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上冊第六單元測評檢測試題(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六單元測評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 1920年11月,孫中山指出:“有人說推翻清室后,民族主義可以不要了,這話實在錯了,即如我們住的租界,外國就要用治外法權來壓制中國人,這還是前清造成的惡果,現(xiàn)在清廷雖然不能壓制我們,但各國還是壓制的……所以我們還是三民主義缺一不可的!边@番話表明孫中山()
A. 仍堅持原來的三民主義B. 明確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 
C. 在反帝問題上模糊不清D. 仍不敢提出反對帝國主義
2.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為實踐民主共和所作的重大貢獻有()
①創(chuàng)建同盟會②提出三民主義 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④二次革命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3. 有人說:“如果民國初年實行了孫中山提出的民生主義,農(nóng)民就會富起來,中國就能避免貧富懸殊的弊病!睂τ谶@種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A. 這種觀點是正確的,農(nóng)民得到土地自然會富起來
B. 這種觀點是正確的,土地平均了就能避免貧富懸殊
C. 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種資產(chǎn)階級土地綱領行不通
D. 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這是一種土地國有制
4. (改編題)《軍政府宣言》中闡述到:“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tǒng)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描述的是()
A. 民權主義
B. 民生主義
C. 反帝反封建
D. “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三大政策
5. 下圖是1925年孫中山去世30萬人為之送靈的情景,從中可以反映出()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tǒng)治深得民心②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立了中華民國,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③孫中山一生從事革命為時人所敬仰 ④孫中山解決了土地問題民心振奮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
6. (改編題)一個話劇團在排練有關辛亥革命的劇目時有如下幾個場景,其中與史實不相符的是()
A. 一位革命黨人在街頭,大聲疾呼民主共和
B. 茶館飯店有人傳閱《民報》
C. 大部分農(nóng)村在丈量田畝,實施“平均地權”綱領
D. 外國軍艦在長江游動,向革命黨示威施壓
7. 孫中山是不屈不撓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領袖(如圖),但是他在三民主義中卻未能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這說明()
①孫中山膽小怕事 ②孫中山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
③孫中山不是真正的愛國者 ④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性
A. 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②④
8. 新華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歷史關節(jié)點上??中國共產(chǎn)黨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關鍵詞概括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關節(jié)點,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 日出東方力挽狂瀾燈塔指引星火燎原進京趕考B. 力挽狂瀾進京趕考日出東方燈塔指引星火燎原
C. 日出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趕考D. 力挽狂瀾日出東方進京趕考星火燎原燈塔指引
9.
新三民主義最能體現(xiàn)時代潮流的是()
A. 有了明顯的反帝內(nèi)容B. 中國人民的民主權利平等
C. 最終歸宿是社會主義D. 把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與人民民主革命、世界革命相結(jié)合
10. 新、舊三民主義的最大區(qū)別在于()
A. 是否反對民族壓迫B. 是否反對封建統(tǒng)治
C. 是否反對軍閥統(tǒng)治D. 是否明確反對帝國主義
11. 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后,思想界展開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其最深遠的影響是 ()
A. 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 B. 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做法
C. 肯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D. 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束縛
12.
下列哪些思想理論是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來的()
①“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②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科學概念
③提出了中國革命分兩步走
④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學說
A. ①③④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②③
13.
毛澤東曾提出:“新三民主義是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義。沒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時期,就都是偽三民主義或半三民主義。”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
A. 新三民主義就是三大政策 B. 新三民主義是進行辛亥革命的綱領
C. 新三民主義包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 新三民主義有局限性,不可能實現(xiàn)
14.
下圖是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時的一些圖片資料,這次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是()
A. 1912年武昌B. 1913年南京C. 1921年上海D. 1924年廣州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發(fā)表了一系列的重要來指導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和政權建設。這些主要有()
①《論持久戰(zhàn)》②《論人民民主專政》③《論十大關系》④《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問題》
A. ①②B. ②③ C. ①②③④D. ③④
16. 下列屬于中國共產(chǎn)黨在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理論創(chuàng)新的是()
①“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思想②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 ③“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17. 下列毛澤東的著作中,主要論述“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思想的是()
A. 《井岡山的斗爭》B. 《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
C. 《論持久戰(zhàn)》D. 《論聯(lián)合政府》
18. (改編題)這是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國慶大閱兵群眾隊伍中北大學生打出的“小平您好”的字幅,對它所提供的信息理解準確的是()
A. 鄧小平中國人民走上了富強的道路,人民感謝他
B. 鄧小平指揮百色起義,人民尊敬他
C. 鄧小平文革時期全面整頓,社會秩序穩(wěn)定
D. 鄧小平收復香港,一國兩制構想變成現(xiàn)實
19. 1992年10月19日,鄧小平與中共十四大的代表親切見面,這次會議的突出貢獻是()
A. 沖破“兩個凡是”的禁錮,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B. 改革開放從此揭開序幕,中國人民開始走上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C. 第一次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作了系統(tǒng)概括
D. 明確改革的下一步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
20. 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根本問題)是()
A.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B. 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jié)合
C. 、市場與社會主義的關系 D.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21. (2009?山東莒南測試)近代以來,優(yōu)秀的中國人把人類先進的政治思想與中國民主革命的實踐相結(jié)合,形成了 ()
①“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②三民主義③毛澤東思想④鄧小平理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②③ D. ③④
22. 鄧小平理論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主要有()
①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②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
③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是解放生產(chǎn)力、發(fā)展生產(chǎn)力
④“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⑤實現(xiàn)了兩個偉大轉(zhuǎn)變,即向新民主主義和向社會主義的兩次轉(zhuǎn)變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
23. (2008?南京測試)江澤民說:“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開放的新局面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光明前景。”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
A. 鄧小平同志開創(chuàng)了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紀元B. 鄧小平同志在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C. 鄧小平同志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D. 鄧小平同志創(chuàng)造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
24. (原創(chuàng)題)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的深圳、珠海等地進行了視察、調(diào)研,在此過程中,他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這些 ()
①提出了真理標準問題②再次強調(diào)了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③使“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論斷深入人心④深刻地闡明了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
25.
新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chǎn)黨民主革命綱領一致的地方是()
①推翻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②反對封建主義③走社會主義道路④徹底實現(xiàn)人民權利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26.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
①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
②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fā)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
③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唯一理論武器
④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27.
20世紀末21世紀初創(chuàng)立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①回答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和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中的許多問題
②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③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④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②③④
28.
國民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chǎn)黨人開創(chuàng)了“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的革命道路;“文革”結(jié)束后,以鄧小平為代表的共產(chǎn)黨人開創(chuàng)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兩者的根本共同點是()
A. 堅持黨的領導B. 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
C. 堅持民主集中制D. 堅持繼續(xù)革命的思想
29.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①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chǎn)物
②反映出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品質(zhì)
③都對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有重大的指導作用
④它們之間具有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
30.
(2008?江蘇鹽城時楊中學)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他首先高度關注的是()
A. 領導權問題B. 武裝斗爭問題C. 工人問題D. 農(nóng)民問題
二、 非選擇題(每題20分,共40分)
31.
江澤民說:“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不動搖,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不動搖。”
請回答:
(1)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中國共產(chǎn)黨的旗幟各是什么?
(2)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又有了什么樣的旗幟?為什么?
32. 閱讀下列
江澤民在中共十五大報告中20世紀中國革命進程時說:“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jīng)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chǎn)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
請回答:
(1)指出“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分別是誰?20世紀中國經(jīng)歷的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分別是指什么?
(2)與時俱進、理論創(chuàng)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點,試舉例分析說明。
(3)三位偉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第六單元測評
21. C
22. D23. D24. B
25. A26. A 27. B
28. 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比較能力,兩者都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
29. 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比較能力,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有著許多的共同點,①②③④都符合。
30. D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早期毛澤東用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問題寫出的是《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文章,可見他首先關注農(nóng)民問題。
31. (1)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原因:21世紀初,世界多極化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使綜合國力的競爭更為激烈;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國社會的經(jīng)濟成分、組織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
32. (1)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開放,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而奮斗。
(2)孫中山了革命失敗的教訓,接受了中國共產(chǎn)黨反帝反封建的主張,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實現(xiàn)了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jié)合,開創(chuàng)了“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并以和平方式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改造。鄧小平總結(jié)了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的經(jīng)驗教訓,創(chuàng)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
(3)三位偉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國、建國、強國的道路,是振興中華、振興國家的道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72522.html

相關閱讀:2013年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卷(人民版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