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試題(期中)【新人教】
命題范圍: 必修三前四單元
第Ⅰ卷為選擇題,共5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50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2014常州測試)“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碧岢鲞@一觀點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韓非子
2.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下列思想中,孔子提出的是
A.“無為而治” B.“格物致知”
C.“有教無類” D.“存天理,滅人欲”
3.(原創(chuàng)題)2014年1月,孔子青銅雕像在天安門廣場東側落成,微笑著的塑像顯得十分親切。為了實現(xiàn)和諧社會,這位大思想家曾提出“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的主張。其思想本質與相應人物對應正確的是( )
A.主張仁政——孟子 B.天人感應——董仲舒
C.格物致知——程顥和程頤 D.崇尚秩序——孔子
4.(原創(chuàng)題)近代有學者評論孔子“言行不一”,說他一方面主張維護“周禮”,另一方面又挑戰(zhàn)周王統(tǒng)治,率領弟子周游列國,宣揚自己的“治國方略”。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孔子的行為反映出的實質問題是( )
A.周王室的影響力日漸衰微 B.奴隸制崩潰是不可避免的
C.百家爭鳴已成為社會主題 D.維護“周禮”是歷史的倒退
5.(原創(chuàng)題)據說,孔子曾向一位智者請教“救世”之道,智者卻一言不發(fā),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席地而眠?鬃尤粲兴,作揖告辭。你認為孔子請教的這位智者最有可能代表哪個流派?(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陰陽五行家
6.(原創(chuàng))“愛是世界最美麗的語言”。春秋末期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提出“仁者愛人”,戰(zhàn)國時期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墨翟提出“兼愛”,兩者相比,墨子更注重( )
A.調節(jié)人際關系 B.倡導重義輕利
C.無等級名分差別 D.講求實際功利
7.(原創(chuàng)題)閱讀下列兩段文字:“賞刑明,則民盡死;民盡死,則兵強主尊。”(《飾邪》)“凡賞罰之必者,勸禁也。賞罰敬信,民雖寡,強!保ā读础罚,這段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學說 B.韓非子的法治強國思想
C.墨子的“兼愛”思想 D.莊子的“齊物”觀點
8.為了穩(wěn)定物價,2010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溫家寶總理引用了先秦時期的詩句:“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边@句詩體現(xiàn)了百家爭鳴時期( )
A.尚力.尚賢,主張節(jié)儉的墨家思想
B.以改革促發(fā)展的法家思想
C.關注民生,注重和諧的儒家思想
D.“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
9.(原創(chuàng)題)李慎之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化》提出: 從來皇帝的尊號中都有“奉天承運”.“繼天立極”這樣的字樣。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發(fā)跡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這樣神圣的光環(huán)。下列為“戴神圣光環(huán)”提供相應理論基礎的歷史人物是( )
A.老子 B.董仲舒 C.李贄 D.梁啟超
10.(原創(chuàng)題)從董仲舒融合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創(chuàng)造出新儒學體系,到北宋完成“三教合一”,形成理學,說明了儒家思想( )
①是諸子百家思想精華的堆砌
②與時俱進,展現(xiàn)出極強的生命力和活力
③不斷理論化和思辨化
④永遠不會落后歷史發(fā)展的主流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
11.右圖所顯示的書名為中國古代儒家經典的合稱,它最早應該出現(xiàn)于( )
A.春秋時期
B.西漢時期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
12.王夫之認為,不能離人而別有天,不能離欲而別有理,“隨處見人欲,即隨處是天理”。這一主張( )
A.反對“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張
B.反對“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C.反對“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教條
D.將滿足“欲望”作為順應“天理”的唯一途徑
13.(原創(chuàng)題)中國經典文化精品《弟子規(guī)》是清代后期影響最廣的兒童道德啟蒙讀物,右圖中有一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边@突出反映了清朝教育( )
A.提倡家庭自身教育
B.注重儒家倫理教育
C.鼓勵兒童全面發(fā)展
D.滲透天人感應思想
14.明清時期,江南部分地區(qū)城市手工業(yè).商業(yè)發(fā)展較快,如松江的棉紡業(yè)發(fā)達.景德鎮(zhèn)的陶瓷業(yè)發(fā)達.佛山的冶鐵業(yè)發(fā)達.漢口的長江商品轉運碼頭較繁忙。與這些經濟現(xiàn)象相關,產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從本質上體現(xiàn)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是( )
A.強調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專制
C.主張“經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
15.(原創(chuàng)題)顧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边@里的“以明道”“以救世”表明他關注國計民生,由此形成了( )
A.君主立憲 B.重農抑商 C.自由貿易 D.經世致用
16.(原創(chuàng)題)王夫之是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其主張不僅發(fā)展了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還提出了接近生物進化論思想的社會進化觀點,可謂中國近代哲學思想的先師。王夫之能夠提出這樣的思想主要得益于( )
A.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
B.君主專制逐漸到達頂峰
C.西方唯物思想和進化論在中國的傳播
D.經世致用思想的廣泛傳播
17.(原創(chuàng)題)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若止(只)印三二張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極為神速!边@里反映的真實情況是( )
A.雕版印刷術麻煩,效率低下 B.印刷數(shù)量與印刷速度成正比
C.印刷數(shù)量與印刷速度成反比 D.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效率高
18.(原創(chuàng)題)我國自行設計運行的系列“長征火箭”將“神舟七號”飛船順利地送入太空,它與中國早期的“火箭”一樣,都是利用反沖運動的原理。要想了解我國古代火藥武器的最早記錄,你可以查閱( )
A.《史記》B.《漢書》?C.《唐書》D.《清史稿》
19.(原創(chuàng)題)杜甫的詩以反映現(xiàn)實主義為特點,被譽為“詩史”。他的“憶昔開元盛世日,小邑猶藏萬家室”與“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詩中可以看出這位大文豪( )
A.是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B.充滿憂國憂民的熾熱之情
C.達到了詩歌藝術的高峰
D.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
20.蘇州桃花塢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里不僅是著名木刻年畫產地,也是唐寅(唐伯虎)的出生地。2010年10月10日,國內著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組對《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qū)綜合整治保護利用規(guī)劃》進行了論證。右圖畫的風格應屬于( )
A.木刻年畫 B.風俗畫 C.文人畫 D.宮廷畫
21.(原創(chuàng)題)元雜劇把中國的戲曲藝術推向了成熟,京劇藝術是中國戲劇中的國粹。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使用了三幅圖片,依據下圖情景,據此判斷他的研究課題應是( )
雜劇俑 京劇臉譜 京劇花旦
A.古代舞蹈藝術的演變
B.京劇由元雜劇直接發(fā)展而來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變
D.古代戲曲藝術的發(fā)展
22.右圖是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任新民(安徽寧國人)。1949年7月,他歷經艱險,從美國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當時他可能遇到的情景是 ( )
A.受到南京國民政府的熱情邀請
B.蘇聯(lián)給中國提供研究核武器的技術資料
C.敵視中國的美方從中極力阻撓
D.看電視聞到美蘇“冷戰(zhàn)”濃重的火藥味
23.在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中有這樣一段話:“……在今天這個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斎唬辛艘膊皇菫榱四脕碛,而是可以一心一意地發(fā)展自己。”根據所學知識判斷,這里的“東西”可能是說( )
A.原子彈 B.人造衛(wèi)星 C.導彈 D.經濟實力
24.(原創(chuàng)題)2014年的日本大地震不僅在當時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而且還引發(fā)了福島核電站的泄漏危機,長期的危害將不可預計。面對這場浩劫,下列認識中錯誤的是( )
A.利用核能需要謹慎從事
B.核能的研究和使用弊多利少
C.人類需要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
D.這不會影響到人類在核研究方面的步伐
25.“在美國宣稱阿波羅成功的約半個世紀之后,我們也將自己的登月提到了議事日程,事實已經證明,我們有能力征服太空,有能力將中國人從地球引力的束縛中暫時的解脫出來,去探尋那未知的宇宙奧秘!弊钅茏C明我們“能力”的事件是( )
A.1964年原子彈爆炸成功
B.1970年“東方紅一號”發(fā)射成功
C.2003年“神舟五號”升空
D.2007年“嫦娥一號”飛臨月球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5小題,共50分。
26.(10分)閱讀下列:
材料一:孔子說:“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樹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就會產生。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漢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儒學被確立為中央王朝的統(tǒng)治思想。這是中國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學在政治上占據統(tǒng)治地位,有利于鞏固大一統(tǒng)國家和穩(wěn)定統(tǒng)治秩序。從此,儒學成為各級學校必修的重要內容和朝廷選官的考查標準,從而確立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遠的學者促進下,理學于宋代興起。理學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也強化了中華民族注重氣節(jié)和德操,注重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對中國的思想文化及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
材料四:2009年12月22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柬埔寨參加了孔子文化學校的揭牌儀式。目前,海內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已建立眾多孔子學院,孔子的思想學說日益被世界各國人們所關注。
(1)據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1分)
(2)據材料二,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漢武帝時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意義如何?(3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對中華民族性格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4)據上述材料回答,孔子學說在當代社會有何價值?(2分)
27.(10分)閱讀下列材料: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領域的瑰寶,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學說,即“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一一 羅素《西方哲學史》
(1)文中的"他"指的是誰?他的學說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3分)
材料二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 ]
—— 保羅?富爾《文藝復興》
(2)以文藝復興時期的一部文學作品為例,說明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3分)
材料三 歐洲的啟蒙時代,是偉大人物輩出的時代。他們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資本主義制度的設計者……他們的著作的確影響了世界許多地區(qū)的熱愛思考和正義的人們。
一一 摘編自《馬克思選集》
(3)孟德斯炮和盧梭都是當時啟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們分別為新的資本主義制度提出了怎樣的設想?(4分)
(4)結合近代美國(或中國)的相關史實,說明近代資產階級是怎樣踐行孟德斯鳩和盧梭上述主張的?(5分)
28.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一直受到世人的矚目,近年來更是受到世人的青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孔子學院在全球開設的速度,引發(fā)了世人包括中國人自己的驚奇。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學院,覆蓋了50多個目家和地區(qū)。到2010年,全球將建成500所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艾F(xiàn)在已經不是我們要推廣,而是各國的大學爭著要辦,擋都擋不住”。全世界孔子學院正以每4天誕生1所的速度增加。
請回答:
(1)材料一的哪一幅圖代表的古代科技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影響最久遠?圖三所代表的古代科技對歐溯社會發(fā)展進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
(2)材料二中著名藝人是我國何時在哪一藝術領城中涌現(xiàn)出來的?(2分)
(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西漢的董仲舒和南宋的朱熹在繼承和發(fā)展孔于思想的基礎上,分別提出了哪些主張?結合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材料四指出,孔子學院在全球廣泛開設將會對世界產生怎樣積極的影響。(4分)
(4)根據材料三指出,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中“京”字屬于哪一種字體?2001年,以“唐裝”為代表的絲綢文化再掀熱潮。中國絲綢大量外銷源于何時?(2分)
2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如果(20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米內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fā)射衛(wèi)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xiàn)在的地位。
——摘自《鄧小平文選》
材料二:科技對經濟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強大推動力量是早在馬克思主義中就已經著重提到了的,而現(xiàn)在更是被改革開放的中國所重視,其對我們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可以放在第一位的。
材料三: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新時期,科技工作的發(fā)展源頭被國家確立為教育建設,鄧小平提出了教育應優(yōu)先發(fā)展的思想,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針,把發(fā)展科技和教育事業(yè)放在現(xiàn)代化建設的首位,并實行了二者并舉的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談談你對科技與國家關系的認識。(3分)
(2)歸納材料二的核心觀點。(2分)
(3)材料三中的“二者并舉的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指的是什么?(2分)除此以外鄧小平還提出了怎樣的教育指導方針?(3分)
30.(2014江蘇真題)教育是立國之本,國運興衰,系于教育。閱讀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如顏濁鄒(注:當時的大盜)之徒,頗首業(yè)者眾》。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材料二: 西漢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與選賢雙軌并進。換言之,乃是教育制度與選舉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申送十八歲以上青年入太學,……甲等得在宮廷充皇帝侍衛(wèi),乙等回歸本鄉(xiāng)作吏。
——錢穆《國史新論》
材料三: 康有為屢次上書失敗后,認識到今當多難之秋,……“欲任天下之事,開中國之新界,莫亟於教育!眹缽兔鞔_道:“民智之卑……惟急從教育上著手,庶幾逐漸更張也。”
——張良才.孫傳宏《中國教育社會價值觀的百年嬗變》
材料四:對全國教育戰(zhàn)線十七年的工作怎樣估計?我看,主導方面是紅線。應當肯定,十七年中,絕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不管是科學工作者還是教育工作者,……辛勤勞動,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特別是教育工作者,他們的勞動更辛苦。
材料五: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請回答:
(1)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孔子對中國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貢獻。(2分)
(2)據材料二指出漢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創(chuàng)新舉措是什么?這一創(chuàng)新舉措是哪位封建帝王開始實
施的?(2分)
(3)材料三中康有為.嚴復的共同主張是什么?在他們的推動下,十九世紀末中國發(fā)生了一場什么政治運動?(2分)
(4)材料四中鄧小平充分肯定了1994—1966的教育工作。經過這十七年的努力,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在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1分)
(5)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為加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所采取的重大舉措。(3分)
參考答案
1.A 2.C 3.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孔子“仁”和“禮”的理解能力。孟子主張“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 宋明理學倡導“ 格物致知”,排除ABC;“仁者愛人”有利于調整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翱思簭投Y”是指導人們行為的基本準則,兩者都崇尚秩序,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選D。
4.B 解析:本題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張。維護“周禮”的確是一種落伍的思想,不過題目所要求我們分析的是孔子較為矛盾的言行,既然連孔子本人都在做的過程中舍棄周王室,那么就意味著周王室所代表的奴隸王朝的覆亡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5.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道家的思想主張。從此人的舉動中可以判斷他是隱喻“任其自然”,“無為而治”,這是道家的思想主。事實上,孔子當時請教的對象正是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
6.C【解析】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要求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以此來調節(jié)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所以孔子注重“調節(jié)人際關系”。而墨子提出的“兼愛”,宣揚“愛無差等”,選C。
7.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百家爭鳴思想解放潮流的理解。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賞罰敬信,民雖寡,強。”和所學史實體現(xiàn)的是一種變革思想屬于法家。所以此題正確選項是B。
8.C 【解析】引文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演變。體現(xiàn)了儒家憂國憂民的思想。
9.B【解析】“奉天承運”.“戴神圣光環(huán)”即“君權神授”思想,是西漢董仲舒的觀點,他認為皇帝的權力是神給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間行使權力,管理人民。選B。
10.B 解析:材料中體現(xiàn)出來的是儒家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融合新的營養(yǎng),使自身的競爭力不斷加強的事實,也體現(xiàn)出它的不斷完善,不過說永遠不落伍就絕對了。
11.C 解析:四書五經不僅是儒家經典,同時也是我國明代以后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不過相對于五經,四書的提法要到南宋朱熹的作品《四書章句集注》問世后才被世人所認可。
12.C 王夫之強調“理”.“欲”的一致性,明確反對將“天理”與“人欲”對立的“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教條。A.B兩項的表述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D項的說法錯誤。
13.B【解析】材料大意是: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反映了當時的教育注重儒家倫理教育。選B。
14.D【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思想。黃宗羲和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是明末清初我國早期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在專制皇權不斷加強的同時,他們大膽地批判君權神授的神秘色彩,從本質上體現(xiàn)時代發(fā)展即資本主義萌芽的要求,其主張是“工商皆本”。
15.D【解析】材料中顧炎武主張治學的目的是要尋求治理國家拯救社會的根本方法。根據題意,“使儒家思想更趨實事求是,與國計民生靠得更近”是指經世致用思想,顧炎武主張要學習對現(xiàn)實社會有用的東西,研究學問要和社會實際相結合,不要空談,要活學活用。本題選D項。
16.A 解析:材料是一個引子,本題主要是要學生回答明清時期儒學思想活躍的歷史背景,經濟上的原因是關鍵。
17.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北宋時期的活字印刷術的特點。四大發(fā)明是中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學技術成就。畢升的膠泥活字版印書,“若止印三二張未為簡易,”意思是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極為神速”,因為印數(shù)多而速度快。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極其可觀了,不僅能夠節(jié)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要優(yōu)越得多。選D。
18.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古代有關火藥武器的歷史,四大發(fā)明是中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學技術成就。唐末火藥開始用于軍事。最早的火藥武器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宋朝為了抵御遼.西夏和金的進攻,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藥。由此可知火藥武器的最早記錄應該在唐朝。故選 C。
19.D【解析】 杜甫是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而不是浪漫主義詩人,排除A;從“寂寞天寶后”可推斷出這是安史之亂后他憂國憂民的情感,但是“憶昔開元盛世日”無法體現(xiàn)出來,排除B;唐朝時詩歌發(fā)展達到黃金時代,僅僅以他的兩句詩并不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排除C;材料中的詩前兩句反映的是唐朝開元年間國家繁榮的景象,后兩句反映的是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的情景,兩者對比,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
20.C【解析】本題提供的畫屬于扇面畫,歷代書畫家喜歡在扇面上繪畫或書寫以抒情達意文人畫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藝術為一體,強調表現(xiàn)個性,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風俗畫等在扇面畫上出現(xiàn)較少,基本以人文畫為主要特色,本題選C項。
21.D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發(fā)展歷程。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元朝雜劇俑和京劇臉譜.京劇花旦反映的非古代舞蹈藝術的演變,而是戲劇的發(fā)展,排除A;京劇是在徽劇和漢劇融合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不是由元雜劇直接發(fā)展而來,故B錯誤。C明顯不符合題目要求,選D。
22.D 解析:1949年4月國民政府已被推翻,新中國還未成立,中蘇關系也未建交,且發(fā)展“兩彈一星”尚未決策,所以A.B.C可以排除。而電視在二戰(zhàn)后逐漸普及,同時北約建立于1949年4月,它加劇了美蘇“冷戰(zhàn)”的程度,故答案選D。
23.A 解析:《論十大關系》是毛澤東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理論成果,此時國際形勢已經形成了兩極對峙的格局,面對某些國家的核威懾,我們研制成果原子彈將會為我國的發(fā)展贏得主動。
24.B 解析:在人類研究和使用核能的歷史上,像福島核電站這樣的慘劇并非只有一例,但是總的說來,核能對人類是利多弊少,短時間內,人類在這方面的腳步不會停止,但要從這樣的事件中去吸取教訓,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fā)生。
25.C 解析:本題的中心詞匯是“載人航天”和“登月”,肯定能首先將核武器排除,“東方紅一號”雖也涉及空間領域,但不是載人航天,“嫦娥一號”具有迷惑性,但同樣,這只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
26.答案
(1)仁(或禮) (1分)
(2)取得獨尊地位(或統(tǒng)治地位) (1分)
意義:有利于鞏固大一統(tǒng)國家和穩(wěn)定社會秩序 (1分) 確立了儒學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分)
(3)朱熹(或程頤.程顥.陸九淵.王守仁或王陽明答出一人即可得滿分) (1分)
影響:注重氣節(jié)和德操;注重社會責任;具有歷史使命感 (3分) (答出其中任意一點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得滿分)
(4)有助于社會和諧穩(wěn)定,有助于世界和平與發(fā)展(2分) (答對其中一點即可得滿分,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得滿分)
27.參考答案:
(1)普羅泰戈拉(普羅塔戈拉);他的學說強調了人的價值,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重要標志。(3分)
(2)《十日談》體現(xiàn)了作者反對教會禁欲.謳歌人性的思想,體現(xiàn)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
(答出其他作品也可。)(3分)
(3)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權分立(分權制衡)的學說;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闡述了“天賦人權”學說,)提出了“主權在民”的思想,主張建立共和國。(4分)
(4)美國資產階級北美人民推翻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通過1787年憲法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原則。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發(fā)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原則。(共5分。答出美國或中國其中之一即可。)
28.參考答案:
(1)圖二;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和社會進步。(2分)
(2)同治.光緒年間;京劇。(2分)
(3)核心:仁。(1分) 董仲舒:“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天人合一”。 朱熹:理氣論;心性論。(兩人觀點分別答出一點即可得1分,共2分。 )影響:有利于和諧世界的構建。(1分)
(4)小篆;西漢。(2分)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傳統(tǒng)文化在今天的影響,并通過這種影響來正確認識傳統(tǒng)文化,所涉及史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29.參考答案:
(1)在當時兩極格局的復雜國際背景下,我國科技的進步提高了自身的國際地位,擴大了國際影響;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fā)展;促進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當代社會激烈的經濟競爭和軍事政治角逐,實際是科技力量的競爭。(任答3點,每點1分,共3分)
(2)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分)
(3)發(fā)展戰(zhàn)略:科教興國。(2分)
教育指導方針: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3分)
30.答案
(1)興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2分)
(2)創(chuàng)建太學;漢武帝。(2分)
(3)重視教育;維新變法運動。(2分)
(4)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1分)
(5)大力普及義務教育;提出“三個面向”的教育方針;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等。(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72740.html
相關閱讀:2013年高二下冊歷史期中試卷(人民版有答案)