更加自覺、堅定的貫徹,重新煥發(fā)了它的勃勃生機。正如鄧小平所強調(diào)的:“無論如何,思想理論問題的研究和討論,一定要堅決執(zhí)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這是“三中全會決定了的,現(xiàn)在重申一遍,不允許有絲毫動搖。”這是結合新時期的歷史特點對“雙百”方針所作的深刻闡述。這些都有力地說明毛澤東提出的“雙百”方針是具有長久性的指導意義,在新的歷史時期,它必將進一步促進我國的科學文化繁榮發(fā)展,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迅猛而健康地發(fā)展。
本目內(nèi)容具有本課小結的作用,建議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指導學生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的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要正確處理科學、文藝工作和政治的關系;“雙百”方針具有長久性的指導意義。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關于“‘雙百’方針提出的時代”一目,設計通過讓學生自主的完成本節(jié)引言給出的【探究問題】第一題:“為什么要提出雙百方針”來完成本目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采用學生討論法,教師適當指導。給出幾個討論問題:“雙百方針”提出于1956年,1956年之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狀況是怎樣的?原因是什么?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黨和國家面臨的主要任務是什么?為了調(diào)動一切因素建設社會主義,包括調(diào)動文化界和科學界知識分子的積極性,中央召開了知識分子會議。在肯定知識界面貌發(fā)生根本變化的同時,制定一個正確的文化工作方針非常有必要,以使文化與科學走上正軌,以便更好的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此,黨提出“雙百”方針。此處要讓學生認識到“雙百”方針的提出是黨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擺脫蘇聯(lián)模式)上的一個重要嘗試,是根據(jù)中國的具體情況提出來的,是在國家需要迅速發(fā)展經(jīng)濟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來的,是承認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各種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科學文化工作的一個基本性的同時也是長期性的方針。同時為講下一目做鋪墊。
關于“春天的信息”一目。一、通過對“雙百”方針政策提出過程及課文前兩個自然段的介紹,讓學生明確“雙百”方針提出的過程。二、解決本目【學思之窗】的問題(“雙百”方針中所指的自由同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所主張的自由有何不同?)。讓學生自己看書,自主討論。教師最后總結,突出幾個重要知識點。完成此目教學后,讓學生認識到:“雙百”方針是科學文化工作的一個基本性的同時也是長期性的方針,是根據(jù)中國具體國情提出來的,它提倡文學藝術、科研領域的三個自由,鼓勵文藝科研工作者大膽創(chuàng)新,自由發(fā)展。但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范圍內(nèi),保證社會主義方向,最終會有利于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于“春天的碩果”,教材出示了3幅照片和【歷史縱橫】(關于電影界“難忘的1959年”)的資料。生物學領域的爭論不宜展開,由教師對兩個學派及其爭論的情況簡單加以介紹,使學生明確這場爭論是第一個貫徹“百家爭鳴”的會議,是一次成功的會議,并感受到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的自由學術氛圍。關于“百花齊放”的累累碩果,教師充分利用課本上的3幅照片《毛澤東、陳云等接見參加全國專業(yè)團體音樂舞蹈匯演的演員》、《1957年周恩來觀看著名戲劇家梅蘭芳演出后,與演員親切交談》、《電影〈五朵金花〉劇照》,用幻燈片或計算機依次出示,可提示學生:從這組照片中,可以得到什么樣的信息?(讓學生理解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豐富多彩,開拓出了新的題材和主題,采用了多樣化的體裁與表現(xiàn)手法)文藝領域還有哪些優(yōu)秀的作品和成就?可以簡單的向其他同學介紹一下嗎?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什么內(nèi)容?起到了什么的作用?(大大豐富了社會主義時期人民的文化生活)建議教師還可以多出示一些圖片和照片,或者組織學生在課外多搜集一些這一時期的作品資料,在課上介紹或組織課外資料展示,既可以加深對“雙百”方針意義的理解,又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于“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是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問題。處理本目教材注意“雙百”方針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對科學文化發(fā)展的重大意義。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nèi)容進行分組討論,包括:“雙百”方針提出后在執(zhí)行過程遇到了哪些問題,“雙百”方針的提出和貫徹給我們提供了哪些經(jīng)驗教訓?應該如何處理三個關系?貫徹“雙百”方針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文革結束和改革開放時期的到來,使“雙百”方針又恢復了它的生命力,我們要接受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正確處理好科學、文藝工作和人民生活的關系,使文藝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在這種形勢下,科學和文藝工作者步入了又一個春天。在這里建議教師結合“三個代表”的理論,使學生明確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最后師生共同解決【學思之窗】的問題:社會主義時期的百家爭鳴與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何異同?作為課堂鞏固練習和加深理解。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導入本課學習時。
請同學們閱讀本節(jié)引言和照片,思考以下問題。問題一、從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問題二、這種文藝界的春天是怎樣出現(xiàn)的?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導入本課學習。導入:春天是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是給人們帶來生機與希望的季節(jié)。1956年我們的新中國在“雙百”方針指導下,文藝、科學領域迎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案例二 在講述“雙百”方針在貫徹執(zhí)行過程遇到的問題時,補充一些資料以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
介紹《組織部里來了個年輕人》受批判的情況。1956年9月,《人民文學》發(fā)表了青年作家王蒙的小說《組織部里來了個年輕人》,描寫了北京市某區(qū)黨委會里,一個青年干部同區(qū)委組織部一個副部長的官僚主義作風做斗爭的故事。有些人認為,小說把反對黨的基層領導的官僚主義做主題,是完全錯誤的,因而受到政治批判。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總結我們可以從中汲取什么經(jīng)驗教訓。
案例三 進行全課總結時,闡述“雙百”方針的現(xiàn)實意義。
“雙百”方針是黨在總結我國文化發(fā)展歷史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文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為繁榮文化指明了正確的方向。“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促進藝術發(fā)展、科學進步,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方針。我們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努力發(fā)展學術自由和創(chuàng)作自由。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雙百”方針中所指的自由,同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所主張的自由有何不同?
解題關鍵:兩個自由的實質不同。
思路引領:“雙百”方針是社會主義時期黨在科學文藝領域的一項政策。
答案提示:“雙百”方針中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范圍內(nèi),保證社會主義方向,最終會有利于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要在科學、文藝領域貫徹“雙百”方針?“雙百”方針在貫徹執(zhí)行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又是怎樣解決的?
解題關鍵:建設社會主義要充分調(diào)動知識分子積極性
思路引領:社會主義制度初步確立,中國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全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的召開;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某些爭論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答案提示:三大改造完成后,黨和國家面臨的主要任務是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因此要調(diào)動知識分子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1956年,中共中央召開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肯定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建國初期,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某些爭論把學術、思想認識問題當成了政治問題,傷害了知識分子積極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調(diào)動知識分子積極性是必要的。
貫徹執(zhí)行中遇到的問題:由于一些政治運動的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來,一些學術問題被當成政治問題,甚至把學術爭論說成政治斗爭,不同的學術觀點,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階級利益。一些正確的甚至是優(yōu)秀的作品當成錯誤的受到批判。
解決:“文革”結束和改革開放時期的到來,文學藝術和學術領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極左路線。黨總結了社會主義時期以來科學、文藝工作的經(jīng)驗教訓,“雙百”方針重新得到貫徹執(zhí)行。
二、學習延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71198.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復習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